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详解(2)

机械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详解(2)

机械原理模拟试卷
一、填空题(共20 分,每题 2 分)
1. 若忽略摩擦,一对渐开线齿廓啮合时,齿廓间作用力沿着方向。

(① 齿廓公切线② 节圆公切线③ 中心线④ 基圆内公切线)
2. 具有相同理论廓线,只有滚子半径不同的两个对心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其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凸轮的实际廓线。

(① 相同② 不同③ 不一定)
3. 刚性转子动平衡的力学条件是。

(① 惯性力系的主矢为零② 惯性力系的主矩为零
③ 惯性力系的主矢、主矩均为零)
4. 机械在周期变速稳定运转阶段,一个循环内的驱动功W d 阻抗功W r
(① 大于② 等于③ 小于④ 不一定)
5. 从机械效率的观点看,机构发生自锁是由于。

(① 驱动力太小② 生产阻力太大③ 效率小于零④ 摩擦力太大)6. 差动轮系是指自由度。

(① 为2的周转轮系② 为2的定轴轮系③ 为1的周转轮系)
7. 渐开线齿轮传动的轴承磨损后,中心距变大,这时传动比将
(① 增大② 减小③ 不变)
8. 三心定理意指作平面运动的三个构件之间共有瞬心,它们位于。

9. 在平面中,不受约束的构件自由度等于,两构件组成移动副后的相对自由度等于。

10. 在曲柄滑块机构中,以滑块为主动件、曲柄为从动件时,则曲柄与连杆处于共线时称机构处于位置,而此时机构的传动角为度。

二、完成下列各题(共20 分,每题 5 分)
1. 试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 (写出计算公式,若有,请指出复合铰链、局部自
由度和虚约束 )。

2. 图示轴颈与轴承组成的转动副,轴颈等速运转,已知: 为摩擦圆半径, Q
为作用于轴颈上的外载荷。

(1) 写出轴颈所受总反力 R 12 的大小,并在图中画出其方向; (2) 写出驱动力矩 M d 的表达式,并在图中画出方向。

3. 图示为等效构件在一个稳定运转循环内的等效驱动力矩 M d 与等效阻力矩 M r 的变化曲线,图中各部分面积的值代表

(1) 试确定最大盈亏功Δ W max ; (2) 若等效构 件平均 角速 度 m = 50rad/s ,运转速度不均匀系数δ =0.1,试
求等效构件的 min 及 max 的值及发生的 位置。

4. 在图示摆动导杆机构中,设已知构件 1 的角速度 1 顺时针转动及各构件尺
I
J
2 题图
W(N d)。

φ
寸。

试求:
(1) 构件1、3 的相对瞬心;
(2) 构件3 的角速度3;三、图
示薄盘钢制凸轮,已知重量为8N,
重心S与回转轴心0 点之距
e=2mm,凸轮厚度δ=10mm,钢的
重度γ=7.8×10-5 N/m3,拟在
R=30mm 的圆周上钻三个半径相同
的孔(位置如图所示)使凸轮轴平
衡,试求所钻孔的直径d。

(10 分)
四、图示曲柄摇杆机构运动简图,所用比例尺μl = 1mm/mm。

试作:(12 分)
(1) 画出摇杆在两个极限位置时的机构位置图,并标出摇杆CD 的摆角ψ;
(2) 标出极位夹角θ;
(3) 计算行程速比系数K ;
(4) 将该机构进行修改设计:保持L AB 、L BC、K 不变,使摆角ψ=2 ,试用
五、在图示凸轮机构中,已知凸轮以角速度逆时针方向转动,令凸轮的基圆半
径以r0表示,行程以h 表示,偏心距以 e 表示,压力角以表示,推杆位移以s 表示,凸轮的推程运动角以δ0 表示,回程运动角以δ0 ˊ表示,远休止角以δs表示,近休止角以δsˊ表示,a为实际廓线推程起始点,b 为实际廓线推程终止点, c 为实际廓线回程起始点,d为实际廓线回程终止点。

试作图表示:(12 分)
凸轮的基圆并标注其基圆半径 r 0; 推杆的行程 h ; 当前位置时的压力角 和位移 s ; 凸轮的偏置 e 。

六、在图示中,有一对正常齿标准外啮合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 传动,已知中心距 a =
100mm ,传动比 i 12=1.5,压力角 =20°。

(13 分)
(1) 试求模数 m 和齿数 z 1、z 2。

要求:① 模数 m 不小于 3, 且按第一系列 (,⋯3,4,5,6,⋯)选择;② 小齿轮齿数 z 1 按不根切
情 况下齿数最少选择。

(2) 分别计算两齿轮的 r a 、 r 、r b 、r f ,并将计算结果在图中 标注出来;直接在试题纸上的图中作出理论啮合线和实际啮合 线,并标注出来。

七、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齿轮齿数分别为 z 1=18、z 1 ′=24、
z 2=23、 z 3=22、z 3′ =24、z 4=60、z 4′=80、z 5=28 及ω 1=120rad/s 。

试求:
(1) 分析此轮系的组成;
(1) (2) (3) (4)
(13 分 )
b
e
a
d c
O
a
示意图
(2) (3)
ω1
机械原理模拟试卷题解
一、填空题
1. ④ ,
2. ① 、② ,
3. ③ ,
4. ②,
5. ③ ,
6. ① ,
7. ③ ,
8. 三个,同一直线上;9. 3,1;10. 死点,0。

、完成下列各题
3. 解
F=3n-2P l-P h=3×8-2 ×11-1=1
在 C 处存在复合铰链;在 F 处有局部自由度;在J 或I 处有虚约

4. 解
(1) P13 如图所示;
(2) ω3 =ω1×P14P13/ P 34P13
、解
此凸轮属于静平衡,凸轮不平衡重径积为Qe=8e,而每个钻孔的重径积为-Q′R=-( d2/4) R,依据静平衡条件,并在y 轴上投影,得d=20.9mm 。

四、解
(1) 如图所示,两极限位置分别为AB1C1D和AB2C2D,摇杆CD的摆角ψ;
(2) 如图所示极位夹角,且=14°;
(3) K=(180 °+ )/( 180°- )=1.17;
(4) 在摆角ψ=2 时,作图如图示,求得L CD=85.5mm,L AD=110mm 比例尺
l=0.001m/mm
C
A
D
D
(1),(2),(3)和(4)的解如图所示
六、解
O
因为a=100mm,i= z2/ z1=1.5
所以100= m(z1+z2)/2,mz1= 80
(1) 由题意,模数m 要求为自然数,而齿数本身也为自然数,故为使上式成立,取m=4,z1=20,所以z2=30;
r1=mz1/2=40mm ,r a1=d1+h*a m= 44mm ,r f1=r1-(h*a+c*)m=35mm ,r b1= r1cos mm ;r2= mz2/2 =60mm,r a2 = d2+h*a m = 64mm,r f2= r2- (h*a + c*)m = 55mm ,r b2 = r2cos mm
(3) B1B2——实际啮合区,N1N2——理论啮合区。

七、解:
此轮系由定轴轮系( z1、z2、z3、z3′和z4)和差动轮系( z1′、z5、H、z4) 组成一混合轮系。

由定轴轮系,有:
i14 = 1 / 4 = (-1)3 z3 z4 / z1z3′ = -55/18 (1) 由差动轮系,有:
i H14′ = ( 1 –H )/ ( 4′ –H ) = - z4′/ z1′ = -10/3 (2) 联立解有:
H / 1 = -9/ 429 = -3/143
所以:i 1H = 1 / H = -143/3
又因为:i H15 = ( 1 –H )/ ( 5 –H ) = - z5/ z1′ = -28/24 所以: 5 =- 107.5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