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及其感受
七零八落的记忆铺展开了一条小径,小道的终点立着一块石碑,上面用鎏金的红边字裱刻着两个大字——十八!
十八,令人欣喜又令人恐惧的数字,或是对于我们的父母,或是对于我们的老师。
但我总偏执地认为前者往往是不太愿意承认我们的成长,因为那便意味着他们可能在不经意间,从他们指尖溜走了最纯真的我,我的母亲在祝贺我成长的信中写道:“我都不知道你什么时候长得比我还高了,我还记得你仍然是跟在我身后喊着我,可恍然间,你竟然已经十八岁了!”我读着母亲从心底所感而成的短信,心里莫名有了一丝酸楚,原来,我已经站在了十八岁的分叉点。
但仿佛除了我的父母,学校的老师则是特别钟爱我们的成长,从成人礼启动仪式到成人典礼,前前后后有月余,各类活动如涌泉,我原是对这繁忙课业后的活动有一丝不解,但从老师到学校的精心整备,最终还是些许了感动,些许了不舍。
挥别了,我的十八年!
我曾经以为十八岁理我那么遥远,那个轻狂、朝气的年龄是属于未来世界的,不是代表我的名词。
可就在我转身的一刹那,我仿佛遇见了阳光,十八岁的朝阳,是我父母用手沉沉托起,照的我心路通亮。
或许仍是不久前,我和父母并行着,仍是晚饭后的散步,我们默无声息地走着,我低头看着手机,留在同龄人的世界里。
父母间并不多添一句话,仿佛时间冲刷了棱角,彼此默契于心。
我们不知离家醒了多远的路程,自我抬头的一隙间,经回到了十八年前父母仍然在拼搏的那个老式小区。
雨水曾经冲刷过了那个小区的每一寸土地,在无数个曝晒的日子里,土地爬满了纹痕。
我继续盯着不断变换的屏幕,从后而至的一声唤名,我回过了头,眼中是一个略微富态的中年阿姨,我恍惚一阵后礼貌性回来一句,才突然想起那是我儿时对门的那个阿姨。
她随意问了几句我的近况,末了有提及我的年龄,我未考虑,便脱口而出“十七!”母亲突然笑了出来,矫正我的错误,”你十八岁了!“我有些尴尬,原来我已经十八岁了啊?
每个人都要经历青春,都要走过十八岁的桥。
在青春大雨到来前的我们,总是懵懂无知,渴望有朝一日能够长大成人,挣脱父母的怀抱,闯出自己的世界。
可真正到了青春雨淋湿衣襟之时,我们才开始迷茫,站在各种不同的分岔路口,凝视那些明了又暗,熄了又燃,无止休尽的街灯掠影,我们终于开始感到恐惧。
面前早已不是他人铺设成型的平坦之路,全然是难以面对的陌生环境,于是,青春开始面临成长。
十八岁,或许只是那段走向成熟的青葱岁月的一纸代名词。
可是,这段路,终究只能我们自己走。
时间停止流动罢,十八而至,十八而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