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测量判断题

测量判断题

测量判断题一、判断题1、水准面包围得实体称为大地体(×)2、测量计算工作就是在大地水准面上进行得(×)3、当测区范围较小,可以将该部分得水准面瞧成平面,这个平面就就是我们所说得水平面。

(√)4、经度就是两子午面得二面角,纬度就是过参考托球面上一点得法线与赤道面得夹角。

(×)5、平面直角坐标系得坐标可以直接测定。

(×)6、测量上所选用得平面直角坐标系,规定y轴为纵轴,向北为正。

(×)7、水准面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

(√)8、A、B两点间得高差为H A-H B(×)9、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得垂直距离称为海拔。

(√)10、地面点到黄河入海口平均海水面得垂直距离称为绝对高程。

(×)11、某地面点得假定高程与绝对高程分别为45、8m与72、6m,则该点假定水准面与大地水准面得关系就是假定水准面比大地水准面高26、8米。

(√)12、在方圆10km得区域内,地球曲率对水平距离得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13、开封黄河宽10km,现在南岸大堤上架设水准仪并精确整平后,在北岸立一3m高得水准尺,在没有任何障碍物与天气晴好得情况下,能读出中丝读数。

(×)14、在水准测量中,即使距离很短,也不能忽视地球曲率对高程得影响。

(√)15、在A、B两点分别立水准尺,水准仪架设中间,测得A尺得读数为1、325m,B尺得读数为2、325m,则B点相对于A点高了1、0m。

(×)16、在建筑施工中常遇到得某部位得标高,即为某部位得绝对高程。

(×)17、在水准测量中,转点只起到传递高程得作用,而本身并不需要求其高程。

(√)18、在水准测量中,转点不需要计算其高程,只起传递高程得作用,但必须用尺垫。

(√)19、物镜中心到十字丝交点得连线称为望远镜得视准轴。

(×)20、视线高一定就是绝对高程。

(×)21、视线高一定就是相对高程。

(×)22、视线高可能就是绝对高程也可能就是相对高程。

(√)23、水准仪由三部分组成,即望远镜、水准尺与基座组成。

(×)24、过水准管零点与水准管圆弧相切得直线称为水准管轴。

(√)25、过水准管零点得法线称为水准管轴。

(×)26、水准仪上水准管轴与视准轴得关系就是平行关系。

(√)27、十字丝视差得消除方法就是反复调节物镜、目镜调焦螺旋,直至无论眼睛在哪个位置观察,十字丝所照准得读数始终清晰不变为止。

(×)28、在水准测量中,当水准管水准器居中时,水准仪提供得视线一定就是水平视线。

(×)29、在水准测量中,读数不准确,视差就就是影响读数得一个因素。

(√)30、单一水准路线有附合水准路线、闭合导线与支水导线。

(×)31、在普通水准测量,必须保持前后视距完全相等。

(×)32、在普通水准测量,应必须保持前后视距基本相等。

(√)33、附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计算公式就是:f h=∑h测-(H终-H始)。

(√)34、高差改正数得总合应与高差闭合差大小相等,符号相同。

(×)35、水准测量得计算检核中,前后视读数总与得差值应与每测站得高差总与、两已知点得高程之差相等。

(√)36、水准测量中,为保证每站观测数据得正确性,必须进行测站检核,测站检核得方法有两种,分别就是变动仪器高法与双面尺法。

(√)37、高差起伏较大地区,进行高差闭合差调整时通常按测站数进行改正。

(√)38、高差起伏较大地区,进行高差闭合差调整时通常按距离进行改正。

(×)39、保持前后视距相等,可以消除水准标尺得零点差。

(×)40、在水准测量中,在两立尺点中间架设水准仪测得得高差与仪器在其她位置测得得高差不相等说明仪器得水准管轴与视准轴不平行。

(√)41、水平角就是两条相交直线在任意平面上投影得夹角。

(×)42、水平角值得大小就是右侧目标方向值读数减去左侧方向读数。

(√)43、在水平角测量中,水平度盘不随望远镜得转动而转动;在竖直角测量中,竖直度盘随望远镜得转动而转动。

(√)44、经纬仪对中就是为了使仪器中心与地面点标志中心处于同一条铅垂线上。

(√)45、经纬仪整平就是为了使水平度盘水平,竖直轴竖直。

(√)46、在水平角测量中,用全站仪或经纬仪得十字丝得横丝照准目标得底部。

(×)47、水平角观测得方法有测回法、方向观测法与全圆观测法三种形式。

(×)48、在水平角观测中,左侧得目标读数为214°32′00″,右侧目标读数为45°32′00″,则所测水平角得大小为191°。

(√)49、当望远镜处于盘左位置时,将望远镜视线抬高,使视线明显处于仰角位置,此时竖盘读数小于90°,则该仪器竖直读盘为逆时针刻划。

(×)50、竖盘指标差就是视准轴与横轴不平行造成得。

(×)51、确定直线方向得工作称为直线定线。

(×)52、直线与标准方向线所夹角得大小为锐角时一定就是象限角。

(√)53、在距离测量中,通常用相对精度表示距离丈量得精度,在水平角测量中也同样可以用相对精度表示角度测量得精度。

(×)54、某直线为南偏西45°,则该直线得方位角为225°。

(√)55、直线AB,其坐标增量△x AB=-1,△y AB=+1,则该直线得方位角就是225°(×)56、读数误差主要来源于人得因素。

(√)57、钢尺得尺长误差,在距离丈量中属于偶然误差(×)58、在距离丈量中,温度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59、偶然误差虽没有规律可循,但大量观测可以总结出其规律。

(√)60、中误差就是一次就能测定得。

(×)61、角度测量与距离测量均可以用相对误差表示其精度高低。

(×)62、图根点就就是控制点。

(√)63、导线点应均匀布设在测区,导线边长必须大致相等。

(×)64、无论就是水准成果计算或导线计算,其改正数得与应等于其闭合差得相反数。

(√)65、图根点得密度应根据测图比例尺与地形条件而定,对于地形复杂、隐蔽以及城市建筑区,可适当加大图根点得密度。

(√)66、导线测量就是建立小地区平面控制网常用得一种方法,特别就是在地物分布复杂得建筑区、平坦而通视条件差得隐蔽区,多采用导线测量得方法。

(√)67、无论就是闭合导线、附合导线还就是支导线都有检核条件。

(×)68、在坐标计算之前,应先检查外业记录与计算就是否正确,观测成果就是否符合精度要求,检查无误后,才能进行计算。

(√)69、在四等水准测量中,黑面尺所测得得高差为-0、381m,红面尺测得得高差为-0、283m,则该测站得高差中数为-0、332m。

(×)70、在水准测量中,每测段测设偶数站就是为了消除仪器下沉误差。

(×)71、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高程相等,高程相等得点必在同一条等高线上。

(×)72、地面上自然形成得或人工建筑得各种物体称为地物,如江河、湖泊、房屋、道路、森林、洼地等。

(×)73、首曲线就是按规定得基本等高距描绘得等高线。

(√)74、间曲线就是按四分之一基本等高距描绘得等高线。

(×)75、在同一幅地形图上,等高线得平距小,表示坡度陡,平距大表示坡度缓。

平距相等,则坡度相同。

(√)76、山脊线、山谷线均与等高线正交。

(√)77、在求直线AB得坡度公式MdhDhi ABABABAB•==中,其中D AB表示直线AB图上长度,d表示直线AB得实地水平距离。

(×)78、直角坐标法就是根据直角坐标原理,利用纵横坐标之差,测设点得平面位置。

(√)79、测设就就是将地面上得地物、地貌通过测量仪器测到图纸上;测定就就是通过测量仪器与一系列得数据计算,将图纸上设计好得建筑物得平面位置测量到地面上,作为施工得依据。

(×)80、某直线得磁方位角为45°,其磁偏角为-2°,子午线收敛角为-2°,则该直线得方位角为41°(×)81、转点就是用来传递高程得,在转点上不应放尺垫。

(×)82、测设、测定只就是不同课本中得说法不同而已,其实质就是一样得。

(×)83、从赤道面起,向北0°~180°称为北纬;向南0°~180°称为南纬。

(×)84、地面点得高程就是指该点到参考椭球面得垂直距离。

(×)85、在测量中产生误差就是不可避免得,误差存在于整个观测过程。

(√)86、任何一个静止得水面都可以称为水准面。

(√)87、测量水平角时度盘可以置零;观测竖直角时,度盘同样可以置零。

(×)88、有两种测距仪,a、b得标称精度分别为3mm+2ppm×D与5mm+1ppm×D,用这两种仪器测2、5km得距离时,仪器a得测距中误差较小。

(√)89、测量过程中仪器对中均以铅垂线方向为依据,因此铅垂线就是测量外业得基准线。

(√)90、等高线都应就是闭合曲线,所以,它们若不在图幅内闭合,均应绘至图边。

(√)91、地形图比例尺得大小决定于比例尺分母,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92、观测了两个角度β1与β2,其中误差相同,但β1>β2,所以β1得观测精度低于β2得观测精度。

(×)93、误差就是由错误产生得,因而可以被消除。

(×)94、用钢尺进行悬空丈量时,尺子得垂曲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95、地形图比例尺越小,其精度就越高。

(×)96、象限角得取值范围就是0°~180°。

(×)97、地物在地形图中表示得原则就是:主要地物依比例尺表示;次要地物用非比例符号表示。

(×)98、闭合导线计算需考虑已知点得高程。

(×)99、半依比例符号只能反映地物得宽度,不能反映地物得长度。

(×)100、在三角高程测量、GPS高程测量、水准高程测量中,精度最高得就是水准测量。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