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员工培训制度
一、总则
1、培训宗旨
a、为提高员工素质,满足公司发展和员工发展需求,创建优秀的员工队伍,建立学习型组织。
b、培训的目标是通过不断提高员工的知识水平、工作能力和能动性,把因员工知识、能力不足和态度不积极而产生的人力成本的浪费控制在最小幅度,使员工达到实现自我的目标。
c、公司的培训制度与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相结合,促进公司与个人的共同发展。
2、培训体系
公司培训体系由新员工上岗前的职前培训;员工在岗培训和员工自我提高培训、职前培训三部份组成。
二、制定培训规范
1、人力资源部应召集有关部门共同制订公司人员在职培训规范,为实施培训提供依据,其内容包括:
a.各部门的工作职务分类;
b.各职务类别的培训课程及总时数;
c.各培训课程的教材大纲。
2、各部门组织机构、职能改变后,或因技术升级导致生产条件、设计开发过程发生变化时,人力资源部门应根据实际需要对培训规范进行修订。
三、培训计划的制定
1、各部门根据培训规范和实际需要,填写在职培训计划表,并交人力资源部审
核。
2、人力资源部将各部的培训计划汇编成年度计划汇总表,上报总经理审核、签发。
3、各培训课程主办单位应在规定期限内,填写在职培训实施计划表,上报审核后,通知有关部门和人员。
4、临时性的培训课程,亦需填写在职培训实施计划表,经上报审核后实施。
四、实施培训
(一)职前培训
1、新员工录用报到后应接受公司人事部门组织的岗前培训,培训考核成绩将作为今后定职定级的参考。
2、职前培训目的:
a.使每一位具备不同工作经历、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的新员工尽快理解公司文化,经营目标、公司规章制度、熟悉工作环境,尽早融洽到员工队伍中,更快地进入工作状态;
b.使新员工尽早把握工作要领和工作程序、方法、达到工作质量标准,完成或达到岗位所要求的职责。
3、职前培训内容:
a.讲解公司发展史、现状、经营范围、奋斗目标;
b.讲解公司组织机构、介绍各部门的人员或主管人员;
c.讲解各项工作流程,学习各项规章制度;
d.介绍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辅导使用办公设备。
(二)在岗培训
1、在岗培训目的
a.提高、完善和充实员工的各项技能,使其具备多方面的才干和更高的工作能力,为工作轮换和调整以及日后的晋升创造条件;
b.减少工作中的失误、工伤事故和灾难的发生,降低失误造成的损失,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
c.减少员工工作中无效消耗和浪费,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d.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合作精神,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
2、岗位专业培训
公司要求担任专业职务的员工必须持续提高专业知识,鼓励员工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或接受与岗位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公司酌情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对学习成绩优异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者予以精神鼓励、物质奖励和薪资晋级、职位晋升等奖励;(详情见绩效考核表)
3、晋升培训
公司将对承担更一级职务或性质岗位的员工进行挂职、轮岗或兼职培训,以便晋升者进入新岗位前初步具备新岗位的工作能力。
4、自我开发
公司鼓励并支持员工利用业余时间自费参加与业务有关的各项成人教育和职业培训,公司在制度上承认员工在社会上有资质的机构院校获得的各种“资格证书”;公司根据员工自我开发取得的成绩给予奖励。
五、培训评估
1、每期培训结束后,主办部门应让学员填写在职培训学员意见调查表同考试答卷一并收回,送讲师转人力资源部审核,为今后再举办类似培训提供参考。
2、为评估各部门培训成效,各单位主管应填写培训成效调查表,由人力资源部汇总,并参考生产及销售绩效的变动,分析、评估培训成效,之后做成书面报告,经上报审核后分送各部门及有关人员,为下一次培训提供参考。
六、培训效果确认
1、培训效果主要通过书面考核、实际操作考核确认,考核不合格者再次参加培训,或视实际情况给予转岗或解除劳动关系。
列为一般性介绍培训的,不作考核。
2、对培训迟到、早退、无故未到等未能按培训要求者,进行必要处罚具体见《培训纪律治理办法》)。
3、每期培训结束后,讲师应于一周内评定出学员的成绩,登录在职培训考试成绩单,连同试卷交人力资源部,作为员工个人完整的培训资料保存。
4、主办单位应在培训结束后一周内填报在职培训总结表及讲师小时费用申请表,会同在职培训考试成绩表和学员意见调查表送交人力资源部,以支付费用并存档以备查。
七、培训总结
人事部门每年对全年进行的各项培训进行总结,评定在培训中表现突出的培训组织者,培训讲师和受训员工进行表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