孩子发脾气家长的正确做法是什么
经常看到有些孩子在家长没有满足他的欲望时大声哭闹、在地上打滚,或撕扯自己的
头发、衣服,或抱着成人的腿部赖着不走。
这些行为称为暴怒发作。
暴怒发作中的孩子往
往不听劝阻、除非成人满足他们的要求,否则会僵持下去。
孩子出现问题通常与家庭有关,心理学认为,容易造成孩子性格暴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一是家庭不和睦,夫妻之间常因家庭琐事闹矛盾,轻者吵闹,重者打架;二是父母私
心严重,不尊敬老人等,孩子受此熏陶,便会形成心胸狭窄的不良性格;三是父母教育观
念封建愚昧或因父母一方性情暴躁、独断专横,孩子受到影响。
千万不要认为“孩子好发脾气是天生的”,甚至有的父母在孩子发脾气时,也跟着发
脾气,用发脾气对发脾气。
这种感情用事的方法,绝对改变不了孩子好发脾气的习惯。
有
的母亲认为孩子好发脾气拗不过他,就把他推给父亲管教,这样就会使孩子产生“妈妈对
他发脾气毫无办法”以后他会变本加厉地在母亲面前发脾气。
家长平时要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需要,关注孩子同小朋友之间的交往。
家长可
以多方了解别的小朋友在玩什么、想什么、要求什么等,当孩子提出自己的要求时,家长
就比较能体会孩子的心情了,再加以开导和耐心的说明,是能够消除或减轻孩子发怒的情
绪的。
训导并非惩罚
小孩犯错、淘气的原因有很多。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了解清楚孩子犯错的原因。
孩子可
能出于幼稚、嫉妒、恐慌、疲劳、压力或者挫折感而犯错。
我们应该多花点时间陪孩子玩,一起看书,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深入了解孩子的心灵有助于我们选择适当地训导方式。
预料孩子可能出现的淘气行为,可以帮助我们对症下药。
例如,如果害怕孩子在超市发脾气,在出门前,我们最好先和他说明我们的购物计划以及我们所期望的孩子的表现。
冷处理很重要
别以为小孩子只顾着发脾气,他其实也在偷偷地观察你的反应。
遇到这种情况,你一
定要做到“威武不能屈”。
别理他,要让孩子明白,你已经看穿了他的把戏,这一套不管
用了。
为了让冷处理有效果,一定要事先做好老一辈的思想工作,千万别半路杀出个“程
咬金”。
另外,爸妈们要提醒自己,别被孩子的坏脾气传染,如果孩子不听你的劝,告诉
自己人在气头上都是这样的,给他一点冷却的时间吧。
食物调整性格
孩子的食物不仅决定了他们的体重,还决定了他们的感觉和行为良好的程度。
对于这
类孩子,父母要格外留意他们是否缺乏了富含钙镁的食物。
由于钙有助于神经刺激的传导,
缺乏钙,令孩子的神经无法松弛下来,造成精神紧张,脾气暴躁。
同样,缺乏镁会干扰神
经活动传导,引发暴躁和紧张。
父母在膳食中可增加牛奶、豆制品、海带、小鱼干、泥鳅、香蕉、苹果与坚果和深色绿叶蔬菜。
转移注意力
很多小孩子都喜欢无理取闹,想引起大人的注意或得到某些奖励,起因有很多。
比如
有些小孩子不喜欢刷牙,所以每次刷牙的时候,他就故意捣乱或吵闹;有些小孩子不让父
母离开,爸爸妈妈急着去上班,他就是不让等。
对待年龄比较小的小孩子,书上说的要讲
道理这一套,肯定是行不通的。
小孩子比较在乎自己的感受,如果态度强硬地逼他就范,
也会搞得大人和小孩都非常生气。
比较好的办法就是想办法转移他的注意力,既让他有新
鲜的感觉,又不会违背父母的原则。
找个有威信的人来镇场
孩子平常最容易跟谁找茬?肯定是那个疼他最多的人。
在小孩子的心里,像妈妈、奶
奶这些经常照顾自己的人都是软柿子,就算发脾气也不会有什么严重后果,所以肆无忌惮。
遇到这种情况,你就要求助于那些权威人物,比如爷爷、爸爸,常常一两句话一说,小孩
子就乖乖听话了。
培养孩子做事的灵活性
当孩子玩玩具、吃饭或穿衣服时都不要只“固定”一种方式、方法和模样,要从小尽
量使其“多样化”,任其有挑选的余地。
特别是当一种东西、食品、玩具不存在了,就应
及时引导孩子转移到别的东西、食品、玩具上去,这种调节能力越好,其灵活性也就越好。
当孩子的兴趣增加了,对困难和问题的处理态度也灵活了,他发脾气的习惯也就会随之减轻。
同情并给与鼓励
小孩子的心理非常简单和单纯,但是也非常脆弱,经不起一点打击。
比如,有些小孩
子很用心地在拼拼图,但是拼了半天,都不成功;或者是很努力地搭积木房子,搭得很高
的时候,突然塌了。
此时,小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没有想象当中那么能干,就会情绪低落,
甚至大哭大闹。
此时,父母应该告诉他,其他小朋友也可能发生过类似的情况,也无法完
成这个任务,让宝宝觉得“这件事情很多人都遇到过”。
这样就能够缓解小孩子心理的压
力和自责情绪。
父母同情的表达可以拉近与小孩之间的距离,而拉近距离之后的劝慰效果
会更佳。
提供选择的机会
如果孩子行为良好,提供选择的机会将会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例如,让他自己决定穿
兰色还是黑色短裤,多给他机会让他尝试自己作出决定并被家长认可的快乐。
尤其是当你
在特定场合下需要孩子的配合的时候,这点最为重要。
例如,当你吩咐孩子准备洗澡时,
清楚告诉他:“你有5分钟的时候来看收拾玩具,然后过来洗澡。
”
保持冷静地教导
小孩子在公众场所闹别扭是最令父母尴尬的情形,但是大人这时必须让自己先冷静下来,不要大声喝斥他。
小孩子闹情绪、发脾气,有时是带点试探性质的,大人表现得愈在乎,他可能愈是过分。
此时,父母应该先深呼吸,由一数到十,平静自己的情绪,稳定下
来再跟他说话,这也是给他一个调整情绪的时间。
小孩子一般见到父母如此冷静,就可能
觉得无趣而收敛了。
如果他仍然无法冷静,就告诉他“我们现在要走”,然后抱走他,等
到了无人的场所,就试试让他哭够了自己安静下来吧!
提高孩子的情商
孩子发脾气时,父母冷静地守在他的身边,轻轻抚慰,或者给他倒杯水,等着他慢慢
平静下来,然后帮助孩子理顺自己的感受,“你觉得哪里难受?”“你希望妈妈做些什么?”引导孩子说出心里的感受,这也是帮助孩子学习如何用语言来调节情绪的方法。
小孩都爱
听故事,讲一个爱发脾气的小动物如何不受大家欢迎的故事吧,让孩子理解,原来乱发脾
气还会给别人带来伤害。
此外,家长也需要反省自己的行为,是否经常对别人乱发脾气。
孩子的很多行为习惯,无论好坏,都可以在家长身上看到影子。
一个乱发脾气的孩子,家中一般都能找到一个
“榜样”。
当然,孩子学习的“榜样”不一定是父母,也有可能是长期跟孩子生活的祖辈
或者照顾孩子的保姆。
作为家庭成员,无论是谁,都要在家里以身作则,不要动不动就乱发一通脾气。
我们
不乱发脾气,虽然不能确保孩子就一定不会这样做,但只要我们用态度和行动坚定地给孩
子做好榜样,学会克制自己和调节情绪,孩子的问题起码不会变得更糟。
多伤身
总爱生气、脾气暴躁,身体会产生毒素,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健康。
如果暴怒、激怒,甚至会发生血管破裂,导致昏厥甚至死亡。
气多伤友
人们都喜欢温雅、善良、宽仁的朋友,如果经常生气、小里小气、小肚鸡肠,会导致
朋友远离,形单影只。
气多伤相
经常爱生气的人,相貌会越来越差,长此以往,会一脸苦相、一脸凶相。
气多伤业
经常爱生气的人,其学业、事业会受到影响,因为会把学业伴侣、事业伙伴赶走。
要明白气从何来。
心里生气、烦恼、苦闷,是因为对生气这件事没有深入了解。
我们
普通人,往往因为事情的进展、他人的意见不合自己的意思,而产生不快的情绪。
事实上,对每一件事情的看法,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意见和做法,这是正常的现象。
就好比盲人摸象,每个人摸的都是象,都是对的,但是同时又是错的。
看一件事、做一件事,要考虑周全,
不可以己之见要求他人,否则就会产生矛盾,心里面产生苦恼。
很多事情都要从娃娃抓起,这种逆来顺受的毛病都是在溺爱的环境下培养出来的。
未
来小孩子去读书的时候,就不是所有人都要迁就他了,这样会很容易使得孩子养成坏毛病,也不利于以后孩子的交朋友。
因此小时候父母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