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构建七年级英语高效课堂
作者:魏美喜
来源:《学园》2013年第12期
【摘要】自2001年起,我国各地方小学陆续开设英语课,并作为必修课。
如何构建七年级英语高效课堂业已获得广泛关注。
本文立足实际,结合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两门学科的理论,分析七年级英语课堂现状。
最后,针对问题,引用实例,提出构建七年级英语高效课堂的策略方法。
【关键词】学情分析方法策略总结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2-0091-02
一学情分析
1.七年级学生身心利弊分析
第一,学习动机明确化。
在小学阶段的课程设置中,英语并不像语文、数学一样受到教师和家长的重视,英语实际上只相当于所谓的“副科”。
此外,由于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限制,英语学习也仅停留于鹦鹉学舌阶段,而非一种学习需要。
然而,中学阶段,迫于升学压力或其他原因,家长、教师都十分重视英语。
周围环境强化了其学习的动机。
第二,学习能力进一步加强。
七年级学生经过小学阶段多年的学习,不但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而且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也逐步形成并趋向完善。
与此同时,随着知识面,社会接触的增多,其观察、分析、逻辑思维等各种能力得以迅速提升。
因此,他们不仅有超出一般的模仿学习能力,更有自我思考、分析的学习能力。
第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初一是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阶段,强烈的好奇心可促使学生对英语充满激情。
然而,在优势越来越明显的时候,不足也日益暴露。
如(1)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学习过程中,思想不集中,难以专心学习。
(2)受小学阶段形成的不良学习习惯影响,致使学习效率低。
(3)受前期学习情况的影响,一些学生盲目将自己划分为“差生”,没有学习信心。
(4)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问题越积越多,影响后期学习的质量、兴趣等。
2.七年级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瓶颈
第一,单词认读困难。
不少学生不会认读音标,不会使用音标,多以“汉字标音”为认读单词的主要方法。
进而出现如books(不可死),thanks(三可死),yes(噎死),nice(来死)等令人啼笑皆非的现象。
第二,单词默写困难。
大多数学生主要靠死记硬背来记忆单词,没有正确、合理的学习方法,使得英语学习枯燥乏味。
第三,不能诵读课文,更不能灵活运用。
表达千奇百怪,很多学生纯属中国式英语,如“In the room I found a key.”“We dinner have tomatoes.”等。
第四,机械记忆语法规则,不会灵活运用。
第五,会写英语但不会说英语,发音不全不准,不会运用所学知识流利对答。
第六,听力薄弱。
二策略方法
根据上述状况,笔者提出以下见解。
以下事例,均来自江西人教版七年级(上)Unit
6“Do you like bananas?”
1.重认读,重音标教学
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学好音标是英语入门的关键。
”英语音标的学习状况将直接决定英语的学习水平。
犹如拼音之于汉字,是基础,更是依据。
此外,音标教学的作用不仅体现在认读单词上,在记忆单词、听说能力、增强学习兴趣等方面也起到同等重要的作用。
笔者设计本单元第一课时为单词讲授课,也是音标学习和操练课。
教学步骤如下:(1)回顾所学音标和介绍本单元目标音标,“[æ]”“[e]”“[ei]”“[ai]”,如发音要领、发音方法等。
(2)在黑板上板书相关单词的音标,并结合所学音标进行操练。
(3)回到本单元所要讲解的单词,让学生自己快速拼读单词,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4)集体纠正读音和介绍单词的用法。
(5)总结发音规律。
(6)大声朗读单词,再次强化。
实施结果,课堂气氛活跃,紧凑有序,实现了音标学习和单词记忆,学习知识和学习方法同步进行又相互促进的双重目标。
2.重教师基础语法知识讲解和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结合
鉴于英汉两种语言语法上的差异,英语语法是大部分初学者的一大难点。
因此,让学生自我理解所学句型结构以及名词或名词短语的定义非常重要。
如在介绍本单元重点句型“Do you like bananas?Yes,I do./No,I don’t.”可以先写出很多类似的句子,然后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分析、讨论、再总结。
然后,再结合be动词的一般疑问句,让学生分析两者的不同之处。
再次,教师补充学生没有注意的知识内容。
最后,综合所学内容师生共同做课时小结。
此外,教师应着重强化学生对“人称”名词或短语(如Alice,Mike,my mother,his friend,Tony’s sister,the desk等)的理解,可以设计专门的人称区分练习。
练习当中,教师可以介绍如区分第三人称单数用的“反推替换法”,如“Tony’s sister”是谁?回答:不是“你”,也不是“我”,那么即是“第三人称”,由于是女孩,所以指“她”,从而判定,回答时人称代词用“she”。
总之,“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显然已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教师再也不应是课堂上的演讲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才是构建七年级英语高效课堂的关键。
3.重教材和现代教学资源相结合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
没有教材,教学就如无源之水。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课程内容以再现生活为主题,直接体现新课程设置“兴趣领先,学中用,用中学”的目标。
但任何教材,由于各综合因素的影响,都难尽完善。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的调整补充。
如人教版教材,教师需自我填补音标教学内容,设计单元同步练习,补充相关知识。
此外,充分利用如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资源,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增强知识趣味性,真正实现学生在运用中理解、记忆。
4.重课堂气氛和教学质量相结合
衡量一堂课的好坏,课堂气氛是依据之一。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不仅重视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而且还重视用英语表达思想,与人交流的综合运用能力。
新课程改革强调变知识讲授课为综合活动课。
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是现代英语课堂的新要求。
但笔者认为,课堂气氛并不是教学的最终目标,而只是营造环境,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
单纯追求课堂气氛而忽视教学质量的教学,是不成功的教学。
英语课堂强调课堂气氛,不单指课堂气氛活跃,更指在教师的把控之中有序进行,生动活泼,师生、生生之间实现情感交流,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敏捷。
因此,高效英语课堂,不仅要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的学习环境当中,更要让学生在这种学习的环境当中产生对英语课堂的热爱。
5.重教师课后反思和学生题后反思相结合
教学反思是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
而笔者认为,课后反思是设计教案的依据,是教学行为的依据,反思的多少直接决定教学效果的好坏,没有反思,就无所谓教学。
反思,不仅指教师的反思,还包括学生的反思。
教师反思教学上的不足,反思学生学习上的困难,反思学困生的学习特点等,学生反思学习内容、反思自我学习短处、反思学习方法等。
如Unit 6中,如何让学生正确使用可数/不可数名词,实义动词原形/第三人称单数形式,以及定、状语的位置等,都必须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反思上才能完成。
总之,教师只有做到教后反思、反思教学、反思学生,才能切实改进教学方法;学生只有做到题后反思、反思练习、反思定义,才能真正灵活变通,学以致用,二者同时进行,事半功倍,从而构建七年级英语高效课堂。
三总结
综上所述,构建七年级英语高效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英语水平,是课程设置目标和教学目标的需要,也是为国家培养优质综合性英语人才的需要。
21世纪的学生不再是英语考试的工具,而是把英语作为考试的工具。
他们在听、说、读、写各方面,都应具有相当的水平。
除此之外,现代外语教学亦不单停留在学会一两种语言的层面上,设法让学生掌握语言,更掌握学习策略,最终实现自我学习,无师自通才是教学的最高艺术。
最后,笔者认为构建七年级英语高效课堂没有统一的模式,各学校之间、教师之间相互借鉴,扬长避短,努力探寻适合自己的、适合学生的便是最优教学。
参考文献
[1]黄超文.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9
[2]黄超文.教育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9
[3]刘道义、郑旺泉.七年级英语(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4]马俊明.初中英语教学大纲设计[J].学科教育,1990(3)
〔责任编辑:王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