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虎》公开课教案
台山居正中学龙云煜
教学目标:1、理解诗中的众多意象所表现的深层意义。
2、反复诵读,体会诗歌意象、把握诗歌主旨。
3、培养学生正直、勇敢、富于爱心的品质。
教学重点:理解诗中的众多意象所表现的深层意义。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意象、把握诗歌主旨。
教学过程:
导入:兽中之王(图片)
检查预习
叽叽喳喳( )( ) 铰()
栅()栏斑斓()
呵斥()( )不羁()
咆哮()()沟壑()
趾爪()()抽搐()
苍苍莽莽()和()着热血
一、关于文本与朗读
1、熟悉诗歌文本;
2、结合范读朗诵;
3、初步体会诗歌意象和情感;
(注意朗读的语气、节奏、感情、语调等)
二、关于意象与主题
1、在诗歌文本中你看到了哪几种意象(形象)?
2、这几种意象在文本里是如何表现的(在文本上找到具体的例子)?
3、你能理解这些意象所表现的深层意义吗(主题)?
意象……??
老虎……??背对观众梦见山林
观众……??可怜又可笑呵斥劝诱
铁笼……??工具
“我”……??挤羞愧
主题……??
1、从老虎……
2、从观众……
3、从铁笼……
4、从“我”……
诗中塑造的意象(形象):
老虎:维护尊严,向往自由,蔑视世俗,威武不屈,勇于抗争。
借虎喻人,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思索:在悲怆和困厄中,人应该超越苦难,拒绝庸俗,抵抗堕落,奋然前行。
观众:无耻、卑微、自以为是
冷漠、势利、助纣为虐的群体的真实写照。
铁笼:囚禁一切自由精神、代表邪恶
表现了那些愚昧大众懦弱的心理
“我”:感到了自己的卑微与堕落
代表了有良知、有思想的人精神上的觉醒
主题:
1)诗人以华南虎作为象征,表现的是自己在困境中不屈的人格和对自由的渴望。
2)诗人借虎喻人,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思索:在悲怆和困厄中,人应该超越苦难,拒绝庸俗,抵抗堕落,奋然前行。
三、关于历史与生活
1、作者简历
牛汉,4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是“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
1955年由于受胡风事件的牵连,遭到两年的拘捕囚禁。
“文革”期间,又被关入“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
2、写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1973年6月,诗人在湖北咸宁文化部干校劳动改造。
一次,他去桂林,在动物园里见到了一只趾爪破碎、鲜血淋漓的被囚禁的老虎。
这只老虎的形象强烈地触动了诗人的情思,回到干校后,他就写下了这首《华南虎》。
3、生活感悟
在我们所处的时代里,生活的变化无常教会了我们最为重要的一课——终极的标准是在这特定的一刻里诚实、正直、勇敢和富于爱心!
——罗洛.梅(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
四、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