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热计量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热计量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 (4)第二章工程概况 (4)第三章施工目标5第四章施工准备 (6)1.技术准备 (6)2.物资准备 (9)3.生产准备 (9)4.现场准备 (10)5.现场测量和勘测 (10)第五章施工部署 (12)1.施工总体部署 (12)2.时间及工期部署 (12)3.施工现场布置 (12)4.施工总平面管理 (12)5施工临时用水方案 (13)6施工临时用电方案 (13)7.施工区和施工段划分 (13)8.检验批的划分 (13)9.施工顺序和施工组织 (13)10.施工组织协调 (14)第六章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16)一、热力检查井施工方案 (16)二、管道阀门工程施工方案 (19)三、建筑物热力入口改造方案 (20)四、电气自控工程施工方案 (21)五、散热器热分配法热计量改造方案 (22)第七章施工进度及资源安排计划 (28)1.施工进度及人员安排计划 (28)2.主要施工机具安排计划 (29)3.主要材料设备安排计划 (30)第八章施工组织机构管理体系 (32)第九章劳动力组织及保证措施 (33)1、编制各项材料计划 (34)2、材料按计划及时组织进场 (34)3、材料保证措施 (35)第十一章施工机械设备保证措施 (35)1.施工机械设备保证措施 (35)2.确保机械设备正常运转的维护、保养及备用措施 (35)第十二章技术管理措施 (36)1.施工资料管理措施 (36)2.施工管理目标及实现保证 (36)第十三章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与保证措施 (37)1.质量保证体系 (38)2.质量管理组织措施 (39)3.基础工作 (39)4.技术质量责任制 (39)第十四章安全管理方案及保证措施 (41)1.安全管理方针 (42)2.安全管理保证体系 (42)3.安全管理制度 (42)4.现场作业管理方案 (43)5.安全事故预防措施 (44)6.安全技术具体措施 (44)7.安全用电 (45)7.消防与保卫体系及措施 (47)第十五章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48)1.工期保证措施 (48)2.进度控制具体对策 (49)第十六章现场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50)1.文明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50)2.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50)3.工完场清和文明施工责任区制度 (51)4.环境保护措施 (52)5.防止扰民措施 (52)第十七章施工现场绿色施工保障措施 (53)1. 绿色施工基本管理制度及内容 (53)2.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 (54)3.职业健康与安全 (55)附件1 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60)附件2 施工平面布置图 (60)第一章编制依据1、依据北京市*************建筑热计量改造工程招投标文件及现场勘察实际情况。

2、主要施工依据及验收规范《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1/891-2012)《供热计量技术规程》(JGJ173-2009)《北京市供热计量应用技术导则》(京政容发【2010】115号)《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DB11/381-2016)《北京市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技术导则》《北京市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改造技术要求》《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411-201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2014《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28-2014《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2009《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1《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建筑设备施工安装通用图集91SB1-1-2005暖通工程》91SB1-1-2005《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电线管路施工及验收规范》CECS120-2007《室外热力管道地沟》03R411-2《城市供热管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8-90第二章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北京市*************建筑热计量改造工程项目,主要工程内容为:居民户内供热系统热计量改造、楼栋热力入口热计量改造、能耗计量与检测系统安装四部分。

其中,居民户内供热系统热计量改造根据系统形式的不同,采用散热器热分配法(户内供暖系统为单管串联及垂直双管系统)和通断时间面积法(户内供暖系统为分户循环系统)两种热计量技术进行改造。

第三章施工目标1、工程质量目标:合格。

满足设计图纸、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和施工合同等质量管理要求,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竣工验收合格,达到施工质量合格标准。

2、工期目标:工程总工期:*************计划开工日期:*************。

3、安全目标:杜绝重大人身伤亡事故,轻伤事故频率控制在0.5‰以内。

4、工程施工范围:工程量清单所示范围内全部内容。

5、工程保修承诺:我公司将严格按照施工合同、国家有关竣工工程回访保修规定进行回访保修。

我公司将本着“竭诚为用户服务”的服务宗旨,及时处理用户提出的问题,使用户百分之百满意。

第四章施工准备我公司本着“质量创优、安全达标、工期提前”的原则选派优秀的项目经理负责本工程的施工,施工中充分利用建设单位提供的便利,采用先进、合理、而又切实可行的科学管理方法及新技术、新工艺,加快施工进度、确保施工安全。

1.技术准备(一)、图纸的自审与会审1)、接到施工图后,由公司技术管理部门组织项目施工技术、预算等相关人员认真学习图纸和施工验收规范、操作规程,使上述人员领会施工图纸的设计意图,熟悉和理解建筑、结构、设备安装等分部分项工程之间的相互配合关系,明确施工过程中的有关规定,做到施工管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理解设计内容、思路清晰、心中有数。

2)、在熟悉图纸设计意图和理解设计内容的基础上,找出存在的问题,结合施工条件、特点,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进行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

通过会审解决存在的问题,共同商讨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措施,扫清技术障碍,建立必要的和相关的质量记录,为施工过程管理和技术管理创造条件。

(二)、编制施工组织总设计及技术交底工作1)、在图纸会审与设计单位交底、答疑的基础上,由项目工程师组织项目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编制可行性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完成后报送建设单位、业主单位、监理单位及公司主管部门审批确定后,再由项目经理牵头,项目工程师负责组织全体项目管理人员认真学习方案,为实现“质量目标及质量计划”打好基础。

2)、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指导施工,对新技术、新工艺的实施及特殊部位的施工,编制相应的专项施工方案或分项工程施工作业设计。

3)、本着谁施工谁负责质量的原则,各分管工程负责人,在安排施工任务之前,必须对施工班组进行书面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列出监控部位及监控要点,必须作到交底不明确、质量标准不明确不施工,使项目管理层和操作层明确工作内容和工作职责。

(三)、施工程序控制1)、工程施工前,由项目经理组织技术、材料、生产有关人员,研究制定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并根据施工阶段不同时期随时调整平面图,以满足施工的需要。

2)、施工前由项目经理根据工程规模、特点及工期要求,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全局规划和部署,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工期要求排出科学、合理的施工进度总计划,列出各施工阶段的施工顺序和工期要求及控制点,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和穿插工序,有序和合理地组织施工,不打乱仗。

(四)、材料控制1)、材料进厂后,由项目材料人员和质量检查人员按材料验收标准共同对进场材料进行进场验证和登记。

做到帐、物、卡、名称、数量、质量一致,特殊材料单独分库存放。

2)、用于工程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和设备等,必须由供应部门提供合格证明文件。

用于重要结构材料必须采用双控制度,即使用前必须按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抽检、复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合格材料严禁进入施工现场和用于工程实体。

3)、混凝土的配合比,要根据试验部门提供的检验报告和配比单进行调整配置,并按规范要求制作试件,试件送至有资质的检验、检测单位进行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4)、各种测量仪器在工程开工前均送往有资质的计量检测部门校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确保施工计量的准确性。

(五)、特殊情况下工程用设备及材料的供货计划如在供货过程中遇以下特殊情况,针对具体情况制定处理的应急措施,以确保工程施工进度和工程施工质量。

1)、运至施工现场的设备、材料经检查不符合设计要求或不合格,则应查阅供货计划及施工进度安排,立即重新安排供货计划和确货定供厂家,在最短时间内组织符合设计要求的设备材料,重新发货。

2)、运至施工现场的设备、材料数量短缺或因运输过程中的方法不当,而引起的超计划损耗,采取应急措施。

3)、供货厂家未能按供货计划及时供货。

3.1)、首先做到预先控制(如在订货合同中写明供货日期,在供货过程中督促等),如发现供货商不能按计划一次性交货,则应分批发货,或及时更换供货商,以确保工程施工进度。

3.2)、做到事先控制,如不能及时供货,则另选符合要求的供货商进行采购。

3.3)、工程施工过程中,如遇以上情况,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组应及时调整工序,以及施工安排。

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一方面加紧敦促供货商供货,一方面调整工序,以便最大限度的保证工期。

(六)、工程质量检验制度1)、为了实现工程质量目标,公司在人力、财力、物力、技术等方面给予项目部全方位的协助与支持,为项目工程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同时,不论是现场管理人员还是操作工人,在持证上岗的同时,必须进行内部质量安全教育等岗前培训及业主单位各种入场施工培训,明确工作目标。

2)、建立健全施工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监督、物资保证、经营保证和安全教育六大质量保证体系,明确项目经理是工程质量和工作质量第一责任人,项目副经理对施工过程实施全面管理,项目工程师是项目质量经理,并对质量负有连带责任,同时全面负责全面的技术管理工作。

项目部下设质量和安全管理组、设两名专职质检员和安全员。

实行每周专检一次,每个分部分项随时检查。

项目部组织互检和交接检,施工班组设自检员一人,归项目部统管,主要负责自检工作。

质检人员有权对不合格产品和工序行使“停工权”、“返工权”、“奖罚权”和“一票否决权”。

3)、制定工序标准,严抓过程控制,提高工程质量:施工中为确保质量,项目对各工序环节制定了严格标准,在每道工序上狠抓质量,将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提高一个质量标准,以优为合格。

上道工序达不到验收标准,下道工序不验收不施工,实行工序交接制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