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 旅游者的个性

第六章 旅游者的个性


自我状态与旅游行为 每个正常的人都存在三种自我状态。不同的 “自我”占上风,就会导致不同的决策结果。 在 不同的场合、问题上,三个“自我”出场也不 同。
三个“自我”的平衡对人的正常生活是非 常 重要的。 维持自我状态平衡就是合理地将时间、情 感、精力分配给人格三部份中的每一部份, 否则就会出现严重的人格问题。 当三个“自我”都参与旅游决策,发表不 同 的意见及看法,只有三者相互说服,达成一 致才能作出旅游决策。
关于个性的其他类型学说
2.阴阳五行说
金:性情急躁刚强,办事严肃认真,果断利索 木:勤劳本分,多虑沉静。 水:无所畏惧,不够廉洁。 火:性格多虑,态度诚朴。 土:内心安定,助人为乐,为人忠厚。
第二节
人格与旅游行为
一.旅游者的气质 二.旅游者的性格 三.旅游者的能力
一 旅游者的气质
一、气质概述
二、不同气质类型旅游
者的主要表现及接待技 巧



我们日常所说的“气质”和心
理学上的“气质”是一样的吗? 如何去接待各种气质的客人? 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去了解 旅游者的性格呢?


现代人总是说 “要有自己的个性”,为什么 每个人的个性特点总会与别人有不同之处呢?


如果有人问你是怎样的人,你会如何回答呢?


【案例6-1】 A先生的异域旅游 A先生出国旅游,由于离开了自己的生活环境,外 在的限制和制约性下降,鬼使神差他去了异国的红 灯区,但最后他还是控制住了自己,没有做出放纵 行为。 [评析]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认为人格由本我、 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三者的力量对比决定了一 个人的人格特点,通常情况下三者是和谐稳定的, 只有在特殊的外部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时才会打破平 衡,并引起心理冲突。A先生就是在特定条件下, 本我出现骚动亦属正常,而最终他的超我控制住了 本我。
2.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质,使 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 这种相似性具有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又使 每个人能固定地“嵌入”文化形态里。
3 .家庭环境因素
4.早期童年经验 5.学校教育因素
6.自然物理因素 7.自我调控因素
人格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是先天与后天的合金。遗传决定了人格 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决定了人格发展的 现实性,教育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自我 调控系统是人格发展的内部决定因素。
(二)自我调控系统 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其作用是 对人格的各种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 统一、和谐。以自我意识为核心。 1.自我认知 2.自我体验 3.自我控制 健康的人格是自我的内在统一。 认识自我、愉快地接受自我、延伸自我 和创造自我是健康人格的四部曲。
四.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1.生物遗传因素(前提和基础) 1)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 2)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 的不同而异 3)人格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交互 作用和结果
【知识链接】

关于个性的其他类型学说 1.孔子的“五类说” 人分五个层次:庸人、士人、君子、圣人、贤人。 庸人:见小失大,不知所务,小处精明,大处糊涂。 士人:心有所定,计有所守,头脑清醒,做事冷静。 君子:笃行信道,自强不息,崇德尚仁,积极向上。 贤人:德不逾贤,行中规绳。 圣人:明并日月,化行若行,光明磊落。
1.“儿童”富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任性 、依情绪行事、喜欢怎样就怎样,更容易被 旅游吸引;
2.“父母”自我按规矩行事。遵循道德标 准和行为准则,作决策时要用此来衡量, 对“儿童”自我指责和发号施令。“父母” 自 我的旅游动机主要表现在教育和文化上的 益处,家庭团聚、义务、经济状况 、地位 、声望等。这些动机一旦被激发就会使父 母自我同意“儿童自我”通过旅游尽情娱 乐。
性和敏捷性等方面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个体与生俱有 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气质的特点主要有三点
图6-1 气质的特点

人们常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这句话有道理吗?
人的气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的人脾气急躁。 有的人活泼好动,有的人沉着冷静,有的人敏 感孤僻……这些都是人的气质表现。 气质具有稳定性的特点。但经过生活环境和教 育的塑造,人的气质可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造。 比如,一个人小的时候不喜欢别人逗他玩,当 他慢慢长大后,往往也会比较孤僻、比较腼腆、 不合群。后来在上学期间,他担任了学生会干 部,开始组织各类活动、接触各种师生,慢慢 地,他就变得比较开朗大方了。
一 .人格(personality)的含义
人格的成分:
个性倾向性
个性心理特征
需要、动机、兴趣、 态度、信念、理想、 世界观
个性心理
气质、能力、性格等
二.人格的本质特征 1.稳定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2.整体性 3.独特性:“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4.社会制约性 5.统合性 6.功能性 7.复杂性
(一)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论 首要特质 中心特质 次要特质
(二)卡特尔的人格特质论
16种人格特质:乐群性、聪慧性、情绪稳 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 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激进性、 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
三 伯恩的人格理—PAC分析
(一)PAC人格理论简介 PAC人格理论又称为相互作用分析理论(英文 简称:TA或PAC),由艾瑞克· 伯恩(Eric Berne) 于19世纪50年代在《人们玩的游戏》(Game People Play)一书中提出了这个著名的理论 1.Parents 父母型 权威 2.Adult 成人型 理智 3.Child 儿童型 冲动、娱乐
父母自我形态、成人自我形态和儿童自我形态的 表现
语言表现
父母 自我 状态
语调
行为表现
皱眉头,指手 画脚,摇头, 惊愕的样子, 跺脚,两手叉 腰,搓手舍舍, 叹气,拍拍别 人的头,死板, 端坐军校考官 的样子 续表
按理应该从不永远不,不! 高声= 总是,不对,然我告诉你应 批评 该怎么做。评论性的词语: 柔声= 真蠢,真讨厌,真可笑,淘 抚慰 气,太不像话了,胡扯,别 再这样做了!你又想干什么! 我跟你说过多少遍了!现在 总该记住了,好啦。好啦, 小家伙,宝贝,可怜的东西, 小可怜,亲爱的
喜悦,大声笑,傻笑, 可爱的表情,眼泪, 颤抖的嘴唇,撅嘴, 发脾气,眼珠滴溜溜 的转,耸肩,垂头上 期的眼神,逗趣,咬 指甲,撒娇
(二)PAC理论在旅游服务中的应用
1.儿童自我状态与旅游 2.曲
儿童 成人 父母
自我状态与旅游行为 (一)自我状态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为后来的相互 作用分析理论奠定了重要基础。该理论认 为人格是由三种自我状态组成。即“儿 童”、 “父母”、“成人”自我形态。大致相对 应于 弗洛伊德的“本我”、“超我”、“自 我”。
在人格结构里,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 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人格的整体。它们各 自代表了人格的某一方面,本我是生物本 能我,自我是心理社会我,超我是道德理 想我。它们各自追求不同目标,本我追求 快乐,自我追求现实,超我追求完美。当 三者处于协调状态时,人格表现出一种健 康状况;当三者互不相让时,产生敌对关 系时,就会产生心理疾病。
语言表现
语调
行为表现
成 人 自 我 状 态
儿 童 自 我 状 态
为什么,什么,在哪 里,什么时候,谁, 有多少,怎样,真的 在、假的,有可能, 我以为,依我看,我 看出来了,我判断
几乎像电 子计算机 那样不假 思索
直截了当的表情,舒 适自如,不很热情, 不激动,漠然
孩子的口吻:我想, 激动,热 我要,我不要。我打 情,高而 算要。我不管。我才,尖的嗓门, 当我长大时,更大, 尖声,欢 更大,太好了 乐,愤怒, 悲哀,恐 惧
后来心理学家引申为一个人在 行为模式中表现出来的内心活 动,主要指每个人在人生的舞 台上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表 现出不同的个人特征。
一 .人格(personality)的含义
个人在先天素质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通 过参与一定的社会环境,通过参与一定的的社会实践活 动,形成和发展起来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 理特征的综合。
当问及你崇拜的人个性如何,你能够描述吗? 本章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机会,去认识自己的 个性,更好地了解自己,去认识别人的个性, 以更好地与他们进行交往。了解旅游者的个性

特点,对提高服务质量也是非常关键的。
一、气质概述
(一)气质的定义
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他是一个人的心理活
动和外部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关乎强度、灵活性、稳定
本我、自我、超我与旅游行为 根据弗洛伊德对本我、自我和超我的阐述, 使人们认识到在旅游行为中潜意识动机的重要性。 旅游者在决策及随后的旅游活动中,可能会掩饰 他们真实的旅游需要与动机,或者他们自己也没 有充分意识到选择某种旅游产品与服务的真实的 需要与动机。同时,弗洛伊德的观点也暗示了自 我可能会依赖于旅游产品与服务的象征意义,以 求在本我的需要与超我的禁止之间达成妥协,从 而作出旅游决策。 旅游产品与服务代表了旅游者某种真实的 目标,但是,如果这个目标是不能被超我或外界 接受,那么旅游者为了实现目标,就会不得不接 受一个替代的结果,即产品与服务的象征意义。
3.“成人”自我具有理性,他在“儿童” 和 “父母“自我间进行调节和仲裁,他面对 现 实,理智地看待问题。在两者之间摆事实 ,讲道理,努力作出合理的、公正的、客 观的决策。
(四)如何针对三个自我开展旅游宣传工作 1.吸引“儿童”自我 2. 说服“父母”自我同意“儿童”自我的需 求 3.打动“成人”自我
孙喜林.旅游心理学.广东:广东旅游出版社,2002:170-171

人格特质理论
人格特质理论(trait theory of personality),认为人各有其人格上的特质。 所谓特质是指个人的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 成的对刺激发生反应的一种内在倾向,是个体 有别于他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 素,也是人格的测量单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