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梁实秋直译及直译加注的翻译方法

梁实秋直译及直译加注的翻译方法

第27卷第3期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V ol.27 No.3 2010年9月 JOURNAL OF SHANGHAI SECOND POLYTECHNIC UNIVERSITY Step. 2010 文章编号:1001-4543(2010)03-0249-05梁实秋直译及直译加注的翻译方法——以梁译《奥赛罗》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王慧莉(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部,上海201209)摘 要:梁实秋是我国学贯中西的著名学者,能很熟练地使用中英文进行创作并在翻译中巧妙地进行两种语言的转换。

作为第一个独自完整地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译者,他的译作已经成为莎学研究专家和学者的重要参考资料。

本文将结合梁实秋的译作,重点论述他如何运用以句子为单位的直译及直译加注的翻译方法来重现原作的精神风貌,以供当今翻译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翻译方法;直译;直译加注;精神风貌;形神兼顾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志码: B0 引言梁实秋是第一位将《莎士比亚全集》译介到中国的人。

他的翻译作品受到译界专家的广泛好评。

但由于种种原因,梁实秋的译作在中国大陆的众多出版物中经常是被忽略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他的翻译活动做深入的研究。

在当今翻译界,翻译方法大致分为两种:直译法和意译法。

直译法(literal translation/word-for-word translation)指的是在语言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在译文中不仅传达原文的内容,还尽可能完整地保留原文的修辞风格及组句形式。

意译法 (meaning translation)是指原文的有些内容与形式不宜用汉语直接表达,而是经过解析后以另外的形式表达出来,也就是说更着重于意思的翻译,而不拘泥于表面文字。

作为一代翻译名家,梁实秋对翻译有他独到的理论。

他认为翻译首先要慎重选材。

他坚持只翻译一流的外国作品,因为一流的作品会反映永恒的人性,蕴含深刻的哲理。

只有这样的作品才会给后人以启迪,发挥它不朽的价值。

其次,为了充分反映原文的真实面貌,梁实秋反对转译。

再者,梁强调对原文的研究,包括文化背景、历史年代、作者等各个方面,以给读者还原一个完整的有血有肉的原著。

此外,他也反对欧化文,即译文要用易于读者接受的语言表达。

总之,梁是本着对译者和读者都很负责的态度进行翻译的,即在充分反映原著精神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向读者传递原作信息。

在这种翻译理念的支配下,梁采取了以下翻译策略:首先,“信”与“顺”的统一,他认为“‘信而不顺,顺而不信’都不是好的翻译”[1]。

其次,以句子为单位的直译,并以汉语白话散文行文。

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保留原作原汁原味的语言特色,同时便于读者理解。

最后,他采用为译文加注的方法。

因为中西文化的差异使很多中国读者对西方文化中的典故或习语不甚了解。

因此,在保留特有文化意象的同时,梁采用对这些特殊语言单位进行注释的方法。

本文将针对梁的后两种翻译方法做一简要说明,创新之处在于阐释梁如何在保持汉语纯洁性的同时较为完整地将西方语言文化知识介绍至中国,期盼能对翻译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梁实秋翻译方法之直译众所周知,每种语言都有它独特的发音、韵律、词汇和结构。

莎士比亚的戏剧中更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法。

这些修辞手法使他的作品充满了魅力,更加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因此,为了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对于原作中包含的特有韵律,梁把它们直译成中文后再加上功能和语言特色都与原文相对等收稿日期:2010-04-13 修回日期:2010-06-22作者简介:王慧莉(1982-),女,山西省长治市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电子邮件:clairejoy376@基金项目: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项目基金(No.egd08028);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校基金(No.QD208041)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2010年第27卷250的韵脚。

在此援引梁实秋的译作《奥赛罗》中Lago在酒后讲的一段话加以说明:LAGO: O sweet England!King Stephen was a worthy peer,His breeches cost him but a crown;He held them sixpence all too dear,With that he call’d the tailor lownHe was a wight of high renown,And thou art but of low degree;’Tis pride that pulls the country down,Then take thine auld cloak about thee.Some wine, ho!(Act II,Scene III)梁译:依高:啊 可爱的英格兰「斯蒂芬皇帝是英主,做条裤子用五先令;他嫌多花了六便士,因此他破口骂裁缝。

他为人是大名鼎鼎,你不过是无名小卒;虚荣把国家社稷倾,我劝你还穿旧衣服」。

喝酒啊,喂!译者采用了以句子为单位的直译的译法。

译文对仗工整,中英文含义对应,每行字数相同。

在本段中,peer的含义是“贵族”,因此,梁实秋把“worthy peer”直译成为“英主”。

“crown”在古英语中有“五先令英国硬币”的意思。

“wight”古英语是“人”之意。

“renown”意思为“声望”。

梁实秋把“high renown”译为“大名鼎鼎”,“thou”在古英语当中是“you”即第二人称“你”的意思,而“art”在英语古代诗歌当中,当主语为 thou 时,是be动词的第二人称单数形式“are”,用在表示现在的陈述句当中。

“thine”在古英语诗歌当中用作thou 的物主代词,表示你(您)的东西。

“auld”是苏格兰语,意思相当于形容词“old”。

“thee ”是古英语当中thou 的宾格形式。

将原文和译文进行对照可以看出,虽然英文原文和汉语译文的意思不是字字对等的,但每句英文原文和中文译文的意思却是完全对等的,并且每个句子的音律隔行押韵,分别是:“peer”对应“dear”;“crown”对应“lown”;“renown”对应“down”;“degree”对应“thee”。

为了保持原文的语言特色,梁在译文中也采用了每行字数相同,音律隔行押韵的文学表现形式,他在每行都加上了相应的韵脚:“主”和“士”对应;“令”和“缝”对应;“鼎”和“倾”对应;“卒”和“服”对应。

因此,梁的译文从语言功能和特色上都很好地再现了原文的特色。

2 梁实秋翻译方法之直译加注每种语言都具有其显性特征和隐形特征。

显性特征主要表现在语言的形式上,包括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

隐形特征体现在原作的思想内容方面,它往往隐含在文章中,比如原文的背景知识等。

一名合格的译者不仅要充分地展现原作的显性风格特征,也要努力挖掘原作的隐形特征,真正做到形神兼顾。

因此,为了尽量重现原作的精神风貌,梁在翻译中采用以句子为单位的直译,对于原文中特有的语法修辞和背景知识等采用加注的方法做补充说明。

讽刺是莎士比亚经常使用的修辞手法之一。

讽刺意味着字面意义是所想表达的意义的反面,旨在嘲笑讽刺或者幽默。

[2]在译文中梁实秋也充分完整地展示了原文的这一语体特征。

本例选自《奥赛罗》中Lago第3期王慧莉:梁实秋直译及直译加注的翻译方法251和Othello的对话:LAGO: The lethargy must have his quiet course,If not, he foams at mouth, and by and byBreaks out to savage madness. Look! he stirs;Do you withdraw yourself a little while,He will recover straight; when he is gone,I would on great occasion speak with you. [Exit Cassio]How is it, general? Have you not hurt your head?OTHELLO: Dost thou mock me?LAGO: I mock you! no, by heaven.Would you would bear your fortune like a man!OTHELLO: A horned man’s a monster and a beast.LAGO: There is many a beast then, in a populous city,And many a civil monster.(Act IV, Scene I)梁译:依: 不,别动他,要由他沉睡下去,否则他嘴里要喷沫子,并且立即要发疯撒野。

看,他动了;你且退去,他立即就要复原;等他去后,我还有要事和你商谈。

[卡西欧退下。

]你好些了吗,将军?你没有伤到头吧①?奥: 你讥笑我吗?依: 我讥笑你?老天在上,我决不。

愿你能像大丈夫一般的忍受你的命运!奥: 额上生角的人便是一个怪物,畜牲了。

依: 那么在一个人口众多的城里,正有不少这样的畜牲。

还有不少体面的怪物呢。

注:①奥赛罗所伤的是心,不是头,故以为是讥笑之意。

下文‘a horned man’直译为「额上生角的人」,意即乌龟。

所谓伤额即指额上生角而言。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原文和译文的意思也是以句子为单位完全对等的。

“Dost”是古代诗歌中当主语为thou(即现代英语中的you)时的do 的第二人称、单数、现在式。

“man”在本文中表示“a great person”即“大丈夫”之意。

原文标识有双下划线的部分都采用了反讽的修辞手法,表明依高在讥笑奥赛罗。

“Have you not hurt your head”隐含的意思是“if you hurt your head then you would have horn and be a beast”这也是奥赛罗后面自己提到的,但其实奥赛罗伤到的并不是头,所以依高继续说“There is many a beast then, in a populous city, and many a civil monster”,其中的“many a civil monster”即指“those persons who don’t hurt their heads and have no horn still are civil monsters”,这里也是在暗指奥赛罗。

因此,为了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梁把原文前两处划线部分分别直译成为“你没有伤到头吧”,“额上生角的人便是一个怪物,畜生了。

”,“那么在一个人口众多的城里,正有不少这样的畜生”及“还有不少体面的怪物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