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春》课后习题及答案知识交流
《春》课后习题及答案知识交流
春
借景抒情的散文
作者:朱自清
合作探究
2020/3/8
说说加点语句的表达效果。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两个“盼望着”,语气应该是递进的,表达一种急切而欣 喜的“盼望”心情。“春天”本无脚步,是作者想象有的。 没说“来了”,只说“近了”,是从春天刚起步说起。这 是课文的开头,一上来就传达了一种欢快而热烈的心情和 气氛。
这里连用三个比喻,都是形容春雨的“密”,通过印象的叠加, 强化了表达效果。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3)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 ,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这一长串短句,有一种鲜明的语言节奏。“像眼睛”“像 星星”写出了野花的细小而明艳,点出春天的特点;“还 眨呀眨的”是拟人,用想象的笔法写出野草的情态。
(4)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 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偷偷地”和“钻”,表现小草的情态和动作,仿佛有灵 性、有个性。“嫩嫩的,绿绿的”是定语后置,本来应该 放在“小草”前面。后置之后,改变了正常的语序,造成 语言的抑扬顿挫效果,而且句子变短了,也造成一种短而 快的语流节奏。
合作探究
202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