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幼儿卫生保健》第六章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 教案
《幼儿卫生保健》第六章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 教案
幼儿正常智商100
(2)情绪稳定愉快
(3)人际关系和谐
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表现出来的
(4)行为统一和谐
(5)性格乐观开朗
性格反应在对客观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活泼乐观、开朗、自信、积极主动、独立性较强、谦虚、诚实、勇敢、意志坚强等
(6)自我意识良好
自我意识是主体对自己及自己与客观世界的关系意识
教学重点
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
教学难点
健康的整体观
教学方法
直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法、分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师生互问好,准备上课
一、复习提问,新课导入
提问:幼儿晕厥怎么样处理?
介绍本章学习的重要性, 并提出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
(一)健康概念
思考:一个人如果不生病,这个人一定是个健康的人吗?
三、研究探讨
分小组讨论:对于健康的标准
四、课堂总结
重点小结幼儿的健康具有动态的特点,要树立健康的整体观,要创造条件促使孩子朝健康的目标发展。
五、布置作业
通常情况下,人们认为:健康就是身体没有疾病,能正常地学习、工作和生活。通过《幼儿卫生保健》的学习,谈谈你对“健康”的理解。
板书设计:
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
介绍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宪章对健康的定义。
结合案例帮学生理解健康的涵义。
(二)幼儿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
1、注意强调该标准是“理想”的标志,是培养儿童应努力达到的目标。
2、学生讨论幼儿心理健康应具备哪些标准。
3、各组代表发言,并列举事例。
4、教师鼓励学生在书本学习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1)智力发展正常
授课教师
林珊
学科(专业)
幼儿卫生保健
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班级
14幼教5班
教学课题
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
授课时间
2014年11月10日
第16周星期一第1节
授课类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使学生了解健康的涵义,了解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
2.技能:增强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
3.情感:引起学生对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视,并注重自身的心理健康。
一、健康的概念
二、幼儿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
1智力发展正常 2、情绪稳定愉快
3人际关系和谐 4、行为统一协调
5性格乐观开朗 6、自我意识良好
备 注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