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形式美的原则
建筑物是由各种构成要素如墙、门、窗、台基、屋顶等组成的。 这些构成要素具有一定的形状、大小、色彩和质感,而形状 又可抽象为点、线、面、体,建筑形式美的法则就是这些点、线、 面、体以及色彩和质感的普遍组合规律。
建筑的体形 古代一些美学家认为圆、正方形、正三 角形这样一些简单、肯定的几何形状具有抽 象的一致性,是统一和完整的象征,因而可 以引起人们的美感。现代建筑师也称赞这些 简单的几何形状是美的体形,因为它们可以 清晰地辨认。
尺度
同比例相联系的是尺度。比例主要表 现为整体或部分之间长短、高低、宽窄等 关系,是相对的,一般不涉及具体尺寸。 尺度则涉及具体尺寸。
重复和再现
在音乐中某一主旋律的重 复或再出现,通常有助于整个 乐曲的和谐统一。在建筑中, 往往也可以借某一母题的重复 或再现来增强整体的统一性。
现代一些住宅、公共 建筑等也每每有意识地选 择同一形式的空间作为基 本单元,通过有组织的重 复取得效果。
稳定
同均衡相联 系的是稳定。如果 说均衡着重处理建 筑构图中各要素左 右或前后之间的轻 重关系的话,那么 稳定则着重考虑建 筑整体上下之间的 轻重关系。
韵律和节奏
自然界中的许多事物或现象, 往往由于有秩序地变化或有规律 地重复出现而激起人们的美感, 这种美通常称为韵律美。
有意识地模仿自然现象,可以创 造出富有韵律变化和节奏感的图案, 韵律美在建筑构图中的应用极为普遍。
比例和尺度
谐调的比例可以引起人们的美感。
模数比例 一种看法是, 只有简单而合乎模数 的比例关系才易于辨 认,因而是和谐和美 的。从这种基本观点 出发,认定象圆形、 正方形、正三角形等 具有确定数量制约关 系的几何形状可以当 作判别比例关系的标 准和尺度。
至于长方形, 它的长和宽可以 有不同的比,就 存在一个什么是 最佳比的问题。 经过长期的探索 发现,长宽比为 1:1.618的长方形最 为理想。这就是模数比例中的黄金 分割原理。
利用孔、洞、窗、廊同坚实的墙垛、柱之间的虚实 对比将有助于创造出既统一和谐又富有变化的建筑形象。
虚 和 实
的 对 比
色彩、质感的对比和微差
色彩的对比和调和,质感的粗细 和纹理变化对于创造生动活泼的建筑 形象也都起着重要作用。
均衡和稳定
对称均衡
对称本身 就是均衡的。 中外建筑史上 无数优秀的实 例,都是因为 采用了对称的 组合形式而获 得完整统一的。
渗透和层次
近代技术的进步和新材料的不断出现,特别是 框架结构取代砖石结构,为自由灵活地分隔空间创 造了条件。这样,各部分空间互相连通、贯穿、渗 透,呈现出极其丰富的层次变化。
中国古典 园林中的借景 就是一种空间 的渗透。
古今中外的建筑,不论是单体建 筑或群体建筑,乃至细部装饰,几乎处 处都有应用韵律美造成节奏感。所以, 有人把建筑比喻作“凝固的音乐”。
表现在建筑中的韵律可分为下述四种。
连续韵律
以一种或几种组合要素连续安排,各要素之间保持恒 定的距离,可以连续地延长等,是这种韵律的主要特征。 建筑装饰中的带形图案,墙面的开窗处理,均可运用这种 韵律获得连续性和节奏感。
主和从
建筑构图为了达到统一,从平面组合 到立面处理,从内部空间到外部体形,从细部 处理到群体组合,都必须处理好主和从、重 点和一般的关系。在一些采用对称构图的古 典建筑中,对此作了明确的处理。
现代强调形式必须服从功能 的要求,反对盲目追求对称,出 现了各种不对称的组合形式,虽 然主从差异不象古典建筑那样明 显,但还是力求突出重点,区分主 从,以求得整体的统一。“趣味中 心”,指的就是整体中最富有吸 引力的部分。一个整体如果没有 比较引人注目的焦点──重点或核 心,会使人感到平淡、松散,从 而失掉统一性。
所谓抽象的一致性,就是指这些形状有确定的几何关系,避免任意性。 这种观点对建筑构图影响很大。古代许多优秀建筑作品不论是平面形状、 体形组合,乃至细部处理,都以上述几种简单的几何图形作为构图的依据, 从而获得了高度的完整统一性。后来虽然突破古典建筑形式,出现了多种 不规则的构图法则,但有时仍然借助于简单几何图形来达到构图上的完整 统一。
相同比率
还有一种看法 认为,若干毗邻的矩 形,如果它们的对角 线互相平行或垂直, 就是说它们都是具 有相同比率的相似 形,一般可以产生 和谐的关系。通过 对古希腊神庙的分 析,发现许多部分 都符合这种比率关 系。
模度体系
现代建筑师勒· 柯布西耶 把比例和尺度结合起来研究, 提出“模度体系”。
理性的比例 还有人认为良好的比例关系不能单纯按抽象的几何关 系来确定。他们强调功能要求、结构、材料以及民族文化 传统都会对构成良好的比例发生影响。良好的比例不单是 直觉的产物,并且还应当符合理性的。
在建筑构图中,圆球体和奇特的形状比方形、立方体、矩 形和长方体更引人注目。利用圆同方之间、穹窿同方体之间、 较奇特形状同一般矩形之间的对比和微差关系,可以获得变化 多样的效果。
直和曲的对比
西方古典建筑中的 拱柱式结构,中国古代 建筑屋顶的曲折变化都 是运用直曲对比变化的 范例。现代建筑运用直 曲对比的成功例子也很 多。特别是采用壳体或 悬索结构的建筑,可利 用直曲之间的对比加强 建筑的表现力。
不对称均衡
由于构图受到严格的制约,对称形式往往不能 适应建筑复杂的功能要求。建筑师常采用不对称均 衡构图。在中国古典园林中这种形式构图应用已很 普遍。
动态均衡
旋转的陀螺,展 翅的飞鸟,奔跑的 走兽,所保持的均 衡,则属于动态均 衡。 现代建筑理论强调 时间和空间两种因素的 相互作用和对人的感觉 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促 使建筑师去探索新的均 衡形式──动态均衡。
对比和微差
对比是建筑要素之间显著 的差异,微差则是细微的差异。 对比可以借相互托陪衬求得变 化,微差则借彼此之间的协调 和连续性以求得调和。 对比在建筑构图中主要 体现在不同度量、不同形状、 不同方向、不同色彩和不同 质感之间。
不同度量之间的对比在空间组渐变韵律 重复出现的组合要
素在某一方面有规律地逐渐变化, 例如加长或缩短,变宽或变窄,变 密或变疏,变浓或变淡等,便形成 渐变的韵律。 起伏韵律 渐变韵律如果按照 一定的规律使之变化如波浪之起伏, 称为起伏韵律。
交错韵律
两种以上的组合要素互相交织穿插,一隐一显,便形成交错韵 律。简单的交错韵律由两种组合要素作纵横两向的交织、穿插构成; 复杂的交错韵律则由三个或更多要素作多向交织、穿插构成。现代 空间网架结构的构件往往具有复杂的交错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