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脊柱椎弓根螺钉打钉技术参数最全
脊柱椎弓根螺钉打钉技术参数最全
内倾夹角:L1~L3 螺钉应与矢状面呈 5°~10°;L4~L5 螺钉应与矢状面呈 10°~15°。 腰椎神经根通常位于椎间孔上
腰
②人字嵴顶点法:副突嵴和峡部嵴为定位标志,位置恒定,容易显露及辨认。 头倾角:L1~L4 应与水平面平行,即垂直于脊柱重心方向,利用棘突上缘根部平椎弓根平面; 1/3,因此椎弓根外上方进针更
c6、c7 为从后上向前下倾斜约 5°。
确无误后方可拧入椎弓根螺钉。
等 1/3 线、中线、内 1/3 c6~c7 在术前应仔细阅读 X 线侧位片,测出椎弓根进钉角度。 ②可以通过 CT 片发现是否有椎弓根骨折,同时可以测出椎弓根进钉轴线与棘突的夹角,进钉直径和长度,通常取骨性通道的 80%较安全。 方法步骤:1、确定进钉点;2、把撑进钉水平面角度(Transverse Section Angle ,TSA)和矢状面角(Sagtial Section Angle ,SSA);3、对进 钉深度有一定要求。
9.2
12
12.4 12.1 11.9 12.2 12.1 12.8 13.8 15.2 17.4 15.8
横突上 5~8mm 交点处。
的内倾角 T3~T11 呈 20°~25°,T12 呈 10°。水平应 内倾
②下关节突中点外侧 3mm 的垂线(竖线)与横突基底部上方 1/3 与上下终板平行。
头倾
③ 副 突 突 法 : 位 于 横 突 基 底 部 ;( 乳 突 位 于 关 节 突 上 !)
椎
直径:6.0~6.5mm
钉长:40-45-50mm
由于 L5 锥体本身是倾斜的,进针方向应与水平面呈 10°夹角。
安全
上关节突外缘切线与上关节突下缘水平线的交点。
直 径 : 6.5-7.0mm;钉 长 : 30-35mm
其余均为 5.0mm
冠角
T9-12:下关节突外 1/3 与横突上 1/3 交点。
以上
43.0 12.4 3.8
43.6 14.3 4.4
44.0 48.6 16.3 16.6
54.5 15.8 2.8
54.5 15.4 5.8
54.9 53.2
14.7 21.0
15.0 28.5
51.4 19.8 30.5
26.6 19.1 14.6 12.6 9.4 9.6 8.7 8.1 7.6 4.6 1.2 12.6 17.5 17.3 16.3 15.0 15.0 15.7 16.6 16.0 16.8 15.4 11.6
水平线交点处。
长度
③Margel 和 RoyCamille 提倡以横突中点水平线与上关节突外缘 直径:T1~T5:3.5-4.0mm;T6~T10:4.0-5.0 mm;T11、12:5.5-6.5 mm;钉长:35-40 mm
胸
垂线的交点为进钉点。
T1、T12:为横突根部中点;
椎弓根钉直径
长度:
侯树勋测量指标
椎
T2、T11:为横突根部中上 1/3;
其余:为横突根部上缘;
T4~7 为 3.5~4.0 T1 至T10 应为 24.0~33.0mm;
mm;
且随椎骨序数增加而逐渐增加 1.0 横径
T9
T10
T11 T12
L1
5.7
去除椎板后用神经剥离器探测椎弓根的上下壁及内壁,应用 2.5mm 磨钻钻孔或
战 条垂线,将上关节突分成 外 1/3 垂线上,距上关节面 与椎体水平线夹角 c5 为水平位,其上节段为从后下向前上倾斜 5°, 小刮匙开道,丝锥扩孔,插入细克氏针拍颈椎侧位、斜位片观察进钉点及方向准
勇 四等分,三条线分别为外 下缘 3mm;
6.8
8.2 9.3
7.0
L2
L3
L4
L5
7.4
9.2
10.5
12.7
乔 T1-2:下关节突下缘外的垂直线与横突嵴相交处;
T3、T8、T9 为 mm,T11、T12 则较T10 短,小 长度
栓 T3-8:为下关节突下缘中间垂直线与横突嵴水平线交 4.0~4.5mm;
于 32.0mm.
竖径
杰 点处,其下关节突下缘至横突嵴之间即为进钉点。
进钉点定位是以下关节 C3~C6 位于关节突背面外
中点划纵线,两关节间隙 上象限的中点;
中点划横线:
C7 位于关节突中垂线接近
上关节面的下缘。
与矢状面呈 30°~40°,水平面也与上下终板平行 与矢状面呈 40°~45°夹角 水平面与上下终板平行 与矢状面呈 30°~40°角 水平面与上下终板平行
吴 认为于关节突背面画三 c3~c5:椎弓根进钉点在位于 与椎体矢状线夹角 c3~c5 为 40°,c6~c7 为 35°;
节钉 横突、部分的肋横突及肋椎关节、椎体的侧壁,由于进钉途径位于小关节外侧,不可能进入椎管,较安全,另外倾角增加使螺钉较长、较粗,固定强度增加,植入角度范围大,螺钉可位于一条线上,装配
较方便。
腰椎、骶椎
① 十 字 交 点 法 :横 突 中 点 水 平 线 与 上 关 节 突 外 缘 垂 线 的 交 点
注意事项 椎动脉位置:C3~6 最易损伤,C2 更靠后、靠外,C7 和 T1 不位于横突孔内; 椎弓根螺钉直径:C3、C4、C5 应<4.5mm,C3 直径最小, 椎弓根内倾:C5 最大,C2 和 C7 最小; 椎弓根倾斜:C2、C3 向上,C4、C5 呈水平,C6、C7 向下;
颈6
C7
王
椎东
来
等
侧块垂直线中线与中上 1/4 水平线交点偏上方处。
史亚 T1~4:横突根部中上 1/3;
①从T1 到T12 椎弓根内倾角度递减。上胸椎螺钉应与 椎弓根测量:水平面最窄 T5(4.5mm),矢状面上 T1 最窄(9.9mm);
民
T5~9:横突根部上缘;
矢状面呈 10°~20°的内倾夹角,中下段胸椎螺钉应 椎弓根内倾角:脊柱外科学(侯树勋)国外标准
T10~12:横突根部中点;
与矢状面呈 0°~10°的内倾角。水平应与上下终板 胸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①Ebraheim 提出:T1~T2:上关节突外缘内 7~8mm 与横突中 平行。
横径
7.9
7.0
5.6
4.7
4.5
5.2
5.3
5.9
6.1
6.3
7.8
7.1
线上 3~4mm 交点处;T3~T12:上关节突外缘内 4~5mm 与 ②Ebraheim 提出:T1、T2 螺钉应与矢状面呈 30°~40° 竖径
上方 9mm 的交点处。
③枢椎椎弓根的高度或宽度<5mm,则不宜行螺钉固定。
其决定因素是椎动脉沟处的寰椎后弓高度,小于4mm则
改为侧块螺钉。
C3~ 侧块背面的中上 1/4 水平线与中外 1/4 垂直线的交点处。 与矢状面呈 40°~45°角,水平面与上下终板平行
螺钉规格 直径: 3.5mm。
钉 长 : 18 -20mm
骶
①内倾 25°
②在骶骨翼外侧成角 35°。
椎
③俯卧位时向头侧偏斜 25°~30°,瞄向骶骨岬,进入软骨下骨。
④指向中线或平行于骶髂关节
颈椎
进钉点
进钉角度
C2 ①枢椎椎板上缘水平线下 5mm 与椎管内缘外 7mm 的交 内倾 30°,上倾 20° 椎 点处。
②枢椎棘突正中垂线外侧 26mm 与枢椎下关节突最下缘
肋横 对于成人,椎弓根螺钉直径小于 5mm,将有断钉隐患。中胸椎很多情况下,无法置入大于 5mm 直径螺钉(椎弓根崩裂),另外不同椎弓根与矢壮面的夹角变化大,易导致装配困难。有些学者采用椎弓根外
突关 侧置入,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进钉点选横突的尖端,横突中线水平,先转一小洞,锥子的指向与该椎小关节外侧缘相交。与矢壮面的夹角为 25—40 度,自 T12 向上度数逐渐增加。置入的螺钉将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