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双版纳旅游资源分类 调查与评价

西双版纳旅游资源分类 调查与评价

西双版纳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的南端,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与泰国、越南近邻,土地面积近2万平方公里,国境线长966公里。

她美丽、富饶、神奇、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西南边疆。

澜沧江纵贯南北,出境后称湄公河,流经缅、老、泰、柬、越5国后汇入太平洋,誉称为"东方多瑙河"。

因此,西双版纳既是面向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通道和基地,也是云南对外开放的窗口。

西双版纳辖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和11个国营农场。

这里聚居着傣、哈尼、拉祜、布朗、基诺等13个少数民族,占全州人口的74%。

一)西双版纳旅游资源的分类:西双版纳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多绿、多雾、多傣家民风、温馨和谐、原生态,与东南亚诸国有着质的区别,特有韵味。

西双版纳是全国唯一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林木参天蔽日,珍禽异兽比比皆是,奇木异葩随处可见。

离泰国、缅甸很近的西双版纳充满了佛风,佛塔寺庙与傣家竹楼、翠竹古木交相掩映,一派神圣景象。

根据旅游资源分类的原则从现存状况、形态、特性、特征划分进行了以下分类:1.地文景观:橄榄坝风光AAB,野象谷AAB,情人岛日光浴AEA,石林ACD,缠丝洞ACL,野象石ACE2.天象与气候景观:热带风光DBE,胶林消暑园DBB3.生物景观:猴子王国CDB,勐养角形榕树CAB,望天树景区CAA,热带水果CAA,奇花异卉CCB,热带雨林CAA、CD,野生动物园CD,百花园CCA,棕榈草坪区CBB,热带雨林CAA(板根现象,植物绞杀现象,老茎生花,古藤老蔓攀援高大乔木织成藤网的景观),热带原始森林CAA,独树成林CAC,森林CAA,树瀑布CAB,多种野生动物CD;4.水域风光景观:曼典瀑布BCA,孔雀湖BBA,沙滩日浴游泳BEA,古护城河BAC,莱阳河BAA,澜沧江BAA,界河竹筏跨国漂流BAA;5.建筑与设施景观:民族风情园FAD,春欢公园(曼听公园)FAD,原始森林公园FAD,热带花卉园FAD,曼峦“回傣”旅游度假村FAB,曼阁佛寺旅游村FAC,打洛森林公园FAD,景真八角亭FCC,勐混景恩塔FCA,勐遮曼宰龟壁画FCG,绿石林雨林公园FAD,热带植物园(勐仑植物园)FAD,空中走廊FAK,关累边境航运经济区FAJ,植物标本FAH, 动物园FAH,傣、哈尼、基诺、布朗、拉祜、瑶等民族展览馆FDA,景真八角亭模拟造型FCK,孔雀园FAH,曼飞龙笋塔FCA,西双版纳总佛寺FBB,四角亭FCK,六角亭FCK,傣族萨拉亭FCK,曼听傣族村寨FDA,孔雀园FAH,度假村FAB,傣族宫殿建筑FCC,荔枝园FAH,樱桃园FAH,树上人家FDA,兰花园FAH,柑橘园FAH,猴园FAH,钓鱼池FBE,狩猎场FAB,门球场FBD,玉生田人工湖FGA,空中花园FCK,盆景区FAH,观叶植物区FAH,热带果树区FAH,傣家竹楼FDA,孔雀园FAH,蛇园FAH,蝴蝶养殖园FAH,兰花园FAH,野生动物观测站FAK,傍树长廊观象旅馆FAK,曼阁佛寺FCC,密林了望塔FCB,森林动物园FAH,橡胶园FAH,热带果园FAH,中缅219号界碑FCH,边境展览馆FBC,沙滩娱乐场院FBE,中缅贸易商场FAG,中缅友谊桥FFA,水上娱乐城FBE,(植物标本馆,濒危植物种保存库,植物生态生理实验室,地球生物化学实验室,热带雨林和亚热带雨林生态站)FAA罗梭江吊桥FAK、FFA;6.旅游商品景观:茶叶咖啡热带水果药材南药傣族通巴与花包版纳地毯木质工艺品蛙养殖场GAB,热带水果GAB;7.人文活动景观:民族体育场HCD,民族歌舞场HCC, 民族游乐活动HCB, 周总理铜像HAA, 民族歌舞HCC,周总理纪念群HAA,民族风味烧烤HCG,民族篝火晚会HCA,民族歌舞表演场FBE、HCC,大象表演节目,与大象合影、玩耍。

情人谷,溜索飞渡,匹特博密林枪战,原始村寨寻迹,民俗活动,“绞杀植物”,望江岩.8.遗址遗迹景观:中国远征军抗日遗址EBB二)西双版纳旅游资源调查:西双版纳旅游景区十分的多其中包括:原始森林公园勐仑植物园孔雀湖野象谷傣族园橄榄坝勐腊望天树民族风情园热带花卉园曼听公园基诺山寨等。

根据旅游资源调查要求,调查对象是具有旅游开发前景,有明显经济、社会、文化价值的旅游资源单体;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中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表调查区形象的旅游资源单体。

进行了以下两个区的划分调查:1.景洪风景区:景洪,也叫允景洪,是傣语的音译,意为黎明之城,曾是古“景陇王国”之地。

1959年6月取名为景洪县,1994年4月撤县改市。

景洪市历史上一直是西双版纳的首府。

市区总面积平方公里,全市辖五镇八乡,人口近36万。

景区面积达平方公里,是西双版纳风景体系的中心,主要景点有:民族风情园、曼听公园、原始森林公园、热带花卉园、橄榄坝风光、野象谷、曼典瀑布、曼飞龙佛塔等。

浓郁的民族风情,古老的南传上部座佛教文化胜迹,奇特的热带风光,茫茫原始森林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等得天独厚的旅游优势,使景洪成为我国不可多得的全年性的旅游城市。

民族风情园:位于景洪城南的流沙河畔,距西双版纳飞机场约4公里,占地面积30公顷,是景洪城区最负盛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风情园分为南园和北园,园内培植有热带果木,奇花异草,修有多条游览道,建盖有6幢小巧典雅,风格各异的干栏式竹楼,用于展示世居西双版纳的傣、哈尼、拉祜、布朗、基诺、瑶等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

园内还建有高大宏伟的西双版版纳解放纪念碑和场面宽敞、内容丰富的运动场、民俗斗鸡场、民族歌舞表演场、泼水场、大象表演厅、孔雀馆、鳄鱼池、百鸟园等设施。

因而民族风情园已成为展示以傣族为主体的多民族风情和热带风光兼容的旅游、游乐的综合性公园。

曼听公园:又名春欢公园。

地处景洪城郊东南3公里的傣族村寨曼听村的南面,与曼听佛寺相连,占地面积400余亩,是景洪城区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荟萃的公园,也是西双版纳地区具有悠久历史的一个名园。

现在的曼听公园是在宫庭花园的废址上修建的。

自八十年代以来,先后在公园内仿建了曼飞龙笋塔和景真八角亭;重建了西双版纳历史第一个总佛寺——洼坝姐佛寺;塑建了周恩来总理欢度泼水节的铜像。

将古河道改造为碧波荡漾的人工湖。

建造了跨越古河道的钢筋水泥仿木桥,建有西双版纳第一个孔雀园、大象表演场、泼水场、露天歌舞表演场等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公园设施。

曼听公园成为一座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园林胜地。

橄榄坝:是驰名中外的“孔雀尾巴”,意谓西双版纳最美之地,有"不到橄榄坝,不算到版纳"的赞语。

从景洪沿澜沧江泛舟顺流而下37公里即可到达。

橄榄坝是澜沧江形成的河谷平地,平面椭圆而林木葱茏似橄榄,面积50平方公里,海拔530米,是全州最低地。

这里江水长流,花开四季,64座傣族村寨与竹楼皆掩映在绿林丛中,人们称之为"椰林下面的竹楼",既有典型的傣族特色和热带风光,充满了一种自然的、纯朴的、宁静的美。

版纳野象谷:位于勐养自然保护区南缘,坐落在昆洛公路684—685公里路段西侧,距州府景洪35公里。

是西双版纳最令人神往的森林公园和观赏野象活动的景区。

由于此地的河流分为三岔,故又名三岔河森林公园。

公园规划面积369公顷(5535亩),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水面万平方米。

设有动物观赏区、森林探险旅游区、蝴蝶养殖场、兰花园等参观景点。

为方便游客,还设立了接待服务中心。

经过多年来的努力,森林公园的各种设施逐步建立完善。

公园内建立了中国的第一所大象训养表演学校,可以在动物观赏区内观赏训练有素的大象表演有趣的节目。

森林探险旅游区内,有沟谷雨林、山地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

林间铺设有4000米步行游览道,沿途建有观象台。

道旁有乔木板根出露、古藤攀树、植物绞杀等独具特色的景观。

在公园中心区,沿蜿蜒小河建有高6米,宽1米、长200米的“丁”字形空中长廊。

长廊傍树之处,分别建有10余间小巧玲珑的观象旅馆。

河边的古树上设有观象独屋。

欲观野象活动的游客,可在旅馆内留宿,凭借月色和夜视镜观赏野象临泉饮水食盐等活动情况。

在空中长廊上安然无恙地拍照、录相,领略回归大自然的情趣。

曼典瀑布:位于景洪西北的嘎栋乡阿麻山境地,距景洪城27公里。

周v1.0 可编辑可修改围有傣族寨子和哈尼族寨子,是热带雨林较为集中的自然保护区。

雨林之中,藤葛遍布,兰花满地,溪水纵横,林深景幽。

穿过森林,跨过一座溪上小桥,抬头便见悬崖绝壁上的瀑布飞泻而下。

10余级瀑布形成落差20多米、宽10多米的瀑布群,遮天盖地,水珠四溅,雨雾升腾,令人顿生凉意,不亦快哉。

曼飞龙佛塔:位于景洪市西南60公里的曼飞龙村北后山上,又称“金刚宝座塔”。

傣语为“塔糯庄龙”“塔糯”意为“笋塔”,是大头笋塔之意。

此塔建于傣历565(公元1203年),相传为勐龙头人祜巴南批主建,设计者是三个印度僧人。

主塔高16.29米,八个角由8座5米高的小塔托拥;9座塔身均呈葫芦形,为实心砖石结构。

主塔由基座、钟座、覆钵莲花、蕉包、宝伞、风标8部分组成。

每座小塔塔基前方都有一个卷筒式佛龛,里面有石雕佛像。

佛龛外壁上方也有佛像浮雕,边沿与四周亦刻有动植物和云团浮雕花纹。

整座塔形如雨生春笋破土而出,参差有致,结构庄重,色彩雪白如玉,因位于曼飞龙村,形似春笋,故名曼飞龙笋塔。

曼飞龙佛塔,是古代傣族人民吸收其他民族建筑风格创造出来的民族建筑艺术,是中国少有的古塔清品,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勐海风景区:勐海距景洪市56公里。

“勐海”是傣语地名,“勐”为地方,“海”为厉害、勇敢,勐海即勇敢的人居住的地方。

景区内的主要景观有:曼栾回傣旅游度假村、曼短佛寺旅游度假村、打洛森林公园、景真八角亭、勐遮曼宰龟壁画。

打洛:距景洪134公里的边镇打洛,位于勐海县西部,与缅甸小勐拉接壤,是国家二级口岸。

打洛是傣语译名,意为“多民族混杂聚居的渡口”,自古以来,这里就居住着傣、哈尼、布朗等民族,现人口为万。

打洛气候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21摄氏度,小镇四周群山绵亘,森林茂密,覆盖率为45%,中有红椿、三角杉等珍稀树种。

从打洛坝子流过的南笕河直通缅甸邻邦,河流两岸,两国村舍毗邻,风光如画,两国边民语言相通服饰相同,自古有着撘灰麓當的胞波情谊。

打洛的边境贸易、边境旅游十分发达,璈综合服务设施集食、宿、购、游为一体,每日迎接中外大量宾客。

景真八角亭:位于勐海县城西16公里南哈河畔的景真山上,此处的地理环境十分优美,左面临景真湖,右旁是宽敞的沥青路面的佛双公路,依山傍水,是一处少有的风水宝地。

自景真八角亭建立300多年来,历经沧桑,在傣族人民的精心保护下,始终完好地屹立在祖国南疆的边陲,成为境内外各族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群众心目中的瑰宝。

景真八角亭是属南传上座部佛教建筑中的戒堂,傣语称为“窝苏”,即是佛爷诵经忏悔、开会议事的地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