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冲刺家长会一模分析家长会

高考冲刺家长会一模分析家长会


5.学会科学的考试技巧,培养自信的考试 心理(考试技巧增分)
遇难心不慌,遇易心更细!!
(1)审题慢,推敲斟酌题目信息,可以来回两次再读
题目,以清楚问题呈现的信息;一旦明确题目,做题时 调出知识,书写答案就要快。 (2)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先做简单的、容易的、熟 悉的题目。对待选择题不要大意,先在试卷上做完题了, 立即填图选题题得答案在答卷中。做好培养一种好习惯, 用两分钟时间,检查选择题的答案涂写是否正确。不要 急着做下面的题目,出现涂错、涂写不规范、铅笔痕迹 太浅等导致失分会使我们的考试遗憾而无法弥补!!!
三、一模后几种常见的心态
有人很高兴!!
有人很伤心!!
有人很迷茫!!
有人很恐慌!!
更有人想知道自己优势在哪,弱势在哪,如 何提高,怎么突破!!
许多考生拿到成绩,只会与同学比较、与 平均分比较,得出一个模糊笼统的结论!
例如:
哪部分知 识不足?
哪个知识点 不扎实?
零乱的知识点 如何整理?
• 有些的同学对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一无所知。 有的考生对自己的判断过于笼统;有的一知半 解,人云亦云。 • 这样的复习毫无目的性,反而浪费了大把大把 的冲刺时间。 • 只有学生了解自己缺失的部分,才能在最后这 短短的61天内把自己的知识能力修补到最好的 状态! • 特别是处于分数线边缘的同学,把力气用在刀 刃上,才能得到最有价值的提升!
丢失信心就一定会导致失败。
• 人一旦自己觉得强大就强大,自己觉得弱小就
弱小。而接受自己强大这种意识的最好方法就
是不断自我激励,通过激励让自己的潜意识觉
得自己真的强大,从而让自己真的走向强大。
(三)教育孩子静下来,坐得住,保持思维的 连续性按自己的计划行事,不要关注结果。
水到渠成,有因有果!
考前多留血汗,考后不留遗憾!
家校合作,助推孩子高考成功 ---广州一模分析及给家长的建议
温馨提醒:
离2013年高考
仅 61

我们本次家长会的目的是: 促进交流与合作,为 高考冲刺加油。
我们的
愿望
家长积极配合,
老师倾情教育, 学生努力进步!
高考61天日程安排
• 广州二模考试:4月22、23日两天
• 学校三模(高中阶段最后的月考):5月20、21日两天
高考“六分靠实力,三分靠心理,一分靠运 气”。
“一模”成绩下来后,可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有的孩子考得比原来好多了;有的孩子考得与 原来差不多;有的孩子成绩却大幅下降,作为 家长,在最后60几天,如何帮助孩子有效增分?
个人“诊断分析”报告的特点: 1.每个科目一份独立报告 2.双重比较 – 与本校考生比 – 与全体考生比 3.每一科都有细致的知识点与题型得分率比较分 析,哪个模块完全掌握,哪个模块仍需攻坚,一 目了然。
五、一模后的增分策略
1.树立信心,明确增分方向,确定增分策略的方法。 (信心增分) 人人有信心增分,人人都能增分!!!
老实人不吃亏,聪明人笑在最后!!!
勤奋、踏实、 计划性强,有章可 循,回顾总结,讲 方法、讲技巧
不浮不躁
+
=
高考成功
“补其短”,以免单科拖后腿;如果“短板”学科确实难以
短期内改善,则应考虑如何进一步“扬其长”,鼓励用优势学科
误区一:过分保护。家长高考前把孩子重点 保护起来,全家人都围着孩子转,甚至有的父母 请假回家照顾孩子,甚至还有家长在这个时候提 出陪读,实际上这不利于孩子以一颗平常心去参 加高考,反而给孩子造成太大的心理压力,影响 孩子在考场内正常发挥。 误区二:过分干涉。有许多家长认为,这段 时间太重要了,孩子要一门心思复习、做功课, 不能做其他的事,对孩子的自由进行限制,不准 做这,不准做那,这样的效果反而适得其反。
误区三:过分期待。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超过 了孩子的实际水平,不够考本二的也要本二,家长的 期望与孩子的实际成绩严重不符,这样最容易挫伤孩子 的自信心。 误区四:对自己的孩子要求很高而家长自己却不 注意言传身教。有些家长常常对孩子说,快高考了, 不能看电视了,而他们自己却在看电视,教育孩子安 心学习,自己却召集一伙人在家里玩牌。 误区五:十分注重孩子的身体健康但却忽孩子的 心理健康。有些家长对孩子的身体备加呵护,孩子的 衣食住行都安排非常妥当,甚至孩子需要什么,他可 以不惜一切代价为孩子准备什么,但却忽视了孩子的 心理健康。须不知,此时的孩子心理上的需要比什么 都重要。
03_平面向量与三角 04_平面解析几何 05_概率与统计
06_计数原理
07_立体几何 08_函数、导数与不等式 09_数列、推理与证明
1.00
0.74 0.46 0.68 1.00
0.28
0.79 0.40 0.66 0.74
0.37
0.79 0.31 0.63 0.78




弥补不足。又如单科上线而总分未上线,就应该考虑如何保持优 势单科,重视其他学科,争取总分提高。
2.回归基础、主干知识和科学训练“两腿同时走路”
(培优扶弱增分、学科增分) 目标:争取在高考中把该拿的分都拿到!!
(1)整合:按大的单元或者模块或者主题进行整理,尽可能使 形成对知识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 (2)分类:在老师组织的二轮专题复习中,按高考题型分类组 织训练内容,训练内容之间应形成较为完整的系列,在这个过程 中我们尽可能形成对某一类问题(而不是某一道题)的题型特点、 相关知识、解题规律或策略的深刻认识。 (3)限时训练:高考是有一定难度与一定速度(时间限制)的 考试。在限定时间内,不要求全部做完,但要求全部想过。限时 训练目的在于调用知识,积累经验,学会思考。晚练、课时、周 测以及月考等属限时训练。
考前60天家长应做些什么? 1、要正确地对待孩子的高考,不要瞎指 挥; 许多家长认为,高考是大事,因此整天 急得嘴唇都起泡了,夫妻俩也经常为孩子 高考的事吵架,对孩子的学习不知道如何 下手,一会要孩子这么做,一会要孩子那 么做,我认为这些家长不是在帮助孩子学 习,而是在瞎帮忙、帮倒忙。在高考前在 这个时期的家长最容易产生五大误区:
(3)培养过硬的考试心理 平时当高考,高考当平时!千变万化不离其中, 都是在我们复习过的考点之内,找准问题的切 入点,提取信息,调出主干知识。我难别人也 难,只要胆大心细,不慌张,定能找到答案 的!! (4)规范作答,表述严谨,仍然是我们的 增分点
六、家校合作增分
(一)让孩子学会清醒的认识自己、剖析自己,
(五)达到身心合一的学考境界!
1、学会休息,学会学习—遵守自然规律, 切记“物极必反”! 2、抓住现行的作息制度,养足精神,可以 减少非智力因素失分! 高效课堂、高效自习,
6月25日发布的分数线 6月28或者29日填报志愿家长会
本科一批录取结束后,再划本科二批分数线.
从高考开始,人生之路开始有所不同。
• 4月9日高考体检 • 4月12日高三学生心理团队辅导 • 5月1、2日五一放假 • 三轮大练兵5月10—5月31日:主要任务,最后对薄弱知识
排查、重点热点的夯实、考前状态调整!
• 6月3日考前动员,鼓舞士气 • 6月6日到增城市一中查看考场
• 高考:6月7、8日
一、关于“一模”的说明
社会上常将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简称 为 “一模”。 它是我们对高三的教学质量进行监控的重要举措之一。 “一模”的功能:模拟、诊断、区分、管理。 模拟:让学生经历一次高考的实战演练,熟悉有关的程 序,提高心理素质。 诊断:检测水平、发现问题、查明原因。 区分:区分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以便后阶段的备考更 有针对性,以提高高考上线的竞争力。 管理:发挥一模在学校备考中的调控作用。
(四)让孩子的心灵宁静,避免后遗症
成功不会欣喜若狂, 失败,不会心灰意冷; 坦然,面对生活的刀剑; 平静地找寻阳光,找寻希望。 只知道学,却不知道休息; 只知道埋怨环境不好,却不知道自己内心已经最 不平静; 只知道追求成功,却不知道要先经历和面对多次 失败; 只知道追求别人的尊重,却不知道尊重别人!
调出自己的最佳状态,搭建高考冲刺的干劲和 信心:
不能放松任何一科,要将自己每科 的最好成绩和总分的最好成绩作为稳 定的目标,高考的目标!成绩和奇迹都是 自己创造的! 继续扬长补弱,奋斗到最后一分钟!
(二)强化孩子的自信
• 不管你现在是成绩拔尖,还是跟别人有一定差 距,千万别忘了每天都带着信心起床。 在现实中,自信不一定能让你成功的话,那么
二、对今年高考形势的分析及启示
高考命题的基本要求将与去年大体相当。
(1)以常规题为主,兼顾创新题,突出对学科基础知识与基 本能力的考查;(强调基础) (2)以容易题、中等题为主(约占试题的80%),难题的数 量将得到严格控制,确保考试有较好的区分度;(强调区 分) (3)坚持以能力立意,突出对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 (强调能力) (4)试题背景材料的选取,将考虑不同区域考生的学习与生 活经验,确保考试的公平性;(强调公平) (5)难度将基本保持稳定,局部可能有微调。(强调适度)
3. 合理安排时间,克服学习的随意性。 (学习方法增分)
语数英是高分的基础,文理综合是高分的关键
—这两个观点需要我们找到合理安排语数英学科和文 理综合的平衡点。
(1)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紧跟着老师的节奏走,动脑、动手、 动口,不要游离在课堂之外,一模后各学科老师根据大家的得分 情况,结合考点,在课堂整合了知识,是高考要求的,又是我们 的同学需要突破的内容。绝对要摒弃在语数英课堂上听课作用不 大,不如自己在课堂上单干的错误思想! (2)学科均衡,才有利于总分提升。
报告在手,心不慌,手不抖,复习起来有底气, 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啦!
案例:个人“诊断分析”报告
学生甲,理科生,数学成绩104分。 他想知道“广一模”后应如何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
平均分 标准差 得分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