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类法

分类法

B哲学 B0哲学理论 B03 历史唯物主义 B032 社会基本矛 盾 [B035] 国家理论 宜入D03 ………….. D 政治、法律
D0 政治理论
D03 国家理论 D031 D032 D033 D034 国家起源、….. 国家与民族…. 国家政治制度 国家体制
………...
2. 建立类目参照
一般用于内容上存在着密切联系,但在分类体系 中被分散了的类目之间,通常以互逆的方式在 相关门类下揭示。例:
1. 设置交替类目
指一知识门类同时从属于两或多个科学部门的情 况下,同时在相应门类中设置类目,规定其中 一个为使用类目,其他类目用方括号“[ ]” 括起,注明“宜入××”,本身不用来分类, 起引向使用类目的作用。 交替类目——为多重从属关系重复设置的类目中, 规定不用来进行标引的类目。
交替类目样例
法律部门-国家-文献类型 宪法 中国 理论 汇编 案例、解释 学习材料 朝鲜 理论 汇编 案例、解释 学习材料 韩国 理论 汇编 案例、解释 学习材料 -------行政法 中国 --朝鲜 --财政法 中国 ------朝鲜 -------经济法 中国 -----朝鲜
引用次序实施方法
– 按用户检索的目的(或主要对象)确 定主要标准(或首要分面);
本节思考题
• 类目划分应遵守的规则及实际应用情况。
• 引用次序的作用,引用次序与排列次序的关系。 • 同位类排列规律是哪些? • 对类目体系不能加以集中的相关类目的处理特 点和存在的问题。 • 类目之间的关系及表现形式。了解这些关系对 类目体系的使用有什么实际意义。
本节参考资料
• 信息组织(第5章3节) • 文献分类法主题法导论(第3章) • 北京大学图书分类编写组 图书分类( 第1、2章) • 张琪玉 情报语言学基础 (第3章)武汉大学出版 社 1997
资源类型、成分、分布的变化
资源类型:出现了新资源类型,如 BBS 、聊天室、 新闻组、多媒体等。 资源成分:占传统文献集合主体 50%到 90%的单行 著作,不足电子资源数量的30%。 内容分布:新兴科学技术、商业、娱乐的资源数量 较多,传统知识门类的资源相对薄弱。
一.网络环境下分类法编制因素的变化
② 用户需求与使用特点的变化
使用对象为终端用户: 多数为对通用性资源、与日常生 活有关资源的需求。
Q946 Q947 Q949 Q949.1
植物生物化学 植物生物物理学
参见Q6生物物理学。
植物分类学 孢子植物
分类体系的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①类目体系是按照类目之间的关系组织起来的, 能够充分地显示一学科或专业领域中知识门类 及其关系的全貌; ②通过等级、并列等各种方式显示类目之间的各 种联系,包括:从属、并列、交替、相关关系 等;
常用同位类序列方法
• 按空间次序排。 例: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海王星─冥王星; 又如:中国─亚洲各国─非洲各国─欧洲各国 ─大洋洲各国─美洲各国 • 按逻辑次序排。即按从总到分、一般到个别、理 论到应用的次序排列。 如:工业经济理论─工业部门经济理论─世界工 业经济─中国工业经济─各国工业经济
③采用单线排列形式,以满足文献组织和检索的 使用需要。
类目关系及表现形式
从属关系——上、下位类 并列关系——同位类 交替关系——交替类目 相关关系——类目参照
⑴从属关系
• 从属关系是指类目体系中一个类与其直接区分 出来的子类之间的关系。 • 从一个类区分出若干类,被区分的类,称为上 位类,亦称母类;区分出来的类,被称为下位 类,又称为子类。 例:文学作品 戏剧 诗歌 小说 散文 …….. ————上位类
同级类不同于同位类
⑶ 交替关系
• 交替关系是指类目体系中为具有多种从属关系的
知识门类设置的使用类目与相应交替类目之间的 关系。
交替关系样例
B 哲学 B0 哲学理论 B03 历史唯物主义 B032 社会基本矛 盾 [B035] 国家理论 宜入DO3 …… …….. D 政治、法律
D0 政治理论
D03 国家理论
下位类
⑴从属关系(2)
• 从属关系类基本特点:上位类必然包括 下位类的外延即范围;下位类必然具有 上位类的属性。
• 在分类实践中,一文献如能分入某类, 就必然同时符合上位类的属性。
类系
• 通过连续划分形成的一系列具有从属关系的类 目,称为类系或类链(chains of class)。
E B A C F G M N H I J D K L O
D031
D032
国家起源、…..
国家与民族….
D033
D034
国家政治制度
国家体制
………...
交替类目设置的作用
设置交替类目的作用——解决多重从 属关系与线性序列之间的矛盾: -以统一方式标引; -供选择使用; -可多角度检索。
⑷ 相关关系
• 相关关系指类目之间除从属、并列、交替等方 式以外的其它联系。表现形式——类目参照。 例: O212 B97
四. 横向关系的揭示和处理
1.设置交替类目 2.建立参照 3.设置选择类目 4.设置选择类表 5.规定类目的归属
横向关系揭示和处理的必要性
• 类目之间联系的多维性:
–同时从属于两或多个科学部门,如,“国 家理论”既从属于“历史哲学”,同时从属 于“政治理论” ; –同时与多个门类保持联系,如,“中共党 史”既是“中国共产党”类下的组成部分, 又与“中国新民主义历史”存在着密切的联 系。
二.引用次序-纵向展开
• 引用次序--指复合主题在标引和检索中,不 同主题因素的组配次序。 • 在列举式分类法中,是指类目划分标准使用的 先后顺序;在分面组配式分类法中,则表现为 复合主题中不同组面被引用的先后次序。 • 引用次序决定着类目体系中复合主题的集中方 式。
国家-法律部门-文献类型 中国 宪法 理论 汇编 案例、解释 学习材料 行政法 理论 汇编 案例、解释 学习材料 财政法 理论 汇编 案例、解释 学习材料 ----朝鲜法律 宪法 ----行政法 ----韩国法律 宪法 ---行政法 ---日本法律 宪法 -----行政法
常用同位类序列方法
• 按时间先后顺序序列。 例:上古史─古代史─中世纪史─近代史─现代 史; 又如:开炉前操作─开炉、配料─冶炼过程操作 ─炉前操作─高炉停炉操作; • 按事物进化顺序排 。 例:古生物学─微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昆 虫学─人类学; 又如:学前教育、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 育─高等教育。
– 根据依存原则确定其余各种划分标准 或分面之间的引用次序; – 对特殊主题领域,根据用户需要、该 领域的特点,对引用次序进行确定。
三. 同位类排列
• 所谓同位类,是指从同一个上位类区分出来的 一组处于同等地位的子类。
• 同位类≠同级类 • 同位类系统排列的意义:①可以揭示类目之间 联系,方便相关类目的查找;②有助于结合类 目的排列,明确类目的含义;③能反映划分标 准的使用情况;④只要在系统排列中采用统一 方式,就可以增加类目排列的一致性和可预见 性。
工业劳动与工资、劳动生产力
……
……
整部关系
4 西北地区
41
42
陕西省
甘肃省
43
44
宁夏回族自治区
青海省
4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⑵ 并列关系
• 所谓同位类,是指由同一个上位类区分出来的、 处于同等地位的一组类目。 • 同位类之间由于都带有上位类的属性 ; 又各有
自己的特有属性,即种差,是相互排斥的。
• 类目体系中处于相同等级的类目,称为同级类。
类目的划分
法律 中国
宪法
理论 汇编 案例、解释 学习材料
行政法
-----
财政法
-----
经济法
-----
朝鲜法律
-----
韩国法律
----
日本法律
------
分类标准与分类规则
分类标准--用来作为划分依据的事物 属性。
一般应选择信息资源的本质属性或显著特征作 标准。
类目划分应遵守的逻辑分类规则
• 每次划分只使用一个标准; • 划分应该穷尽; • 划分后各子类应相互排斥。
常用同位类序列方法
• 按实用顺序排。即根据便利实际使用需要确定的 次序排列。 例:汉语─我国少数民族语言─常用外国语─按语 系区分的其它外国语言 • 按字顺排。多用于西方类表。
常用同位类序列方法
类目排列的一致性和对应性! 微生物的演化(适应与变异) 动物演化和发展 微生物细胞学 动物细胞学 微生物遗传学 动物遗传学 微生物形态学 动物形态学 微生物生理学 动物生理学 微生物生物化学 动物生物化学 微生物生物物理学 动物生生物物理学 微生物生态学和地区分布 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 微生物分类学(系统微生物学)动物分类学(系统动物学) 应用微生物学 应用动物学(经济动物学)
5. 规定类目的归属
• 即按照单线序列中类目设置需要,规 定类目处理的规律。 • 例如,《中图法》规定,一种理论方 法在一知识门类的使用,应归入该门 类,而不是归入该理论。
四. 横向关系的揭示和处理
1.设置交替类目 2.建立参照 3.设置选择类目 4.设置选择类表 5.规定类目的归属
五. 类名的确定
数理统计
参见C8(统计学) 基督教 参见B503(中世纪哲学)
• 类目参照可以揭示类目体系中分散了的联系, 是分类法完备揭示类目之间联系的重要措施。
类目关系显示小结
• 从属关系、并列关系
揭示类目体系展开的主要线索, 反映了类目的纵向联系;
• 交替关系、相关关系 揭示被类目体系分散的横向关系,
是对类目体系主要关系的补充。
• 类名是分类体系中表达类目概 念的名称。 • 类名的选择要求: ⑴科学。 ⑵简明。 ⑶确切。 ⑷通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