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广东省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子罕》)(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赤壁》)(3)其受之天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卒之为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伤仲永》)(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煜《相见欢》)(5)把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默写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以王凌云为司令官,企图zǔè___________人民解放军向南发展的道路。
(2)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 kuìzuò___________(3)(我)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 qiǎng guōbùshě___________(4)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 xiǎn xiàng diéshēng___________,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有多大的建树,只要你善于发掘快乐,再平凡的工作也是有意义的。
B.蜻蜓纵情地吮吸着荷叶上的露水,叶子下的水面泛起阵阵涟漪。
C.一向要强的她受到老师的批评后,忍俊不禁地哭了。
D.他对电子科学一窍不通,你要找他解决问题,岂不是问道于盲?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上了顶峰。
(把“不管”改为“尽管”)B.近日,人民日报就五星级酒店被曝泛黄马桶刷刷茶杯发表评论,“清洁员违规操作,缺乏职业道德固然可憎,而且酒店内部管理紊乱,自我监督失灵,更该问责。
”(把“更”改为“所以”)C.暑假前,校长要求各班班主任教育同学们切忌不要私自到江河中游泳。
(删去“切忌”或“不要”)D.抓紧推行和构建科学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将“推行”与“构建”两个词互换位置)5.根据下面的文字,给“草莓族”下个定义(不超过50个字)。
“草莓族”,现在多用来形容一部分1980年后出生的年轻人,他们像草莓一样,尽管表面上看起来光鲜亮丽,但却承受不了挫折,一碰即烂,不善于团队合作,主动性及积极性均较上一代差。
开始投入职场的“草莓族”,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工作时往往没什么定性,只要有更好玩的工作,或是较高薪水的工作,就会见异思迁。
6.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_____②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____________③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A.“欣然起行”一句写出了作者赏月的兴奋喜悦之情。
B.苏轼“念无与为乐者”的“乐”与《醉翁亭记》中欧阳修的“乐”在思想内容上有着相同的意味。
C.结尾一句既有赏月的欣喜愉悦,也暗含遭贬谪的落寞孤寂心情,更表现出一种自我排解的达观。
D.本文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了一个“闲”字。
7.张齐贤①家宴,一奴窃银器数事②于怀,齐贤自帘下熟视不问。
后齐贤为相,门下皆得班行③,而此奴竟不沾禄。
因乘间泣请曰:“余事相公最久,乃独相遗何也?”齐贤悯然曰:“尔忆盗吾银器乎?我怀之三十年不以告人虽尔亦不知也吾为相宜激浊扬清④敢以荐盗?念汝事吾久,与钱三百千,汝去别择所安。
盖既发汝平日⑤,汝宜自愧而不可留下。
”奴震骇,拜泣而去。
——节选自《昨非庵日纂》【注释】①张齐贤:人名,宋代时先后任大理评事通判、衡州兵部尚书。
②数事:事物的一件叫一事。
数事:若干件。
③班行:按位次封官。
④激浊扬清:斥恶扬善。
⑤平日:指平日的偷窃行为。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_______A.一奴窃银器数事于怀/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B.齐贤自帘下熟视不问/手自笔录,计日以还C.奴震骇,拜泣而去/与人期行,相委而去D.乃独相遗何也/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2)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我怀之三十年不以告人虽尔亦不知也吾为相宜激浊扬清,敢以荐盗(3)张齐贤对待仆人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8.地球可以装下多少人龙学锋近日,美国人口资料局推出了2016年世界人口数据表。
该机构预测:到2053年,世界人口总数将达到100亿。
展望未来,地球对人类的支持会不会在某个时候达到极限?人类数量为何增长越来越快?地球的承载能力到底有多少呢?我们能否一直有足够的食物和水资源,让每个人都开心健康地生活?答案肯定是不能。
人类是如何增长到72亿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发布的一段视频描述了人类数量的增长过程。
10万年前,地球上的人口数量还不到100万,而人类一直到近代才开始迅猛增长。
人类用了将近20万年时间,才达到10亿人口数量。
随后随着农业的发展,人口增长开始加速。
到公元1世纪,地球上的人口数量约为1.7亿。
但不久之后,现代科技和医学迅速发展,加上工业革命的到来,人口数量开始飙升。
仅仅过了200年,如今地球上的人口数量已经超过72亿。
人类100亿,地球将变得像坟墓?许多专家认为,一旦人类的总数达到90亿到100亿左右,地球的状况将开始变得像坟墓。
哈佛大学的杰出社会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森在其《生命的未来》一书中说:“生物圈的限制是固定的。
”除了有限的水资源,地球能够生产出的食物总量也是有限的。
即使人类以最高效的方式生活,即所有的谷物全部供人类食用,而非低效地将部分谷物分给牲畜,之后再转化成食物能源地球能够养活的人也是有限的,如果每个人都同意变为素食主义者,饲养少数或完全不饲养牲畜,现有14亿公顷的耕地也仅能供养100亿人,但实际上,这14亿公顷的耕地不可能养活100亿人口,因为相当一部分人不愿意只吃素菜。
因此,威尔森认为,从粮食的角度出发,地球养活的人数不可能达到100亿。
人类已经透支了地球资源。
随着世界人口数量增长,人类面临的资源困境会越来越严峻,诸多问題需要人类去认真面对。
当前,地球水资源总量约为138.6亿立方米,其中97.47%是不能直接利用的咸水。
在占比不多的淡水资源中,现有技术条件下能够利用起来的只有0.34%.淡水资源分布还具有地区性、时间性差异。
全世界60%的地区面临供水不足,40多个国家闹“水荒”。
世界粮食组织预测,随着人口增加,人均占有水量相对减少24%.同时,污水排放量相应增加,将加剧可用水污染和供水不足问题。
随着人口迅猛增长和现代工业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急剧增加。
按照现在的产量生产及消耗下去,目前所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储量仅可维持80年左右,储量最多的煤也仅能供应二三百年。
此外,地球上的非能源矿产资源也是非常有限的。
此前的一项统计显示,静态储量将在50年内枯竭的有锰、锌、锡、汞、硫、金刚石、石棉、石墨、重晶石、滑石等。
除了“供给”枯竭危险外,地球生态系统的“净化”能力也在急剧弱化。
监测显示,1992年到2013年,虽有42个国家的年均碳排放量在下降,但全世界人类年均碳排放总量增加了60%,达到980亿吨。
由于森林被毁等因素,地球的自净能力已经无法承载日益增多的二氧化碳。
科学模型显示,温室气体的累积,将导致地球温度在本世纪内上升2℃.这将对粮食产量、水资源分配等带来一系列影响,最终不可避免削弱地球的人口承载力。
(选自《百科知识》2017年底1期,有删改)链接一:理论上地球能承载多少人?突破百亿人口,是不是地球最大的承载量呢?对这一问题,学术界大体存在三种态度:一是最大容量说,如果用已知的先进方法耕作全部适于生产载培的土地,那么地球足以养活五六百亿人。
二是最小容量说,一些生态学家以人类能得到的植物能量为基础,认为地球所能养活的合理人口为75亿左右。
三是中等容量说,世界耕地可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约102亿。
(摘自网络,有删改)链接二:科学进步是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回顾科学技术百年走过的历程,科技发明确确实实助长了人口增长。
一方面,医学科学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和进展,在短短100年里完成了医学史上95%以上的发明和发现,使导致人口大量死亡的疾病得到有效抑制。
在1940年,因感染而死的人,占所有死亡人数的25%;今天因感染而死的人,比率还不到3%.另一方面,营养学和卫生学的进展使人类找到改善营养、增强体质的有效途径。
特别是婴儿、孕妇和产妇死亡率显著下降。
(摘自网络,有删改)链接三:有关地球资源状况的报告全球最权威的独立环保机构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WWF)发表了迄今为止最详尽的有关地球资源状况的报告。
该报告预测,由于目前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超出其更新能力的20%,如果各国政府再不进行干预,2030年后人类的整体生活水平将会下降。
报告指出,由于人类的过度消耗,在过去的30年问人类的经济活动使得地球上的生物种类减少了35%,其中淡水生物减少50%,海洋生物种类减少35%,森林物种减少15%.报告估计,如果按照目前消耗自然资源的速度和全球人口增长速度测算,未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透支”程度将以每年20%的速度不断增加。
这意味着,到2050年,人类所要消耗的资源将是地球生物潜力的1.8至2.2倍,換句话说,到那时,可能需要两个地球才能满足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需求。
(摘自网络,有删改)(1)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____________A.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预测:到2053年世界人口总数将达到100亿。
B.将在50年内枯竭的非能源矿产有锰、锌、锡、汞、硫、石棉、石油、石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