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专题25--温室大棚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

微专题25--温室大棚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

小微专题(25)--温室大棚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
每日一个微专题,掌握共性特征,轻松应对高考!
一、试题导入
(2017全国Ⅲ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班牙是欧洲发达国家中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

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位置见图a)的甲地附近干旱少雨。

1956年当地勘探到深层地下水后,灌溉农业得到发展。

1971年引入滴灌技术,日光温室(不需人工增温)快速普及,生产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出口量大增,主要出口西班牙以北的欧洲发达国家。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甲地温室农业进入集温室安装维护、良种培育与供应、产品销售、物流等为一体的集群式发展阶段,产品出口量加速增长。

图b示意甲地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的年内变化。

图a图b
(1)从气候角度分析甲地普及日光温室的原因。

(2)分析20世纪70~80年代甲地温室生产的农产品出口西班牙以北欧洲发达国家的优势条件。

【答案】
(1)地处地中海沿岸,冬季温和(最冷月最低气温为8 ℃左右),日光温室可满足蔬菜、瓜果生长需要;当地干旱少雨,日光温室可减少蒸发,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蔬菜、瓜果成熟早,可反季节供应;冬季气候温和,温室设备简单,不需要加温,生产成本低;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

【解析】整体分析:该题以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气候条件为背景,考查发展日光温室的原因和农产品出口西班牙以北欧洲发达国家的优势条件。

的生长提供了条件,且减少了水分的蒸发。

(2)甲地纬度较低,冬季温和,蔬菜、瓜果成熟早,加上该地劳动力成本较低,设备投入少,农产品可大量出口西班牙以北欧洲发达国家。

二、知识链接
1、温室的原理
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温室大棚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地面辐射)
2、温室在农业生产中的利与弊
三、举一反三
随着农业科技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北方城郊温室大棚面积迅速扩大,西红柿、黄瓜等反季节蔬菜成为市民冬季餐桌上的家常菜。

据此完成1-4题。

1.促使我国北方城郊温室大棚发展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
A . 气候
B . 水源
C . 国家政策
D . 市场
2.温室大棚内能够种植反季节蔬菜,其主要原因是改善了
A . 热量条件
B . 土壤条件
C . 水分条件
D . 光照条件
3.大棚内土壤盐渍化的形成与下列有关的是
A . 长期无降雨淋溶
B . 灌溉浇水缺乏
C . 过量施用有机肥
D . 棚内昼夜温差大

室 的
弊 温室内,日温差小,影响农产品质量 温室内,无降水的淋溶作用,易产生土壤盐碱化
北方冬季大棚顶上常常结满露珠,影响棚内蔬菜光合作用,同时,较冷的水滴
滴到蔬菜上,还容易导致蔬菜腐烂,造成减产 温 室 的 利 改善农作物生长的热量条件(在寒冷地区,虽然温室大棚能改善热量,但需人工加热)
减少了水分散失,有利于保湿
防止外力对农作物的破坏,如大风倒伏等
减少水土流失、
境与自然状态相比()
A.光照太强B.热量不足C.日温差较小D.年温差较大
下图为“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和温室大棚图,完成5-6题。

5.④强弱的直接影响因素是
A.云层厚度B.海拔C.下垫面D.季节
6.温室大棚保温的原因是
A.②可穿过大棚塑料薄膜,③无法穿过大棚塑料薄膜
B.③可穿过大棚塑料薄膜,④无法穿过大棚塑料薄膜
C.②可穿过大棚塑料薄膜,④无法穿过大棚塑料薄膜
D.①可穿过大棚塑料薄膜,②无法穿过大棚塑料薄膜
近年来九江市农民王某在当地利用温室大棚发展了草莓种植。

据了解,王某曾经是当地的种粮大户。

据此完成7-9题。

7.王某改种草莓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B.政策C.技术D.市场
8.导致温室大棚草莓某些年份产量低的原因主要是
A.冬半年气温偏高B.冬半年降水偏多
C.冬半年气温偏低D.冬半年降水偏少
9.为保证当地粮食的稳产,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培育良种B.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北方冬季大棚顶上常常结满露珠,影响棚内蔬菜光合作用,同时,较冷的水滴滴到蔬菜上,还容易导致蔬菜腐烂,造成减产。

所以,大棚设计要尽力减小棚内湿度,并且有利于露水的收集。

读下图,完成10-11题。

10.水滴由棚顶到集水容器的过程相当于水循环环节中的( )
A.下渗B.降水C.水汽输送D.地表径流
11.除棚内空气湿度外,影响集水量的因素还有
A.大棚内外温差B.棚内昼夜温差
C.棚外风力大小D.棚顶倾斜角度
光伏农业大棚(下图)是集太阳能光伏发电、智能温控系统、现代高科技种植为一体的温室大棚。

大棚能同时保证太阳能光伏发电和整个温室大棚农作物的采光需求。

据此完成12-13题。

12.与传统温室大棚相比,光伏农业大棚最突出的优点是()
A.抗灾能力增强B.空气更加流通
13.每年冬季,与山东寿光相比,海南三亚的光伏农业大棚()
A.发电量更大B.生产蔬菜更多C.病虫害更少D.棚内温度更高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酒泉市是典型的戈壁绿洲城市,耕地和绿地资源稀少。

近年来,酒泉市出台奖补和扶持政策,发展“戈壁农业”,即:以高效节能日光温室为载体,加大科技投入,生产特色果蔬农产品。

目前,已建成国家级“戈壁农业”示范基地,蓬勃发展的“戈壁农业”,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新动力。

酒泉市农业产业园因地制宜地在砂石遍地的戈壁荒滩建起一座座温室大棚,这些温室大棚的建设会先将地面深挖2米,再回填1米深的客土,以克服不利自然条件的影响。

下图示意酒泉市位置。

(1)分析酒泉市发展“戈壁农业”的优势区位。

(2)分析酒泉农业产业园建造温室大棚时深挖填土的原因。

(3)请从销售角度为酒泉戈壁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珊瑚礁是由造礁珊瑚的石灰质遗骸和石灰质藻类堆积而成的一种礁石。

南沙群岛(如下图所示)是南海上散布范围最广的珊瑚礁群。

南沙岛礁的特殊地理环境导致岛上驻守官兵长期存在“吃菜难”的问题。

2010年5月,海军南沙部队蔬菜生产生活保障项目——“南沙温室”建设正式启动。

(1)分析南沙岛礁种植蔬菜的限制性自然因素。

(2)官兵把从大陆捎来的泥土堆砌在水泥地板上尝试种植蔬菜,但往往失败。

试分析其原因。

(3)“南沙温室”与一般温室的功能有很大差异,推测其应具备的功能。

(4)针对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指出在“南沙温室”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答案:DAACA ADBDD AAA
14.(1)酒泉市戈壁荒滩面积广阔,为戈壁农业发展提供了充足廉价的土地;当地政策的支持;劳动力成本低;附近的河流和高山冰雪融水为种植业的发展提供了灌溉水源;戈壁地区日照时间长、光照强、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生产的蔬菜瓜果营养价值高品质好。

(2)当地地处内陆(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温度低,且昼夜温差大(夜晚气温低),深挖有利于保持土壤温度(提高大棚温度),使作物免受低温冻害影响;酒泉戈壁荒滩沙石多(厚度大),土层薄且土壤贫瘠,填土可以增加土层厚度,为作物生长提供充足肥力。

(3)酒泉地处西北内陆,远离东部发达地区等主要市场,其产品品质优良,应面向高端市场,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不断开拓国内和中亚(国际)市场;建立和拓展网络等新的销售渠道;该地农产品以果蔬为主,应提升农产品运输效率和冷藏保鲜技术15.(1)由于岛礁面积小,缺少土地;由于岛礁是一种石灰质的岩石,不利于成土,缺少土壤;由于四周海洋,岛屿面积小且石灰质岩石不利于储水,缺少淡水。

(2)由于南沙地处热带,太阳高度角大,太阳光照强烈,气温高,因而泥土水分蒸发旺盛,土壤容易硬化、板结;水泥板不利下渗,土壤矿物质和盐分难以流失,因而土壤容易盐渍化,不利蔬菜生长。

(3)一般温室主要建设在较为寒冷的地区,主要起保温、保湿作用。

“南沙温室”地处热带海洋,太阳光照强烈,高温、高湿,因而“南沙温室”不侧重保温、保湿作用,而是调节过强的太阳光照和过高的气温以及过高的空气湿度。

所以,“南沙温室”具有调节太阳光照强度、气温和大气湿度的功能。

此外,由于缺少淡水,淡水主要来源于雨水,因而“南沙温室”通过特殊的顶部设计,还具有收集雨水的功能
(4)“南沙温室”地处热带海洋环境,在建设温室过程中,应针对台风、风暴潮、波浪等海洋灾害;以及高温、高湿、高盐,容易腐蚀物质的大气环境,注意抗风、抗波浪、抗暴雨、抗腐蚀的问题。

(若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