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提升小学生注意力的研究课题总结

提升小学生注意力的研究课题总结

提升小学生注意力的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
从高年级向低年级的过渡中,自己或许语言功能有些退化,所以课堂上就出现了“我一个表演者,却无几个观众”的尴尬。

但真的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的课堂教学,再学学幼儿的心理学,觉得在课堂上,不能吸引孩子注意力的原因,一是自己表演的不够精彩,再就是观众对你的表演没有兴趣。

那么,就改良一下自己的演技吧:变我的表演为观众的游戏,变我的表演为观众的表演,鼓励他们来玩“找茬”,总而言之,一番良苦用心,收效颇丰。

先将自己在课题实施过程中的收获加以小结:
(一)创设情景,投其所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一年级的小孩子天真幼稚,喜欢幻想,喜欢动漫,他们总以为动漫世界里的事物都是真实的,所以我根据他们这一心理特点,经常利用课文创设一些故事情景,领着他们走进情景中一步一步地完成教学任务。

小孩子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就容易在课堂中分散注意,为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稳住他们的学习热情,我设计了一些游戏情景,游戏情景设有六关:第一关:自由读课文,圈出不懂的字;第二关:听老师读课文,留心圈出来的字;第三关:小老师带读课文;第四关:小老师带读生字;第五关:摆字卡,读生字;第六关:开火车,记难字。

其实所设的这些“关”就是我们平时的教学环节,不过套上“小精灵勇闯魔法岛”的这样一个游戏情景,孩子们感觉自己不是在紧张辛苦地学习,而是在玩游戏,他们不知不觉在玩中完成了学习任务,而且学得不亦乐乎。

(二)数学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适当的游戏活动。

既有助于学生体力、智力、交际能力的发展,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游戏、玩乐,是儿童的天性。

我就经常在数学教学中采用做游戏这一教学手段,且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以具有童趣的不同出题形式,让学生在游戏练习中自觉集中注意力由于数学学习习题比较抽象、枯燥,做题时需要学生积极动脑才能计算出结果。

在练习时,学生容易产生一些不积极练习的情绪,即使变换出题形式,也很难吸引他们练习的注意力,而如果给练习题配上一些学生喜欢的感兴趣的情景,如:在做9加几时,可以图题并茂的形式出现,再配以教师提出的问题:谁能用今天学习的凑十法帮助这些可爱的小动物算出这些习题结果,并告诉他们你是怎样想的。

在教学生学习进位加法后,练习形式采用让学生当啄木鸟给大树治病的方式进行。

这样做可以以做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

其他如在计算练习时采用开火车、夺红旗、送信、摘苹果等游戏形式;在认识图形教学中,以盲人摸物,按要求找物品的游戏方式进行;解决问题教学,以采用设置情景的方式进行。

这样就能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强烈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练习的注意力自然就集
中了。

游戏是学生的天性,通过游戏可以很好激发兴趣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达到快乐学习数学的目的。

在教学“认识物体”时,我设计了“找朋友”的游戏。

让四个学生分别带着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头饰上台来找朋友,大声的问:“我的朋友在哪里?”下面的同学则举起相应的物体回应:“你的朋友在这里”。

再让学生检查看看他们是不是都是你的朋友呢。

我觉得这样的安排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他们都很积极地配合,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了很多,也在犯错、纠错的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的认识了每一种物体的特征。

在教授“10的分与合”时,一开始我就设计了一个“猜雪花片”的小游戏。

我手里拿了10个雪花片,然后让一个学生从我手心里拿走一些雪花片。

我通过自己手中的雪花片的个数,很准确的就猜出那个学生拿走的个数。

学生很自然地感觉到老师真的好厉害,怎么每次都才对了呢?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

随后告诉他们:“我们小朋友在学完今天的10的分与合之后就会变得和老师一样聪明了,你们愿意学吗?”这样很快的就引起了孩子浓烈的学习兴趣。

一个个都坐得很端正,注意力也很集中。

很快也就掌握了玩的技巧,接下来,我再让他们同桌之间练习这个游戏。

从课堂反馈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

2、以动作带动思维,以游戏和比赛吸引注意力
“运动”能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能使他们在课堂教学中集中注意力。

因此,每节课我都设计一些活动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将游戏引入课堂,能将枯燥的语言学习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

还可以根据学生爱玩、好胜心强的天性,将整个课堂设计成竞技场,把游戏转变成比赛,让他们在课堂这个大舞台上尽情施展自己闪光的一面。

如检查学生是否能将生字读准时,通常采用“开火车”的游戏。

这时候,我让学生们当小主人,自己选择“开火车”的方向,往左往右,或者往前往后,然后这列“火车”依次读出生字。

这样一来,学生们每次都会因为争着想当火车头而努力读准读好每一个生字。

配合教学的游戏、比赛多种多样,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设计,但要注意游戏的开展应有一定的目的,学生能从游戏比赛中得到收获,而不是纯粹的“玩”
(三)直观教学,以形象、生动的教具演示和学具操作,集中注意力教一年级学生学习解决问题时学生不容易理解为什么用减法来计算,如果只靠教师抽象的讲解,学生就不能集中注意力去听,也不易理解,如果将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生动形象的图片教具演示,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清晰地理解题意,从而达到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的目的。

让学生动手操作可以使丰富的信息源源不断刺激脑细胞,以控制学生情绪,使注意集中在学习活动中。

如在教学认识10以内的数时,我放手让学生自己操作学具认识数。

可以让学生通过拨计数器珠子,发现数与数之间的联系;摆小棒练习数数;摆学具圆片比较数的大小;按数取物感知数;分学具红花学习数的组成,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数。

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教学时,让学生亲自动手摸一摸、看一看学具长方体和正方体,使他们感知长方体、正方体都有六个面,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大小一样,正方体每个面的大小都一样,让他们在操作中发
现并解决问题。

实践证明让学生动手操作比单靠教师讲解效果要好得多。

因此我觉得,在低年级课堂教学时,要重视教具学具的直观作用,不要因做教具比较麻烦,或者担心学生纪律乱,就不让学生进行操作学习。

总之,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教师要不断地理解他们,适应他们。

不断地想出好的方法去吸引他们,塑造他们。

让他们在学习中取得进步,在进步中取得快乐,在快乐中不断地学习,去实现他们的理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