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辐射(LOW-E)节能镀膜玻璃生产线项目项目建议书目录第一部分:项目背景P3—P6第二部分:市场分析P7—P10第三部分:项目产能、工艺及技术P11—P13第四部分:项目投资估算P14—P16第五部分:生产组织和项目配套P17—P19第六部分:主要技术经济指标P20—P21第七部分:结论P22第一部分:项目背景★产业政策支持;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一直非常重视开展建筑节能工作, 制定了一系列技术法规和标准。
1987年9月25日,“关于实施《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86)的通知”中正式提出了要在1995年以前达到采暖居住建筑在1980-1981年当地通用设计能耗水平的基础上节能30%的目标,这就是“八五”期间已经全面实现的建筑节能第一步的工作目标。
1997年,“关于实施《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6)的通知”中又提出了要在“九五”(1996-2000年)期间实现建筑节能50%的第二步工作目标。
1997年11月1日,我国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节约能源法》,其中第37条对建筑节能做了明确规定,使我国的建筑节能走上了法制轨道。
1999年11月,全国第二次节能工作会议提出了“十五期间”将实现再节能30%的第三步工作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建筑节能是一项长期的技术政策。
近五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建筑节能政策和法规,2005年建设部发布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关于新建居住建筑严格执行设计标准的通知》,北京、上海、天津、山东等省市也相继出台新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其中北京提出了门窗传热系数K值≤2.8Wm2·K的具体要求。
最近建设部推出了《建筑节能条例》征求意见稿,向科技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税务总局和各省、市、自治区建设厅以及各直辖市有关部门征求意见,积极推动节能建筑的推广。
根据国外经验,政府节能政策是促进节能建筑建设和节能建材应用市场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如瑞典1998年节能法规出台后,2000年Low-E中空玻璃的市场份额就占到窗用玻璃市场份额的45%.德国1995年实施新节能法,Low-E中空玻璃的市场占有率直线上升,1998年接近100%.近期国家及各地方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建筑节能政策,无疑会给节能外门窗用Low-E玻璃市场带来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
★ LOW-E玻璃的特性;低辐射镀膜玻璃是最新开发的一种采光材料,它通过高科技方法在优质浮法玻璃表面均匀地镀上特殊的膜系,极大地降低了玻璃表面辐射热或紫外线等的透过率,并提高了玻璃的光谱选择性,低辐射镀膜玻璃或称LOW-E玻璃由此得名。
实践表明,玻璃镀上低辐射膜后,可见光可以有效地透过膜系和玻璃,但有害的紫外线部份有效地被抑制,肉眼看不见的红外线,80%以上被膜系反射。
通俗地讲,透过LOW-E玻璃的太阳能光谱,经膜系过滤后进入室内的是“冷光”,LOW-E玻璃成功地解决了玻璃采光与节能难以兼顾的矛盾。
特别是当LOW-E玻璃加工合成为中空玻璃后,与普通单体玻璃比较,夏季可以节省降温能源60%以上,冬季可以节省采暖能源70%以上。
因此,使用LOW-E中空玻璃可以有效节省空调费或取暖费。
同时,LOW-E中空玻璃具有良好的隔音性能,噪声可以降低34dB以上。
LOW-E玻璃与普通镀膜玻璃(即热反射镀膜玻璃)相比,前者具有较高的可见光透过率和较低的可见光反射率,可减少或避免白天室内人工照明和室外玻璃幕墙“光污染”。
当可见光透过率相等时,LOW-E玻璃比热反射镀膜玻璃的遮阳系数低30%左右,即LOW-E玻璃遮阳效果更好。
目前,LOW-E玻璃是世界上公认的最理想建筑节能材料之一。
★ LOW-E玻璃市场前景;目前我国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27%左右,其中通过玻璃门窗损失的能耗占到全部建筑能耗的40%~50%。
与气候条件接近的西欧和北美国家相比,我国住宅单位采暖要多消耗2-3倍的能源。
这种状况除了与墙面有关外,主要就是因为我国建筑门窗所用玻璃的节能效果较差。
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建筑面积约15亿平方米,还有大约370亿平方米的老建筑需要改造,节能玻璃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高,随着我国政府对节能的日益重视,广泛使用各种绿色环保、节能等新型建筑材料的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健全,特别是2008年奥运会、2010年世界博览会将在北京和上海举行,2020年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我国城市建设将进入一个快速通道,LOW-E玻璃的产品市场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
针对庞大的市场潜力,国内外大型玻璃企业都将眼光瞄准节能玻璃市场。
Low-E等高档节能玻璃目前主要由信义、耀皮、南玻、、蓝星等沿海大型玻璃企业生产。
但沿海产品内移的趋势日渐明显,高档节能玻璃市场全国化和全面化已初见端倪。
另外,法国圣戈班、日本旭硝子等国际厂商纷纷进入我国,投资建立离线镀膜玻璃、低辐射镀膜玻璃、强对流钢化炉等生产线。
国际大型玻璃公司在中国的发展,虽然进一步加剧我国节能玻璃行业的竞争,但对整个玻璃行业的节能技术推广应用及建筑节能的发展将起到促进作用。
目前,国内玻璃企业正在面临艰难的选择。
一方面,国家推广节能减排过程中,玻璃业受到的冲击很大,许多企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建筑节能产业政策的实施,给节能玻璃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如果把握住机会,对玻璃企业来讲,将是一个巨大的转型契机。
最新的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建筑玻璃行业正在从严重的周期性低迷中复苏。
鉴于各种类别的玻璃都呈现价格明显上涨之势,建筑玻璃行业已进入一个为期两年的复苏期。
玻璃行业目前已是蓄势待发。
第二部分:市场分析1985年英国皮尔金顿公司首先开发出低辐射镀膜玻璃,用它制成的LOW-E中空玻璃传热系数可以降到1.8wm2.k左右,由于其优越的性能,产品投入生产后效果非常好。
特别是德国的Wschvo法规出台后,使LOW-E玻璃有了迅猛的发展。
我国低辐射镀膜玻璃的发展,与先进国家相比较慢,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才开始发展,目前我国能生产LOW-E玻璃的厂商很少,生产能力较低,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主要依赖进口。
目前,我国LOW-E玻璃的年销售规模约1500万平方米左右。
目前我国能生产低辐射镀膜玻璃的企业主要有: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耀华皮尔金顿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秦皇岛耀华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安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及信义玻璃控股有限公司等。
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从1997年开始陆续从美国引进特大型真空磁控溅射镀膜玻璃生产线,形成了年产600万平方米的LOW-E玻璃生产能力,目前国内市场份额为30-40%,位居行业第一。
2005年,秦皇岛耀华玻璃股份有限公司与世界第五大化学品公司--美国ATOFINA公司合作开发出在线低辐射镀膜玻璃(耀华Low-E玻璃和耀华Sun-E玻璃),并实现了大规模化生产,计划年产LOW-E玻璃150万平方米。
2004年,安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LOW-E玻璃生产线正式投产,计划年产LOW-E玻璃200万平方米。
另外,信义玻璃控股有限公司从德国VACT公司引进LOW-E 玻璃生产线,采用真空磁控溅射镀膜工艺,生产高透型LOW-E玻璃、遮阳型LOW-E玻璃和双银LOW-E玻璃。
★国际市场容量;据资料报道,1995年全世界LOW-E玻璃年产量为3,256万平米,2006年全世界LOW-E 玻璃年产量约为1.6亿平方米,十年间全世界LOW-E玻璃年产量增长了391%,年均增长幅度为39.1%。
在欧洲,欧共体新节能条例要求窗户的传热系数在2003年达到1. 8Wm2.k以下,今后新建、改造的建筑物要推广使用LOW-E玻璃,因此欧洲各国原先双层玻璃窗迅速改用为LOW-E中空玻璃,LOW-E玻璃市场需求量也急剧上扬,目前全欧洲LOW-E玻璃年需量约8,500万平方米左右。
德国以立法的手段强制新建的建筑物必须采用低辐射镀膜中空玻璃以减少能源消耗,德国LOW-E中空玻璃普及率将达到92%,奥地利LOW-E中空玻璃普及率将达到90%,波兰LOW-E中空玻璃普及率将达到75%,这将大大刺激世界LOW-E玻璃市场的需求。
美国是LOW-E玻璃用量最多的国家,其建筑立法规定窗户的传热系数不应高于2wm2.k,而在目前的材料中只有LOW-E中空玻璃等少数材料符合此标准。
据统计,美国LOW-E中空玻璃用量1991年1,500万m2,1993年2,800万m2,1999年为9,000万m2,九年间美国LOW-E中空玻璃用量增长了500%,年均增长幅度为55.56%。
目前就世界范围而言,LOW-E玻璃的生产和应用正处于高速增长时期。
全球各主要玻璃制造企业和镀膜设备生产企业都在积极研究新膜系和新的工艺方法,以进一步提高LOW-E玻璃产品的性能,大大拓展了LOW-E玻璃的适用区域,LOW-E玻璃的市场前景将更为广阔,据市场分析预测,到2015年,LOW-E玻璃国际市场需求量将突破10亿平方米,在今后十年,全世界LOW-E玻璃市场需求量将以平均每年18%以上的速度增长。
★国内市场容量;目前我国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27%左右,其中通过玻璃门窗损失的能耗占到全部建筑能耗的40%~50%。
与气候条件接近的西欧和北美国家相比,我国住宅单位采暖要多消耗2-3倍的能源。
根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我国每年新建筑总量20亿平方米,已有建筑400亿平方米,需要进行节能改造的有130亿平方米,如果10年改造完成,每年将有13亿平方米进行改造,预计年需外门窗及幕墙玻璃3.3亿平方米以上,如有30%使用Low-E中空玻璃,那么每年就会有近1亿平方米的市场需求,节能玻璃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我国能生产LOW-E玻璃的厂商很少,深圳南玻浮法公司的离线LOW-E和耀华的在线LOW-E已经成为其中的佼佼者。
南玻公司陆续从美国引进特大型真空磁控溅射镀膜玻璃生产线,形成了年产400万~600万平方米LOW-E玻璃、热反射镀膜玻璃等高端产品的生产能力。
目前,南玻公司是亚洲技术含量最高、设备仪器配置最全、生产规模最大的镀膜玻璃生产基地。
据权威部门统计,我国Low-E玻璃2005年产量为590万平方米,2006年为920万平方米,2007年为2000万平方米左右。
图表1 2004-2007年中国Low-E玻璃产量变化趋势图图表2 2006-2010年中国Low-E玻璃需求量情况单位:万平方米资料来源:华经视点研究中心07年调查统计全国有Low-E玻璃(离线)生产线24条,一条大产能线的实际年生产量在120万平米左右,由于各个厂家生产线的产能大小不一,07的Low-E玻璃总产能在2000万平米左右。
这样的产能对于高速增长的中国建筑业的需求来说是偏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