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产业部(电子)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信息产业部(电子)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信息产业部(电子)中央预算内投资
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信息产业部(电子)中央预算内投资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的管理工作,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提高项目投资效益,实现项目管理科学化,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基本建设相关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部或部分使用中央预算内建设资金,由信息产业部审批的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项目。

经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批准,由信息产业部作为项目主管部门组织管理的项目,也适用本管理办法。

建设单位自筹资金进行建设的项目,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建设项目管理,是指项目申报和审批、年度投资计划、项目实施和监管、项目资金管理、基建档案管理和竣工验收的管理。

第二章项目申报和审批
第四条建设项目的申报和审批程序包含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或实施方案)的申报和审批。

第五条建设单位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编制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连同申报文件报信息产业部。

限额以上(含3000万元及以上)的项目经信息产业部初审后报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审批(限额标准以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规定为准);限额以下项目由信息产业部审批。

第六条各类建设项目中有新增建筑面积或改造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含2000平方米)的项目,建设单位应根据批准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编报项目初步设计;没有新增建筑面积或改造面积不足2000平方米的项目,应编制项目实施方案。

上报的初步设计或实施方案原则上由信息产业部审批(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有特殊规定的除外)。

第七条项目申报文件内容。

(一)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设单位应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行业政策和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等要求,提出项目建议书,其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必要性、规模、建设地点及建设方案、市场前景、技术来源、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初步估计以及生态环境初步评价等。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在上级主管部门对项目建议书批准的基础上,对项目的技术、工程、经济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全面分析论证,其主要内容包括:项目概况、建
设的意义和必要性、市场分析预测、选址及建设条件、规模及内容、外部配套条件、环境保护、消防、职业安全卫生和节能、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建设周期和工程进度安排等。

(三)初步设计: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对建设项目技术方案、工程方案的可靠性和投资规模的合理性进行优化和细化。

初步设计的内容和深度应达到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

第八条初步设计或实施方案审查内容:
(一)是否严格按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的内容进行编制,内容和深度是否达到有关规定要求。

(二)设计方案和工期是否合理、可行。

(三)各项经济技术指标是否合理。

(四)建设资金是否落实。

(五)地方有关主管部门对规划、环保、消防、人防、职业安全卫生等的意见。

第九条初步设计确定的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和投资概算原则上不得超过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范围。

初步设计一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

第十条信息产业部根据项目具体情况,组织评估机构或专家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进行评审。

第三章年度投资计划
第十一条信息产业部根据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的要求和各单位项目情况,编制年度投资计划建议报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二条列入年度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的项目应具备的条件:
(一)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批复;
(二)已申请年度投资计划(含年度计划实施方案、申请投资额度、主要建设内容、工程量和形象进度计划等)。

第十三条信息产业部在每年4月份和9月份分两批下达年度投资计划,新立项建设项目应在完成初步设计或实施方案审批后下达年度投资计划。

建设单位每年7月底前上报下一年度的投资计划。

第十四条各建设单位年度计划执行中,如项目投资需求和支出情况发生变化,应及时报告信息产业部。

经核实研究后,由信息产业部报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批准调整投资计划。

第十五条建设项目的中央预算内资金按年度计划下达后,建设单位的自筹资金应按计划及时足额拨入到位,与中央预算内资金配套使用。

第四章项目实施和监管
第十六条建设项目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

项目法人对项目建设的程序、质量、安全、进度和资金使用等全过程负责。

项目法人应组建项目实施机构,明确责任人,建立项目管理制度。

第十七条建设项目执行工程招投标制。

项目法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及当地有关招标投标的管理规定,进行工程勘察、设计、监理、施工、材料设备采购等的招标工作。

第十八条建设项目执行工程建设监理制。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项目法人需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对建设工程进行监理。

第十九条建设项目实行合同管理制度。

项目法人应当与参与建设的单位及材料设备供应商订立书面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并严格履行合同。

第二十条建设单位要严格按国家和地方有关建设工程管理的规定,办理各项报建手续。

第二十一条建设项目开工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已按批准的项目初步设计完成施工图设计;
(二)年度投资计划和建设资金已经落实;
(三)项目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已确定;
(四)已取得当地建设主管部门核发的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

第二十二条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批准后,建设单位须严格按批复内容组织实施,不得擅自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设标准,严禁建设计划外项目。

需进行调整的,按以下原则报批:(一)有下列情况之一,须重新报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原批准部门重新审批。

1、总投资额变化超过10%;
2、建筑面积变化超过10%;
3、产品大纲和建设目标均发生变化、建设地点变更等。

(二)产品大纲和建设目标不变,仅部分建设内容发生变化,且总投资额和新建面积变化没有超过规定的,可由建设单位上报对初步设计或实施方案的调整报告,由信息产业部审查批复。

第二十三条项目建设进度实行季报制度。

各单位应于每季度末将本季度项目进展情况报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

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完成情况及工程形象进度、投资到位及使用情况、需要报告的其他情况等。

第二十四条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将不定期对建设项目的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及时纠正和处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对严重违纪违规的单位和个人,要追究其有关领导和直接责
任人的责任,并相应调减直至取消安排该单位下一年度的基本建设投资计划。

第二十五条电子工程建设管理中心作为建设项目管理支撑机构,受部委托负责组建和管理信息产业部(电子)工程建设管理专家委员会,参与建设项目的评估、审查、监督检查和验收工作。

第五章项目资金管理
第二十六条建设单位必须遵照财政部《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做好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

第二十七条建设单位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中应单独建帐、单独核算、专户存储、专人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不得擅自挪用项目建设资金。

第二十八条建设单位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每年年底编制年度基本建设财务决算报表,如实报告项目执行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

第六章基本建设档案管理
第二十九条建设单位应建立基本建设档案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基本建设档案管理人员,按照国家标准《建
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及相关规定的要求对基本建设档案资料进行收集、保管、整理和移交。

第三十条上级及地方相关部门的批复文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设计变更、施工图、竣工图、年度投资计划、施工计划、招投标文件、合同、各项验收报告、审计报告,采购设备仪器的技术资料等,应作为档案归档;基建会计帐簿、报表,按有关规定立卷归档。

第三十一条项目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按国家有关档案管理规定进行建设项目档案验收。

第七章项目竣工验收
第三十二条工程项目完成后,建设单位应及时组织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有关单位进行单项工程验收,并按当地建设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办理工程竣工验收备案手续。

第三十三条建安工程完成后,建设单位应按工程价款结算有关规定及时完成工程结算,并要求对建安工程结算进行第三方审核。

项目所有建设内容完成后,建设单位应尽快编制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并经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竣工财务决算审计。

第三十四条建设单位在完成项目单项验收并通过竣工财务决算审计后,编制《项目验收总结报告》上报信息产业
部申请项目竣工验收,信息产业部依据《信息产业部(电子)中央预算内投资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管理办法》组织竣工验收。

第八章附则
第三十五条本办法由信息产业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六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本文档系网络所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本人定尽快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