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需科目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考试参考答案

公需科目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考试参考答案

公需科目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考试参考答案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用编辑菜单查找功能输入试题关键词找答案《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试卷题及答案单项选择题1. 低碳经济理念是在( B)的背景下产生的。

A. 经济危机B.气候变化C. 全球合作D. 知识经济2. 人们所谈及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温室气体在很多时候是一种狭义范围上的,主要指的是1997年《京都议定书》所确定的( C)种气体。

A. 4B. 5C. 6D. 73. 从1990年启动《公约》谈判到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国际气候谈判在20年间经过了(B)阶段。

A. 两个B.三个C. 四个D. 五个4. 低碳经济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中,是2003年2月24日由(D)发表的《能源白皮书》。

A. 美国B. 中国C. 日本D.英国5. 发达国家中碳生产力最高的国家是( C)。

A. 美国B.日本C.挪威D. 英国6. 发达国家中,(D)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呈现强脱钩的特征。

A. 美国B.日本C. 挪威D.英国7. 研究表明,人均碳排放与人均GDP之间存在近似(C)的曲线关系。

A. 倒“V”形B. “V”形C.倒“U”形D. “U”形8.( D )是实现低碳经济的物质基础。

A. 经济发展阶段B. 资源禀赋C. 消费模式D.技术进步9.(D )推出了一系列实现低碳经济转型的所谓“绿色新政”,推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政策。

A. 老布什政府B. 克林顿政府C. 小布什政府D.奥巴马政府10. 受到地理环境条件的制约,气候变化对(D)的影响远大于其他发达国家。

A. 美国B. 法国C. 德国D.日本11. 在使用生物乙醇减排方面(C)走在了世界前列。

A. 印度B. 中国C.巴西D. 南非12. 2010年“阿尔法文图斯”风能电站的并网发电标志着(D)的海上风电进入大发展时期。

A. 美国B. 英国C. 法国D.德国13. 碳关税是一种特殊的关税政策,指对高能耗产品的(A)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

A.进口B. 出口C. 进出口D. 生产14.(C)的发展使得能源需求和碳排放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A. 农业B. 轻工业C.重工业D. 服务业15. 从全球来看,未来碳排放的增加将主要来自(A)。

A.发展中国家B. 发达国家C. 俄罗斯D. 印度16. 中国能源消费以( A)为主,而优质能源的利用存在“先天不足”。

A.煤炭B. 石油C. 天然气D. 核能17. 我国目前唯一现实的能大规模发展的替代能源是(C)。

A. 天然气B. 太阳能C.核能D. 地热能18. 人工造林面积居于世界第一位的国家是(C)。

A. 印度B. 巴西C.中国D. 俄罗斯19. 我国明确提出“限制过度包装”的法律是( B)。

A.《节约能源法》B.《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C. 《循环经济促进法》D.《清洁生产促进法》20.(A )参议员提出的《低碳经济法案》是迄今为止以“低碳经济”为名的世界第一份议案。

A.美国B. 英国C. 日本D. 法国21.(A)是中国促进低碳转型过程中使用最为频繁的政策手段。

A.规划引导B. 法律手段C. 市场途径D. 经济激励22. 政府节能减排的财政补贴方式主要有(B)。

A. 贴息和间接补贴B.贴息和直接补贴C. 贴息和税收减免D. 直接补贴和税收减免23. 欧盟对于节能研究项目最高提供(C)的资助额度。

A. 20%B. 30%C. 50%D. 60%24.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小、最经济指的是(B)。

A:恒温消费B:经济消费C:新领域消费D:可持续消费25.:(B )的碳减排潜力巨大,应当大力发展。

A:太阳能 B:水电C:火电D:石油26:(A )即对低碳消费方式的了解和认知。

A:认知性B:可行性C:可操作性D:可承受性27: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劣势有(D)。

A:政策支持B:法律保障C:节能减排经验D:技术低28:广义的低碳消费方式涵义包括“五个层次”,不包括(D)。

A:恒温消费B:经济消费C:安全消费D:环保消费29:固碳技术指把燃烧气体中的(C )分离、回收,然后深海弃置和地下弃置。

A:二氧化氯 B:二氧化硫C:二氧化碳D:二氧化氮第三次评估报告于( D)年完成。

A:1988年B:1989年C:1990年D:2001年3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对全国900多个气象站测算,陆地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A )地区。

A:北部B:中部C:南部D:东部32:近百年我国气候在变暖,以(D )最为明显。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33:气候变化是由(D )的变化引起的。

A:生态系统B:环境系统C:水系统D:气候系统34:由于氟利昂,可以存在50至100 年,即使议定书完全得到履行,臭氧层的也只能在( A)以后才有可能复原。

A:2050年B:2051年C:2052年D:2053年35:(C ),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南极上空出现臭氧洞。

A:1982年B:1983年C:1984年D:1985年36: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因素不包括(D )。

A:人B:政策C:市场机制D:自然37: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必须紧密结合我国的实基本国情,针对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我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指(B )。

A:系统性原则B:实用性原则C:顺应发展趋势原则D:资源高效利用原则38:地球表面( C)被水覆盖,因此有人把地球说成是蓝色星球,又叫水球。

A:50%B:60% C:70%D:80%39:可再生能源不包括(A )。

A:石油B:太阳能C:风力能D:水力能40:低碳模式可分为(B )个相互影响时间跨度。

A:三B:四C:五D:六41:首次提出“低碳经济”的是( A)。

A:《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B:《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C:《京都议定书》D:《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42:矿产资源利用指标分析中的指标是( C)。

A: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B:能源加工转换总效率 C:金属再生利用率D: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43:下面属于低碳消费指标的是(C )。

A:单位GDP能耗B: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C:人均碳排放D:二氧化碳排放因子44:我国的环境问题不包括(D )。

A:大气环境B:水体环境C:固体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D:核污染45:(B )是中国的一个基本国情。

A:保护环境B:人口众多C:发展科技D:计划生育46:关于光伏产业发展的能源效应机制论述错误的是(D )。

A:有助于节省传统资源,优化能源结构B:可减少碳、硫化合物的排放C:有助于降低我国石油能源的对外依赖性 D:提高我国石油能源的对外依赖性47:当今世界,解决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的措施不包括(C )。

A:世界性的计划生育B:控制人口规模C:只顾发展经济D:提高人口质素48:(A )本质上是一种新的人类生存与发展哲学,追求的直接目标是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优化,最高目标是人类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和生存年限的尽可能延长。

A:循环经济B:低碳经济C:可持续发展D:绿色经济49: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劣势有(D)。

A:政策支持B:法律保障C:节能减排经验D:技术低50:广义的低碳消费方式涵义包括“五个层次”,不包括(D)。

A:恒温消费B:经济消费C:安全消费D:环保消费51: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策略没有(A )。

A:强调发达国家转移技术B:强调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权C:强调中国在全球化之下的分工以及对全球所做的贡献D:政治和外交层面的积极参与和合作。

52(C)我国提出转变增长方式。

A:“九五”B:“十五” C:“十一五”D:“十二五”53: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危害最小,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指的是(D)。

A:恒温消费B:经济消费C:安全消费D:可持续消费54:近百年来中国的气候也在变暖,以西北、华北、东北变暖最明显,其中( B)地区出现了暖干化趋势。

A:西北B:华北C:东北D:西南55:(D)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纳入GDP碳强度考核指标。

A:“九五”B:“十五”C:“十一五”D:“十二五”56:化石能源燃烧活动排放二氧化碳最多的是( A)。

A:煤B:100石油C:天然气D:氢57:( B)在多种能源中污染物排放量最大,它的大比例使用是造成国内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A:石油 B:煤C:天然气D:铁矿石58: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对全国900多个气象站测算,陆地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A)地区。

A:北部B:中部 C:南部D:东部59:( C),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南极上空出现臭氧洞。

A:1982年B:1983年C:1984年D:1985年60:循环经济最广泛的参与主体是( A )。

A:人 B:政策C:市场机制D:自然61:地球表面( C )被水覆盖,因此有人把地球说成是蓝色星球,又叫水球。

A:50%B:60% C:70%D:80%62:( D ),美国的 \"雨云-7号\"气象卫星测到了这个臭氧洞。

A:1982年B:1983年C:1984年D:1985年63:从( C )起,对流层中消耗臭氧层物质浓度开始下降。

A:1992年B:1993年 C:1994年D:1995年64:下面不属于低碳社会评价指标得是( B )。

A:人类发展指数B:人均住房面积C:低能耗建筑比例D:人均生活碳排放65:发展低碳经济的根本力量( A )。

A:建立低碳经济发展的机制B:加强法律体系建设C:构建低碳技术创新机制D:能源技术创新66: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导向是指( B )。

A:产品营销模式B:市场营销模式C:绿色营销模式D:持续营销模式67:下列关于低碳模式论述不正确的是( D )。

A:碳模式是由经济、社会、生态系统按一定系统规则、秩序构成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B:低碳模式是由低碳经济、低碳社会和低碳生态等子系统构成的复杂巨系统C:低碳模式是“经济-社会-生态”三维一体的多目标复合系统和有机整体D:在低碳模式内部,不存在经济、社会和生态各子系统之间通过吸收、反馈、协同、耦合等系统运动68:循环经济发展是以( B )为先导的。

A:先进的发展观念B:先进的科学技术C:科学合理的政策制度D:完善的市场机制69:( A )是指围绕太阳能光伏技术,以可释放电子的半导体物质为核心,包括上游的硅材料制备及电池制造,中游的电池组件封装以及逆变器、控制系统和蓄电池等配套部件的生产以及下游光伏系统集成与应用的一个新兴产业。

A:光伏产业B:第一产业C:纺织业产业D:金融产业70:光伏发电有无可比拟的优点不包括( B )。

A:充分的清洁性B:相对的安全性C:相对的广泛性D:确实的长寿命和免维护性71:太阳能资源的特点不包括( D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