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区矫正文书格式目录与样本

社区矫正文书格式目录与样本

社区矫正执法文书格式目录与样本1、调查评估意见书2、社区矫正人员基本信息表3、社区矫正人员报到情况通知单4、社区矫正宣告书5、社区矫正责任书6、社区矫正人员进入特定区域(场所)审批表7、社区矫正人员外出(居住地变更)审批表8、违反社区矫正规定警告决定书9、社区矫正人员警告审批表10、治安管理处罚建议书11、撤销缓刑建议书12、撤销假释建议书13、收监执行建议书14、社区矫正人员减刑建议书15、提请治安管理处罚、撤销缓刑、撤销假释、收监执行、减刑审核表16、社区矫正期满鉴定表17、解除社区矫正宣告书18、解除社区矫正证明书·19、解除社区矫正通知书·20、社区矫正人员死亡通知书21、社区矫正人员请假审批表调查评估意见书()字号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监狱):受你单位委托,我局于年月日至年月日对被告人(罪犯)进行了调查评估。

有关情况如下:。

综合以上情况,评估意见为。

(公章)年月日社区矫正人员基本信息表注:此表抄报居住地公安(分)局。

社区矫正人员报到情况通知单单位:县(市、区)司法局注:送人民法院,抄报人民检察院、公安(分)局,监狱(看守所)。

社区矫正责任书为了共同做好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监督管理和教育帮助,提高矫正质量,司法所与矫正小组签订本责任书,共同遵守。

一、司法所具体做好以下事项:1、指导矫正小组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帮助;2、认真听取矫正小组成员反映的情况并及时处理有关事宜。

二、矫正小组具体做好以下事项:1、协助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帮助;2、督促社区矫正人员按要求向司法所报告有关情况、参加学习及社区服务,自觉遵守有关监督管理规定;3、定期向司法所反映社区矫正人员遵纪守法、学习、日常生活和工作等情况;4、发现社区矫正人员有违法犯罪或违反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及时向司法所报告;5、根据小组成员所在单位和身份确定的其他社区矫正事项。

(公章)矫正小组(成员签字):年月日年月日社区矫正人员进入特定区域(场所)审批表注:抄送居住地县级人民检察院。

社区矫正人员外出(居住地变更)审批表注:用于居住地变更时,抄送现居住地县级人民检察院、公安(分)局;变更后,复印送新居住地县级人民检察院、公安(分)局。

违反社区矫正规定警告决定书(存根)()字号社区矫正人员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有违反监督管理规定(人民法院禁止令)的行为如下:。

根据《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二十三条之规定,决定给予警告。

(公章)年月日违反社区矫正规定警告决定书()字号社区矫正人员:你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有违反监督管理规定(人民法院禁止令)的行为如下:。

根据《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二十三条之规定,决定给予警告。

(公章)年月日社区矫正人员警告审批表注:用于撤销缓刑、撤销假释、收监执行时,应连同有关建议书、警告决定书等材料组卷一并报有关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监狱管理机关。

治安管理处罚建议书()字第号社区矫正人员,男(女),年月日出生,族,居住地,户籍地。

身份证号码。

因罪经人民法院于年月日判处。

年月日经人民法院(公安局、监狱管理局)裁定(决定、批准)假释(暂予监外执行)。

在管制(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期间,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期限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该社区矫正人员有违反社区矫正监督管理规定(人民法院禁止令)的行为,具体事实如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条、《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二十四条之规定,建议对社区矫正人员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此致公安(分)(公章)年月日注:抄送人民法院撤销缓刑建议书()字第号社区矫正人员,男(女),年月日出生,族,居住地,户籍地。

因罪经人民法院于年月日以()字第号刑事判决书判处,缓刑,附加。

在缓刑考验期间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社区矫正期限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该社区矫正人员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社区矫正监督管理规定、人民法院禁止令)的行为,具体事实如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七条、《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二十五条之规定,建议对社区矫正人员撤销缓刑。

此致人民法院(公章)年月日撤销假释建议书()字第号社区矫正人员,男(女),年月日出生,族,居住地,户籍地。

因犯罪经人民法院于年月日以()字第号刑事判决书判处,附加。

经中级人民法院()字第号刑事裁定书裁定假释。

假释考验期为。

在假释考验期间,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期限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该社区矫正人员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社区矫正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具体事实如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六条、《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二十五条之规定,建议对社区矫正人员撤销假释。

此致中级人民法院(公章)年月日注:抄送人民检察院,公安(分)局。

收监执行建议书()字第号社区矫正人员,男(女),年月日出生,族,居住地,户籍地。

因罪经人民法院于年月日以()字第号刑事判决书判处,附加,刑期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年月日由人民法院(公安局、监狱管理局)决定(批准)暂予监外执行。

在暂予监外执行期间,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期限自年月日至年月日。

该社区矫正人员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社区矫正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具体事实如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七条、《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二十六条之规定,建议对社区矫正人员收监执行刑罚。

此致人民法院(公安局、监狱管理局)(公章)年月日注:抄送人民检察院,公安(分)局。

社区矫正人员减刑建议书()字第号社区矫正人员,男(女),年月日出生,族,居住地,户籍地。

因罪经人民法院于年月日以()字第号刑事判决书判处,附加。

年月日经人民法院(公安局、监狱管理局)裁定(决定)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在管制(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期间,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期限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该社区矫正人员接受社区矫正期间有如下表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二条、《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二十八条之规定,建议对社区矫正人员减去。

此致中级人民法院(公章)年月日注:抄送人民检察院,公安局,监狱。

提请治安管理处罚(撤销缓刑、撤销假释、收监执行、减刑)审核表注:此表随建议书等一并报送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监狱管理机关)。

社区矫正期满鉴定表解除社区矫正宣告书社区矫正人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及《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之规定,依据人民法院(公安局、监狱管理局)号判决书(裁定书、决定书),在管制(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期间,对你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矫正期限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现矫正期满,依法解除社区矫正。

现向你宣告以下事项:1、对你接受社区矫正期间表现的鉴定意见:。

2、管制期满,依法解除管制(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不再执行;假释考验期满,原判刑罚执行完毕)。

(公章)年月日社区矫正人员签字:解除社区矫正证明书(存根)()字号社区矫正人员,居住地,户籍地。

身份证号码。

因犯罪于年月日被人民法院判处。

依据人民法院(公安局、监狱管理局)号判决书(裁定书、决定书),管制(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期间,被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于年月日矫正期满,依法解除社区矫正。

(公章)年月日解除社区矫正证明书()字号社区矫正人员,居住地,户籍地。

身份证号码。

因犯罪于年月日被人民法院判处。

依据人民法院(公安局、监狱管理局)号判决书(裁定书、决定书),管制(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期间,被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于年月日矫正期满,依法解除社区矫正。

特此证明。

(公章)年月日文书19———————————————︵︶字第号︱︱︱︱︱︱︱︱︱︱︱︱———————————————︵︶字第号︱︱︱︱︱︱︱︱︱︱︱︱文书20社区矫正对象请假审批表司法所申请日期:社区矫正人员奖励(惩罚)审批表说明:1、司法所和审批机关各存档一份。

社区矫正人员奖励(惩罚)决定书(存根)()字号社区矫正人员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有行为如下:。

根据《云南省社区矫正对象考核奖惩办法(试行)》之规定,决定给予。

(公章)年月日社区矫正人员奖励(惩罚)决定书()字号社区矫正人员:你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有行为如下:。

根据《云南省社区矫正对象考核办法(试行)》之规定,决定给予。

(公章)年月日文书内容与填写说明1、调查评估意见书(文书1)根据《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下称《实施办法》)第4条设计。

受委托的司法行政机关根据委托机关的要求,对被告人或者罪犯的居所情况、家庭和社会关系、一贯表现、犯罪行为的后果和影响、居住地村(居)民委员会和被害人意见、拟禁止的事项等委托事项进行调查了解,形成评估意见,送委托机关。

对未成年人适用社区矫正进行调查评估的,评估意见书应当注意保密,除办案机关或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外,不对外公开。

2、社区矫正人员基本信息表(文书2)根据《实施办法》第5条、第6条内容设计。

此表由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在社区矫正人员报到时填写,一式三份,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司法所各存档一份,抄送居住地公安机关一份。

社区矫正人员居住地变更后,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重新填写此表,并抄送新居住地公安机关。

3、社区矫正人员报到情况通知单(文书3)根据《实施办法》第6条设计。

按照规定,公安机关、监狱管理机关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由看守所、监狱押送至罪犯居住地,现场办理交接手续。

其他罪犯适用社区矫正均由人民法院裁判或决定。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对社区矫正人员已在规定时限报到、超出规定时限报到、未在规定时限报到并下落不明的情况,及时填写,一式五份,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存档一份,通知原作出裁判的人民法院,同时抄送居住地县级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

对假释类社区矫正人员,还应抄送原服刑监狱、看守所。

4、社区矫正宣告书(文书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