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通信原理习题答案9_13

通信原理习题答案9_13

第九章 P295-2979-2,9-3,9-6,9-8,9-9,9-13,9-14,9-15,9-169-2:已知一基带信号m(t)=cos2πt+2cos4πt,对其进行理想抽样:(1)为了在接收端能不失真地从已抽样信号m s(t)中恢复m(t),试问抽样间隔应如何选择?(2)若抽样间隔取为0.2s,试画出已抽样信号的频谱图。

解:m(t)=cos2πt+2cos4πtm(t)包含两个频率成分:f1=1Hz , f2=2Hz , f m=2Hz(1)根据抽样定理,抽样间隔应取T s≤1/(2f m)=1/4=0.25s(2)若T s=0.2s,f s=1/T s=5Hz,采样信号的频谱图如下所示:基带信号m(t)的频谱为M(ω) m(t)M(ω)=π[ δ(ω+2π)+ δ(ω-2π)] +2π[ δ(ω+4π)+ δ(ω-4π)]或M(f)=1/2[ δ(f+1)+ δ(f-1)] +[ δ(f+2)+ δ(f-2)]理想抽样信号m s(t)的频谱为M s(ω)=1/T sΣM(ω-nωs)=5ΣM(ω-10πn)M s(f)=1/T sΣM(f-nf s)=5ΣM(f-5n)M s(f)2π…π…-5 0 2 4 6 f(Hz)或M s (ω) 10π… 5π … -10π 0 4π 8π 12π ω9-3:已知某信号m(t)的频谱M (ω)如图P9-1(b)所示。

将它通过传输函数为H 1(ω)的滤波器后再进行理想抽样。

(1) 抽样速率应为多少?(2) 若设抽样速率f s =3f 1,试画出已抽样信号m s (t)的频谱;(3) 接收端的接收网络应具有怎样的传输函数为H 2(ω),才能由m s (t)不失真地恢复m(t)。

图P9-1(b)解:(1)信号m(t)经过滤波器H 1(ω)后的频谱为M ‘(ω)=M (ω)H 1(ω),如下图所示,根据抽样定理,抽样速率f s ≥2f 1=ω1/π,f 1=ω1/(2π)。

(2)若抽样速率f s =3f 1,已抽样信号m s (t)的频谱为M s (ω)=1/T s ΣM ‘(ω-n ωs )=3f 1ΣM ‘(ω-6πf 1),如下图所示。

-2ω1 0 2ω1 ω-ω1 0 ω1 ω ‘(3)接收端的接收网络的传输函数为H 2(ω)应该为1121,||()()0,H H w w w w w ìïï£ïï=íïïïïî其他,才能由m s (t)不失真地恢复m(t)。

9-6:设输入抽样器的信号为门函数G τ(t),宽度τ=20ms ,若忽略其频谱第10个零点以外的频率分量,试求最小抽样速率。

解:门函数G τ(t)的频谱为G (ω)=τSa 2(ωτ/2)当ωτ/2=10π时,为第10个频谱零点,ω=20π/τ,f=ω/(2π)=10/τ=500Hz 。

根据抽样定理,抽样速率f s ≥2f ,最小抽样速率f s =2f=1000Hz 。

9-8:已知模拟信号抽样值的概率密度f(x) 如图P7-3所示。

若按四电平进行均匀量化,试计算信号量化信噪比。

图P7-3解:模拟信号抽样值的概率密度f(x)为1||,||1()0,x x f x ì-?ïï=íïïïî其他x ,若按四电平进行均匀量化,量化间隔为Δv=2/4=0.5,第i 个量化区间的终点为m i = -1 + iΔv= -1+0.5i (i=0,1,2,3,4), 量化区间的终点为-1,-0.5,0,0.5,1;第i 个量化区间的量化电平为q i = (m i + m i-1)/2= -1.25+0.5i (i=1,2,3,4),量化区间的量化电平为-0.75,-0.25,0.25,0.75;-1 0 1 x量化器输出的信号功率为S q =E(m)2] =121()xf x dx -ò=1421()ii m im i qf x dx -=åò=0.502210.5(0.75)(1)(0.25)(1)x dx x dx ----++-+蝌+0.51220.50.25(1)0.75(1)x dx x dx-+-蝌=0.522[0.25(1)x dx 创-ò+120.50.75(1)]x dx ?ò=3/16 错误!!应该计算如下:量化器输出的信号功率为S q =E(m)2]=121()x f x dx -ò=021(1)x x dx -+ò+120(1)x x dx -ò=2120(1)x x dx -ò=1/6量化噪声功率为N q =E(m-m q )2]=121()()q x m f x dx --ò =1421()()ii m q m i x m f x dx -=-åò=0.502210.5(0.75)(1)(0.25)(1)x x dx x x dx ---+++++蝌+0.51220.5(0.25)(1)(0.75)(1)x x dx x x dx --+--蝌=0.5202[(0.25)(1)xx dx ?-ò+120.5(0.75)(1)]x x dx --ò=1/48∴量化信噪比S q /N q =(3/16)/(1/48)=9 错误!!应该为:∴量化信噪比S q /N q =(1/6)/(1/48)=89-9:采用13折线A 律编码,设最小量化间隔为1个单位,已知抽样脉冲值为+635单位:(1) 试求此时编码器输出码组,并计算量化误差;(2) 写出对应于该7位码(不包括极性码)的均匀量化11位码。

(采用自然二进制码)解:(1)设x=+635Δ,8位PCM 码组为:C 1C 2C 3C 4C 5C 6C 7C 8x>0,C 1=1(极性);段落码:512Δ<x<1024Δ,x处于第七段,C2C3C4=110;段内码:x-512Δ=123Δ,Δ7=32Δ,x处于段内第四个量化间隔,C5C6C7C8=0011;即编码器输出码组为11100011,对应的量化电平为512Δ+3×32Δ=608Δ。

∴可能存在的量化误差为635Δ-608Δ=27Δ>Δk/2=32Δ/2=16Δ∵量化误差一定不超过量化间隔Δk的一半,最大可能的量化误差为量化间隔的一半Δk/2=16Δ。

∴为了使编码造成的量化误差小于量化间隔Δk的一半,在解码时必须进行补偿,即必须加上该层量化间隔的一半。

∴译码器输出=512Δ+3×32Δ+32Δ/2=+624Δ;实际上,量化误差=635Δ-624Δ=11Δ,而不应该是27Δ。

(2)该7位码对应的量化电平为+608Δ,采用除2取余法,可求出其对应的均匀量化11位码为:C1C2C3C4C5C6C7C8C9C10C11=010********(不包括极性)。

7-13:对10路带宽均为300~3400Hz的模拟信号进行PCM时分复用传输。

抽样速率为8kHz,抽样后进行8级量化,并编为自然二进制码,码元波形是宽度τ的矩形脉冲,且占空比为1。

试求传输此时分复用PCM信号所需的奈奎斯特基带带宽。

解:∵抽样速率为f s=8kHz,∴抽样间隔T s=1/f s=1/8000 s,对10信号进行PCM 时分复用传输,每路信号占用时间T=T s/10=1/80000 s。

抽样后进行8级量化,并编为自然二进制码,∴需要3位二进制编码,每位编码占用时间T b= T/3=1/240000 s。

∵码元波形是宽度τ的矩形脉冲,且占空比为1,∴码元波形宽度τ=T b= 1/240000 s,传输此时分复用PCM信号所需的奈奎斯特基带带宽B=1/2τ=120KHz。

7-14:单路话音信号的最高频率为4kHz,抽样速率为8kHz,以PCM方式传输。

设传输信号的波形为矩形脉冲,其宽度为τ,且占空比为1:(1)抽样后信号按8级量化,求PCM基带信号第一零点频宽;(2)若抽样后信号按128级量化,PCM二进制基带信号第一零点频宽又为多少?解:(1)信息传输速率R b=8k×㏒28=24kbit/s第一零点频宽f s=1/τ= R b=24kHz或:抽样间隔T s=1/f s=1/8000 s,8级量化PCM系统,需要3位二进制编码,每位编码占用时间T b= T s/3=1/24000 s,∴PCM系统最小带宽B=24KHz。

(2)R b=8k×㏒2128=56kbit/sf s=56kHz或:抽样间隔T s=1/f s=1/8000 s,128级量化PCM系统,需要7位二进制编码,每位编码占用时间T b= T s/7=1/56000 s,∴PCM系统最小带宽B=56KHz。

9-15:若12路话音信号(每路信号的最高频率均为4kHz)进行抽样和时分复用,将所得的脉冲用PCM系统传输,重做上题。

解:(1)R b=12×8k×㏒28=288kbit/sf s=1/τ= R b=288kHz(2)R b=12×8k×㏒2128=672kbit/sf s=672kHz9-16:已知话音信号的最高频率f m=3400Hz,今用PCM系统传输,要求信号量化信噪比S o/N q不低于30dB。

试求此PCM系统所需的奈奎斯特基带频宽。

解:由题意知,10lg(S o/N q)=30dB,S o/N q=1000∵PCM系统量化信噪比S o/N q=22N=1000,∴采用的二进制编码位数N≈5 PCM系统奈奎斯特基带频宽B=Nf m=5×3400Hz=17(kHz)R b=2B=2Nf m=2×17 kHz=34(kHz)第十一章 P371-37311-1,11-3,11-7,11-8,11-1311-1:设有8个码组:000000、001110、010101、011011、100011、101101、110110、111000。

试求它们的最小码距。

解:码距(汉明距离)是2个码组中对应位上数字不同的位数。

可以通过计算2个码组对应位模2的重量获得。

最小码距d0是码组集合中,所有码距的最小值。

∴最小码距d min=3。

11-3:已知两码组为(0000)、(1111)。

若该码集合用于检错,能检出几位错码?若用于纠错,能纠正几位错码?若同时用于检错与纠错,问各能纠、检几位借码?解:∵最小码距d min=4。

∴有用于检错时,由d min≥e+1,得e=3,能检出3位错码;用于纠错时,由d min≥2t+1,得t=1,能纠正1位错码;同时用于检错与纠错时,由d min≥e+t+1,且e>t,得t=1,e=2,能同时检出2位错码,纠正1位错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