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置换方案

置换方案

目录1 概述11.1 编制依据12 工程概况13 投产必备条件13.1 所需气量13.2 工程、设备条件13.3 其他条件24 组织机构及职责24.1 投产领导小组34.2 调度组34.3 现场操作组44.4 注氮组44.5 投产保驾组44.6 HSE工作组错误!未定义书签。

4.7 管道线路组54.8 综合保障组55 注氮作业65.1注氮点选择65.2注氮量的确定65.3 注氮66 置换76.1 置换前的主要准备工作76.2全线置换期间泰州站的进气流量表76.3 置换程序86.4站场、阀室放空引气、检测情况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6.5 剩余氮气的排放地点错误!未定义书签。

6.6 气头检测86.7 置换期间的检漏方法96.8 置换操作97 升压97.1升压过程97.2 升压操作107.3 升压期间的检漏方法108 置换升压期间的保驾和维抢修108.1 对组织及人员的要求108.2 对场站、阀室及设备的要求108.3 对操作的要求118.4 对车辆、消防的要求118.5 对疾病预防的要求119 投产期间的事故应急预案129.1保驾和维抢修要求129.2 投产风险129.3 故障处理139.4 应急措施1411 附件161 概述1.1 编制依据《天然气长输管道气质要求》Q/SY 30-2002《天然气管道运行规范》SY/T5922-2003《天然气管道试运投产规范》 SY/T6233-2002《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规程》 SY/T6186-2007《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2003《石油天然气工程初步设计内容规范管道工程》(SY/T0082.2)《石油天然气站内工艺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Y0402-2000)《输气管道干空气干燥作业施工及验收规范》(Q/SY 94-2004)2 工程概况本次置换投产的苏里格47-6集气站至定边LNG管线是定边县天然气储调峰液化厂项目供气工程的一部分,经白泥井镇、周台子乡到达定边LNG接收站,管道总长为21.71km,Φ355.6×5.6mm,设计压力4MPa,输量5×108Nm3/a。

3 置换必备条件3.1 所需气量置换管道、站场所需气量:1787.66Nm3。

从置换完成到管内压力升至0.5MPa 所需气量:10725.98Nm33.2 工程、设备条件1.管道及场站所有工艺设施及辅助系统均已按设计施工完毕。

2.管道试压、清管和干燥工作全部完成,有试压、清管和干燥记录,并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3.工艺场站的预留口已加装阀门,并用盲板盲死。

4.特种设备、压力容器等已在当地有关部门做了相关的登记备案。

消防、可燃气检测、防雷防静电接地系统已通过地方有关部门验收合格。

5.管道线路“三桩一牌”已安装到位,线路标识已清晰,管道上方不存在任何违章占压现象。

6.管线的阴保设施已投用并正常。

7.消防安全装置、通讯、水、电等已投用。

站内的生活设施已投用。

8.场站及阀室的放空立管具备使用条件。

9.工艺场站的各种设备有醒目的编号和气体流向标识。

10.投产前的安全检查出的问题已整改完毕。

11.投产前所有设备已完成单体调试及不带负荷调试。

12.所有阀门投用前的维护保养工作已完成,且开关灵活。

13.各类设备的技术资料已移交生产运行部门。

3.3 其他条件1.生产管理组织机构健全,各岗位人员培训合格,并持证上岗。

2.工艺流程、有关规程、制度齐备并上墙。

3.投产所需的检测仪器、临时接头等设备准备到位。

4.各种必要的设备操作规程和岗位职责完备,并使操作人员掌握其操作。

5.本投产方案已完成审查并批准下发,投产人员到位且熟练掌握投产程序。

6.各施工单位组建的保驾抢修队伍、抢修机具配齐到位。

7.投产前进行现场技术培训及技术交底。

8.对管道沿线群众宣传、告知和相关的管道安全防范工作已进行。

9.投产所用主要物资、工器具全部到位。

10.所有操作人员对投产操作实施细则和应急预案进行了演练。

4 组织机构及职责成立投产领导小组,下设调度组、现场操作组、投产保驾组、管道线路组、综合保障组,注氮组。

现场操作指挥组下设5个站场操作组和3个阀室操作组,组织机构如图所示。

4.1 投产领导小组组长:王小平副组长:李锴、胡峻、赵钟明、邱春斌、丛山、张郁文、王发展工作职责:1.负责投产方案的审批,监督投产方案的执行与落实。

2. 对投产期间的重大事项作出决策。

3.决定和宣布投产开始时间与结束时间4.2 调度组组长:李锴副组长:李波、彭建伟成员:吴岩、江辉、王志方、郑伟、王继坤、魏娜工作职责:1.下达投产指令,指挥置换投产,协调各相关专业组。

2.组织研究解决投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重大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报投产领导小组审批。

3. 负责投产期间的气量协调。

4. 负责收集投产期间信息并上传下达。

4.3 现场操作组组长:胡峻副组长:彭建伟、张乐海、张昆锋成员:张永磊、于洪亮、祁宏彦、张健、吴士宏、姜萌全、车俊起、冷述久、孟书进、李权、维修队队长及沿线各站站长工作职责:1.对注氮进行监督和协助,保证注氮的安全和顺利。

2.负责投产置换、升压现场工艺操作。

3.负责投产期间场站和指定阀室的气头检测和置换工作。

4.记录置换升压期间场站和阀室的压力、温度等参数,并收集、整理,及时向调度组汇报并接受其指令。

5.负责置换升压期间场站、阀室、线路管道的检漏工作。

6.在调度组指挥下,负责处理现场出现的紧急情况和意外情况。

4.4 注氮组组长:袁少山成员:邹德宏、张永磊、王刚、注氮单位负责人工作职责:1.置换前组织进行注氮、检测及氮气封存。

2.负责注入管线氮气温度、压力、流量等相关参数的监控。

4.5 投产保驾组组长:赵钟明副组长:姜永涛、许德华、刘玉华、朱怀德成员:周毅、邹德宏、刘明康、赵家伟、张洪洲、马立明、刘东工作职责:1.负责组织和指挥各施工单位和设备厂家,对投产期间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抢修和处理。

2.负责检查投产过程中出现的工程问题,组织协调各施工保驾队伍和设备厂家进行整改。

3.制定突发事件的抢修方案,报投产领导小组批准。

4.负责落实保驾人员、机具装备。

5.负责现场监理、设计、施工单位保驾的协调。

6.负责投产期间与地方部门的协调。

4.7 管道线路组组长:张昆峰副组长:李英义成员:王天立、姜萌全、沿线各站线路管理员工作职责:1.熟悉投产管道所经地区的地理和人文情况。

掌握各场站、阀室和管道各关键点的进出道路。

2.负责交通、治安有关事宜的处理和协调工作。

3.负责管道沿线居民的安全宣传、告知工作;实施管道管理和保卫方案。

4.负责与地方人员的协调工作;确保运行操作组人员顺利进出阀室等。

5.组织线路管理员对管道沿线进行巡查和管道的检漏。

6.出现紧急情况时,负责现场人员的疏散、警戒、布控。

4.8 综合保障组组长:张乐海成员:张健、许萍人工作职责:1.负责通信工具的领取、分发、登记和回收,确保不丢失不损坏。

2.负责制订投产通信联系表。

3.负责投产人员的生活后勤保障工作。

4.负责协调解决现场车辆的维修和临时租用。

5.负责投产期间临时急需物品的供应。

6.负责投产期间的新闻宣传报道工作。

5 注氮作业5.1注氮点选择在泰州分输站拆下1404#阀与1405#阀间的短管,通过1404#、1403#阀向管道内注氮。

5.2注氮量的确定泰州站—如东站管道,按管径φ1016、平均壁厚21mm,注入15t液氮,将氮气封存在泰州分输站至R03#阀室间11km管道内,天然气推动氮气置换178.6km 管道及4个站场。

氮气按1个标准大气压、5℃状态计算。

1t液氮转化为1个标准大气压、5℃状态下的氮气体积为808m3。

5.3 注氮在泰州分输站通过1404#、1403#阀向管内注入氮气,封存在R03#阀室间11KM 管道内。

氮气置换完成后,拆除注氮临时短管,恢复原流程。

泰州站打开1104#阀注入天然气依次置换沿线阀室、站场。

注氮作业要求及注意事项:1)注氮车蒸发器出口必须采用加热装置对氮气进行加热。

2)注氮车加热装置氮气出口处应有准确、可靠的温度显示仪表和流量显示仪表。

3)注氮车加热装置氮气出口温度范围为5~25℃(注意:氮气出口温度绝对不能低于5℃)。

投产理论计算时氮气段速度按5m/s计算,氮气段实际速度控制在4.5~5.5 m/s之间,确保加热装置出口氮气温度。

4)在保证注氮温度的同时,注氮速度应不低于3.0吨液氮/小时。

注氮时如果注氮温度和注氮流量要求不能同时满足时,必须优先保证注氮温度。

5)液氮纯度在99.95%以上,且其它腐蚀性组分符合要求。

6)注氮作业现场周围50米范围设警戒区,有明显警戒标志,与注氮作业无关人员严禁入内。

注氮作业人员应佩带标志。

7)注氮作业人员进入现场前,必须进行安全培训、技术和任务交底,并明确各自职责。

8)不要触摸液氮低温管线,严格检漏防止冻伤。

9)保持现场通风,防止液氮大量泄漏造成人员缺氧窒息。

10)注氮作业完成后,做好现场卫生清理工作。

6 置换6.1 置换前的主要准备工作1.将全线所有气液联动快速截断阀(包括阀室和场站)的LineGuard 2200均设置为休眠状态,关闭上下游引压管线及LineGuard 2200气源管线的球阀。

2.手动将R04-11#阀室的1101#阀全开,其余阀门关闭。

R03#阀室所有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3.置换前所有场站的流程状态详见附件各站场的置换投产作业指导书。

6.2全线置换期间泰州站的进气流量表6.3 置换程序投产时在泰州站注入天然气向如东站方向置换。

投产置换采用“气推气”、“边站场、边阀室”的方式进行。

置换时在各站放空引气、检测气头。

详见附件各站场的置换投产作业指导书6.6 气头检测各站人员在本站检测,阀室操作组在阀室检测。

氮气段行程预测时间表:6.7 置换期间的检漏方法1.用透明宽胶带在φ150以上的法兰连接处缠绕一圈,在胶带侧下方扎一小孔,在小孔处检测有无天然气泄露。

如果透明胶带刚缠上,要等一段时间后再测量。

2.用肥皂水在可能产生漏气处涂抹,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3.直接用可燃气体检测仪(0~5%)检测各工艺场站、阀室所有密封点有无天然气泄露。

6.8 置换操作详见附件13。

7 升压7.1升压过程置换完成后,全线按2.0MPa、4.0MPa及最终压力(按5.5MPa计算)三个阶段升压。

升压的最终压力值与冀宁干线压力平衡,分别稳压检漏。

7.2 升压操作相关场站、阀室的升压操作详见附件14。

7.3升压期间的检漏方法在升压阶段,各站按要求对本站进行检漏,阀室操作组人员对阀室、重点穿跨越进行巡查检漏,并完成相关操作。

8 置换升压期间的保驾和维抢修详细见附件9: 投产维抢修预案、附件10: 投产保驾预案。

8 HSE要求8.1 对组织及人员的要求1. 参加投产的所有人员均应服从投产领导小组的决定,按调度指令行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