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雍正传》读后感

《雍正传》读后感

读《雍正传》
作者:冯尔康出版社:人民出版社第8版出版时间:1985年9月1日
雍正皇帝-抄家皇帝!历史上雍正的政声并不
好,刻薄寡恩,对待亲兄弟心狠手辣,而且野史
中有篡改诏书以阴谋登基的传说。

但雍正勤政,
惩治腐败毫不留情,却是没人否认得了的。

雍正在位仅13年,后因心力交瘁,暴猝在自
己的御案旁。

雍正一生留下的朱批奏折达35000多件,平均每天批示8000多字。

撇开雍正皇帝的功过是非不谈,仅这每天批写8000多字的奏折己是现在的公仆们所能望其项背的。

雍正的勤于政事由此可见一斑。

康熙创下“太平盛世”的同时也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吏治腐败、税收短缺、国库空虚。

雍正登基时,国库储银仅八百万两,而亏空的数字却大得惊人。

据记载:“历年户部库银亏空数百万两”,“近日道府州县亏空争粮者正复不少”,“藩库钱粮亏空,近来或多至数十万”。

如此看来,雍正初年的大清竟外强中干了。

严峻的形势下,不管是为公还是为私,清理积欠、诛杀贪官,都是势在必行。

雍正别无选择。

雍正在位时诛杀贪官不计其数。

贪官得罪一经核实抄没家底就连其亲戚、子弟一并抄没。

而贪赃之人自知罪大恶极自身难保,本想以死抵赖,保住财产,待子孙后代享用。

殊不知雍正必要彻查到底,罚没充公。

雍正继位不久就发生山西亏空和科场舞弊两大案件。

经审理确
实,处以酷刑雍正下旨:四品以上的官吏,皆到西市去“观刑”以敬效尤。

雍正反腐倡廉仅仅五年,国库储银就由康熙末年的八百万两增至五千万两。

更重要的是,社会风气改变了。

雍正是个独裁皇帝,但并不昏庸,且算得一个明君。

乱世用重典,为国家计,为社稷计,不如此不足以拨乱反正。

没有雍正大刀阔斧的整顿吏治、肃清贪官、清理积欠,就不会有后来的乾隆盛世。

雍正就是用这种极端独裁的方式大刀阔斧地惩治了腐败,在他当政那段时期,贪污几乎灭绝,官场上下人人如履薄冰,清廉保身,成为历史上一大怪状。

此时的中国亦如康熙帝身后的“盛事”,实己满目疮痍,正需要那个人如雍正帝那样行政令,颁吏罚,方可立民为本。

雍正可以将谎言讲的信誓旦旦,坦荡光明;似做作而又率性,步步为营该;用人既明且狠,对父又恐又敬,“愚弄兄弟,欺瞒老夫”。

这该是怎样的一种个性呢?
冯老对历史的参悟和笔锋无人能及,老辣中带着平实,可见功力不凡,叙事不温不火且扎实细密,字字斟酌都有很多内涵,最另人佩服的是他在对事情的评说中从不加入个人的情感倾向,比起其它传记来说少了许多浮躁和局限。

不愧是中国最好的人物传记之一了,对权谋和历史知识都大有裨益!
2014年8月12日记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