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 1995年6月6日,在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林 毅夫与张维迎就国企改革问题展开了一场激 烈的辩论,被外界称为“北大交火事件”。 其后两人都有系列文章发表,系统阐述各自 的观点。许多经济学家也参与了这次讨论。
双方观点
• 林认为国企股份制改革最关键是剥离政策性负担,创造 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环境(林毅夫,1995,1997,2004) 。 在这个基础上再谈产权改革。
股权激励的原理
股东目标 经理人目标
持有股权价值最大化
自身效用最大化
“道德风险” 激励和约束机制来引导和限制经理人行为 股东利益 心关 经理人
2018/11/5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34
股权激励的作用
通过使经理人在一定时期内持有股权 享受股权的增值收益,并在一定程度上承 担风险,可以使经理人在经营过程中更多 地关心公司的长期价值。股权激励对防止 经理的短期行为,引导其长期行为具有较 好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中央的观点
•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两会上强调:
– 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进一步坚定改革的决定 和信心,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要加 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证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 温家宝总理在06年两会记者招待会上指出:
– 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前进尽管有困难,但不能停顿,倒退没有出路 。
问题之一
2018/11/5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10
国企改革的必然性
• 国有企业的特征
– 产权主体缺位 – 多级委托—代理管理体制 – 政企不分 – 分配方式缺乏激励机制
• 国企改革具有必然性
两次大辩论
• 1995年北大“交火”事件 • 2004年在社会上掀起“郎咸平旋风”。
1、北大“交火”事件
第三阶段:明确推行产权改革 (1998 年以后)
• 党的十五大在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方面实现 了新的突破,明确指出“股份制是现代企 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 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 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 可以用”。 •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 我国要 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 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2018/11/5来自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30
伊利小结
• 伊利公司作为较早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的国 有企业,伊利的改革决策果断明确,在界 定国有资产和国有资产评估上都正确迅速 的完成,为之后的全新发展打下坚实的基 础。 • 公司在改革后的15年发展中取得了显著的 绩效,进而成为我国乳制品行业的龙头企 业。
• “郎咸平旋风”是04年8月份以来,由郎咸平挑起 的关于“国有资产流失和国企改革方式”的社会 大讨论。 • 这次讨论立场截然分成两派:一派认为国有资产流 失严重,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应该慎重。以郎咸平和 秦晖为代表。 • 另一派认为国有资产流失是存在的,但总的来说, 国有企业改革给整个社会增加的财富远远大于损 失,国企产权改革不能停下或放慢。以张维迎和周 其仁为代表。
1993年2月经呼市体改委批准,呼市回民奶食品 总厂以定向募集方式设立伊利集团。 1996年1月经中国证监会复审同意,公司向社会 首次人开发行1715万股普通股股票。1996年3月, “伊利股份”在上交所挂牌上市。 1997年4月12日,公司名称由“内蒙古伊利实业股份 有限公司”变更为“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 公司”。
问题之二
2018/11/5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32
股权激励的涵义
通过经营者获得公司股权形式给予企 业经营者一定的经济权利,使他们能够以 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 担风险,从而勤勉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 展服务的一种激励方法。 模式:业绩股票、股票期权、虚拟股票、 股票增值权、限制性股票 、延期支付 、 经营者/员工持股 、管理层/员工收购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第一次讨论 2010/11
内容大纲
一、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 二、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内容 三、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中遇到的三大问题 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的其他问题
一、国企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 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 干问题的决定》提出, 我国要建立归 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 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
国企产权改革的主要形式
• 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
– 涉及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的某些特殊领域的国企 – 关系国计民生的国企 – 一般竞争性行业的国企
• 对国有中小型企业实行兼并、出售、租赁、拍 卖、承包经营、中外合资经营、MBO等多种形 式。
三、国企改革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问题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真的很重要吗? 问题二:企业老总真的需要股权激励吗? 问题三:国有资本退出时资产真的流失了吗?
2018/11/5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28
伊利股本发行大事记
2004年,伊利集团连续两次入围“中国企业500强”, 并连续六次入选“中证· 亚商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上市 公司50强”,连续两次进入前十名。
2006年,伊利集团荣获“2006中国最具竞争力的上市公司” “2006卓越表现奖之年度企业公民”两项大奖。
2018/11/5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27
伊利股本发行大事记
2000年实现全国同行业利税第一。伊利股份 凭良好的业绩和高速的成长性已成为证券市 场公认的蓝筹绩优股。
2001年,伊利股份在全国1175家上市公司中排名 第8位。公司连续第三年被评为“中证•亚商中国最 具潜力上市公司50强”之一。
2002年上半年,公司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0亿多元, 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4%,每股收益达0.48元。
众多国企的改革路径
• 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基本模式:
– 剥离国有企业承担的政策性负担,建立社会保 障体系和再就业辅助工作;
– 引入竞争机制,分割垄断的国有企业,形成有 效的竞争局面;
– 进行股份制改革,使变革后的国有控股企业和 参股企业形成有效的内部治理结构,从而提高 企业的经营效率。
总结
虽然中国的国企改革出现了一些阴暗面,但并不能因 为行为上的些许偏差,而彻底颠覆行动的方向,改革的进 程不可遏止。 要坚决防止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因个案的不公正而 否定改革大方向;另一个极端是因强调产权改革方向正确 ,而掩盖了操作程序上的非正义。 只有理性思考、怀抱宽容心态、认真探讨制度变革中 出现的问题,不断修正偏差、误解,才能做到社会各阶层 利益的均衡。国企改革中的不公开、不透明和黑箱操作, 这些改革中出现的丑恶现象,不应该成为不改革的理由, 应该成为继续深化改革的动力 。
23
伊利产权制度改革的内容
• 1993年,伊利在股份制改造后,使原来固 定资产40多万元、年利税不足5万元的呼市 回民奶食品厂发展成为全国大型乳业集团 。与股份制改组前相比,净资产总额增长 了118倍,销售收入增长了79倍,利润和税 金分别增长了69倍和135倍。
2018/11/5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伊利集团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全球合作伙伴。
2018/11/5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29
伊利十大股东
单位:万股
截止日期 股东名称 持股数 1 500.00 838.00 784.81 619.03 600.00 600.00 596.13 559.84 509.20 495.91
,
比例 2.25% 1.26% 1.18% 0.93% 0.90% 0.90% 0.89% 0.84% 0.76% 0.74%
• 张认为国有企业产权模糊,产权主体虚置,国有产权主体 整体没有行为能力(张维迎,1995,1999,2004), 国企改革 首先是确立以自然人为基础的微观产权主体,是改革所 有制,否则,国企的公司治理改革就是“在马背上画白条 条冒充斑马”(张维迎,1995,1999)
2、 “郎咸平旋风”
• 郎咸平其人
郎咸平:我反对国企产权改革
• 上市公司收购过程中,国家法律缺位 ↓ • 使收购者有机可乘 ,寻找法律顾问,自行 制定收购价格 ↓ • 国有资产“合法”流失
郎咸平:我反对国企产权改革
• “国退民进” =政府退出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退出市场
国企改革途径: 用市场化的薪水来吸引职业经理人 通过股东会、董事会来监管职业经 理人
2018/11/5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35
股权激励是一把双刃剑
举例:伊利集团因股权激励负面效应预亏 2008年1月31日,伊利股份(600887)发 布公告预计该公司年度2007年报告中净利 润将“出现亏损”。一些不明就里的小股 民如坠云雾,一个前三季还实现净利润3.3亿 元的蓝筹公司为何一夜之间出现巨亏?当 日,伊利股票放量跌停,投资者损失惨重。
• 伊利公司在股份制改革成功后,按现代产 权制度继续发展,于95年9月11日,向社会公 开发行1715万股普通股股票后,成为上市 公司。 • 1997年和1998年两次成功实行配股,标志 着伊利公司股份机制运行良好,能够稳步 健康的持续运营。
2018/11/5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26
伊利股本发行事记
2018/11/5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3
二、国企产权制度改革的内容
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循着完善社会主 义公有制、提高效率和增强企业竞争力的 思路,其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萌动和探索初期(1978~1992) 第二阶段:摸索期(1993~1997) 第五阶段:明确推行产权改革(1998 年以后)
第一阶段:萌动和探索初期 (1978~1992)
• “放权让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起点。 • 工业经济责任制 • 联产承包责任制
第二阶段:摸索期(1993~1997)
• 党的十四大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 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国企改革提供了新 的体制背景。 • 十四届三中全会指明了国企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 代企业制度。 • 具体化为十六个字: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 分开、管理科学。 • 但是这一时期主要还是围绕“管理科学”展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