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全教材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识字”、“课文”和“练习”组成。

识字与课文全部都有注音。

识字共安排了两个单元,每个单元四课,一共8课。

其中,1、2、5、6四课是词串识字;3、7两课是看图会意识字;4、8两课是形声字归类识字。

三种不同的识字形式的安排,目的都是为了引起儿童的学习兴趣,激发儿童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课文一共安排了六个单元,每单元3~4课,一共23课。

其中,韵文6篇,大体上分布于6个单元中。

本册课文篇幅短小,语言规范、浅显,便于学生朗读、背诵和复述;插图精美,富有儿童情趣,并能再现课文意境,有助于激发想象,启发思维,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每篇课文后面都安排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的作业题。

全册教材一共安排8个综合练习,每单元后面安排一个,练习以综合性为主,内容包括:学用字词句、写字、成语和古今诗文的朗读背诵、口语交际等,既相对独立,又各自成系列。

二、学情分析本册教材课型简单,目标明确。

各课生字的安排继续采用“识字分流”的办法,便于解决识字教学与读写训练的矛盾。

对那些含有首次出现的偏旁或者容易写错笔顺的生字,提示了书写笔顺。

课文短小精悍,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使他们爱读乐背;注意练习的样式和数量,力求做到分散难点,减缓坡度,以利于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好语文。

三、教学目的要求1、学习习惯(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继续培养专心倾听的习惯,养成认真写铅笔字的习惯。

(3)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2、汉语拼音(1)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2)认识大写字母,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1)准确认读生字401个。

(2)掌握本册课文安排的27个常用偏旁。

(3)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72个;能按字的结构特点把字写匀称。

4、口语交际(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

(4)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有礼貌。

5、阅读(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3)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6、写话(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通顺的句子;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事物,写几句连贯的话。

(3)学会“祝贺”“购物”“待客”等方面言语交际的本领,能用几句连贯的话把有关内容写下来。

四、教学措施1、充分利用阅读课,注重读写结合。

2、充分利用各种电教媒体,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

3、习作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习作源泉。

4、加强课外阅读,开拓学生习作视野,丰富学生阅历,积累词语。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使学生了解各种朗读、背诵的形式,训练正确的朗读、背诵的姿势几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及背诵习惯。

2.了解课外阅读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健康的课外书报的习惯。

3.使学生逐步了解查字典的意义,逐步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

教学重点:训练学生掌握正确的读书、背书姿势及方法,并逐步形成良好的朗读、背诵习惯。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授课时间教学要求: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使学生了解朗读的形式,培养学生勤于朗读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正确的朗读姿势。

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在一年级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正确的写字姿势.专心倾听勇于发言……)是呀,这些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才能把语文这门课学得更好。

现在我们升入了二年级,我们需要有更多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顺利地学好语文,小朋友,你们想要吗?二.指导看图1.21.图上的小姑娘在干什么?2.仔细观察她的朗读姿势,她是怎样朗读的?小结:朗读时要身正.肩平.双手拿书,双臂平放。

三.模仿评价1.请几个学生练习读书姿势,其余学生观察评价。

2.小结:如果姿势不正确,会对人体有影响,身不正肩不平容易引起脊柱弯曲,两臂不自然平放,朗读时会感到吃力,目光与课本不能保持垂直,课本上的字就不容易看得真切,眼与课本的距离不能保持一尺,过远过近都会影响视力。

3.指导看下图,全班同学的朗读姿势怎么样?4.全班朗读,指名分组观察,交流。

巡视纠正。

四.集体训练1.复习要领。

2.指名几位学生摆正朗读姿势一齐朗读。

3.评价指出:朗读时不仅要姿势正确,还要做到口齿清楚,声音嘹亮,态度大方,字字入目,句句过心,正确流利,富有情感,神情专注,边读边想。

4.正确的朗读姿势需要我们在平时每一次朗读时加以注意,经常地进行朗读,养成良好的读书姿势。

五.总结:一年级时,我们已经知道了读书写字的姿势,掌握了握笔的方法,还知道了保护视力的一些要求,今天我们又知道了朗读的姿势和要领,以后我们要天天坚持,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授课时间教学要求: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使学生了解背诵形式,训练正确的背诵姿势及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背诵习惯。

教学重点:训练学生掌握背诵姿势及方法,逐步培养良好的背书习惯。

教学设计:一.整体感知画面1.指导观察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1)全班集体背诵。

(2)指导学生看图背诵。

(3)同桌互相检查背诵。

(4)一位女同学在家长面前背诵。

(5)课后相互检查背诵。

二.指导学生观察集体背诵图1.21.背诵时课本和文具盒怎样摆放?2.这些同学怎样坐的?小结:身正肩平,交臂平放,眼向前方,态度认真。

3.背诵时还要注意什么?(声音响亮,边背边想,正确流利,富有情感)4.全班学生模仿图上的学生,集体背诵一段已学过的课文。

5.请同学们猜一猜,图上的同学背诵的是哪篇课文?6.看图背诵有什么好处呢?要注意什么?(图中有文,文中有图,按序背诵。

)三.介绍你以前是怎样背诵的呢?1.在背诵以前就要把课文反复朗读,做到不多字.不漏字.正确.流利.有感情。

2.在背诵时,边背诵边想象课文中所写的景象,按照顺序来背诵。

3.在背诵时同样做到不多字.不漏字.正确.流利.有感情。

四.观察三幅小图,按图模仿训练1.观察图3: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背诵时怎样?2.看图4:图上的人在干什么?感情怎样?妈妈怎样?3.看图5:小朋友们态度和姿势怎样?4.小组模仿,同桌交换相互检查背诵。

5.请你用上“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来说说图上的这些小朋友在哪儿,又是怎样进行背诵的。

你还想在哪儿怎样进行背诵呢?五.总结本课我们通过学习,掌握了背诵的正确姿势,要领,了解了背诵的形式,知道了看图背诵的方法。

今后,我们在学习课文时要多读.勤背,乐背。

这样你肚子里故事就会越来越多。

难怪,有的小朋友能成为故事大王呢。

课后反思;第三课时授课时间教学要求:了解课文阅读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逐步培养阅读的好习惯。

教学设计:一.观察图:1.从第一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2.图上的一位小同学借到了一本心爱的课外书,他多开心呀!3.你知道为什么这位小同学得到一本课外书就会这么开心呢?出示几条格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饭可一日不吃,书不可一日不读。

4.说说你知道谁经常爱读课外书的。

多读书,能使我们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不断进步,还能使我们学会写文章,我们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爱读课外书的习惯。

5.看图2阅读课外书报与朗读的姿势一样,态度认真,神态专一,但为了保持阅读的安静,阅读时要做到眼看.心记,不出声。

6.观察图3:小同学在干什么?表情怎么样?7.小结:从这三幅图我们可以看出同学们借到一本心爱的书时那么高兴,阅读时又是那么专心,在挑选课外书时那么认真。

二.观察下面两幅图,请你说说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小朋友在图书馆.阅览室挑选.借阅图书和看报纸。

他们有的在精心地挑选自己喜爱读书,有的在老师那儿进行登记,有的在认真地阅读,他们都非常的安静。

有的小朋友读到有趣的内容就轻声地告诉旁边的小朋友,与同学分享。

三.小结当你与书交上朋友后,你会得到无穷的快乐,因为她会让你懂得许多知识,成为小博士;她会让你了解一些新闻,成为百事通;她会让你有无穷无尽的故事,成为受人欢迎的故事大王……课后反思: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单元目标1.学会本单元3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认识8个新偏旁。

2.正确书写本单元的生字,要求规范、美观。

3.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理解词语。

4.初步了解会意字和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

5.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词串及儿歌。

6.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金秋水乡特有的景色,感受北京天安门广场节日的欢庆气氛及神州大地的欣欣向荣。

7.认识大写字母,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8.学会祝贺。

单元教学内容分析第一单元共有四篇归类识字的课文。

第一课通过“词串”,向我们介绍了金秋水乡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景。

全课共分四组词语。

第一组词语表现水乡白天的景色;第二组词语介绍了荷塘里的主要植物;第三组词语表现水乡傍晚的景色;第四组词语表现夜晚水乡的景色。

第二课也是采用“词串”形式描绘了天安门广场国庆大典盛大的场面。

全课的第一组词语表现天安门城楼的景色;第二组词语表现国庆阅兵式场面;第三组词语表现人民群众欢庆的场面;第四组词语表现了中国的突飞猛进。

第三课属于看图会意识字,课文通过形象的图画来揭示会意字的构字特点。

第四课是形声字归类识字。

由5个偏旁“苗”组成5个形声字,再由这5个形声字分别组成词语,然后用一部分生字编人后面的儿歌。

这个单元主要任务是识字写字。

要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与认识事物相结合,发展语言与发展思维相结合,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同时帮助学生认识象形字和会意字的造字规律及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

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要注意识字与写字相结合,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单元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前还未掌握这四课中的40多个生字,朗读、造句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对课文的基本思想内容的理解还未形成。

因此,通过本文的学习,应能使学生正确书写与认读40个生字;能比较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四篇课文及字词。

单元教学难点识字写字、学用字词句、口语交际。

单元教学重点区别形近字、同音字,提高识字写字的能力。

学困生教学重难点突破1、注重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成就感。

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识字,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和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3、语文实践活动一定跟课内所学的东西有一定联系,形式要活泼多样,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对语言的表现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