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工程概况1.1工程概要钱江世纪城G-06龙达大厦位于萧山城北江滨地区的杭州钱江世纪城公园东路以南,滨江二路以西,东北到杭甬高速公路,西北至钱塘江滨,西南至钱江三桥,南到前解放河,东至利群河和市心路,与杭州钱江新城隔江相望。
本工程由A楼、B楼、裙房和地下室组成,占地面积7216.0㎡,总建筑面积219664.6㎡,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67584.4㎡,地下建筑面积52079.3㎡。
地下三层以汽车停车库为主,其用途、分布如下:A楼地上61层,建筑屋面结构高度248.900米,设置3层避难层(16层、31层、46层);B楼地上43层,建筑屋面结构高度177.350米,设置2层避难层(13层、28层);均以办公为主;裙房地上4层,主要为商场、餐饮用。
1.2工程现场条件1.2.1工程现场管理组织业主单位:杭州龙都置业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中国联合工程公司监理单位:浙江长城工程监理有限公司1.2.2机电工程投标范围1、电气工程:施工图中除高低压配电房安装、调试外的全部动力系统(各专业机房、设备等动力系统只施工到各专业电源箱处);消防照明系统;普通照明系统(景观照明按专业设备算,只施工到电源箱处);防雷接地系统(不含幕墙防雷);不含酒店精装修的末端设备及施工;2、给排水工程:除消防、景观水系统外的全部水系统(施工至室外距墙1.5米处);不含酒店精装修的末端设备及施工;3、通风空调工程:±0.00以下的地下室全部通风工程(含人防、消防);±0.00以上的除消防、VRV空调系统外的剩余通风工程;中央空调机房、管道;不含酒店精装修的末端设备及施工;1.2.3现场可供条件1、场地平整已基本达到可施工要求;2、临时用电、水已到位,路通。
1.3给排水工程主要概况本项目给排水工程可分生活给水系统、热水系统、地下室压力排水系统、冷却水系统、雨水系统和污水排水系统。
本工程市政水压约为0.32MPa,地下三层及裙房均采用市政直接供水。
A楼裙房以上给水分为上中下三个供水区域,以16层和46层为界,其中下部供水区域分为一个段,由设置在地下二层的无负压给水设备加压供水;中部给水区域分为高中低三个段,在避难层31层设置中区生活水箱(水箱进水由设置在地下二层的无负压给水设备加压供给),其中高、中两个给水段由设置在31层的变频加压设备加压供水,高区为38至45层,中区为27至37层,下段为17至26层,由31层生活水箱重力供给;上部给水区域分为高、低两个段,在屋顶机房层顶部设置生活水箱(水箱进水由设置于地下二层的生活水箱、加压泵及31层无负压接力泵串联供给),高段为55至61层,给水由设置于机房顶的给水稳压泵加压供给,低段为47至54层,由屋顶生活水箱重力供给。
上中下三个供水区域的底部几层均采用支管减压阀减压,阀后压力0.15MPa。
热水系统:泳池及淋浴部分设置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半容积式热交换器设置在地下一层热交换机房内,热媒为80°C热水,热水供水温度60°C,回水温度50°C。
热水交换器壳体采用不锈钢,盘管为紫铜材质,工作压力0.6MPa。
给水管道的采用材料要求、连接安装方式如下:生活给水管上采用全铜质闸阀,给水转输管及A楼高区办公给水管工作压力为2.5MPa,其余闸阀为1.6MPa。
生活给水泵出水管上安装防水锤缓闭止回阀。
生活给水系统干管上均采用可调先导式减压阀,水系统支管上采用可调式支管减压阀。
污水排水系统:该工程生活排水系统采用污废分流制,在各个设备层顶部合并汇总后排出室外。
在室外经化粪池后排入市政排水管网。
厨房排水在室外经隔油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排水管网。
办公室卫生间排水立管采用三管制,设置专用通气管;厨房排水管仅伸顶通气。
雨水系统:屋面雨水采用87型雨水斗,塔楼设计重现期为50年,校核重现期为100年。
裙房设计重现期20年,校核50年。
A楼:在46层和16层分别设置不锈钢雨水调压水箱,雨水调压水箱容积1m3,并设置溢流管。
B楼:在28层设置不锈钢雨水调压水箱,雨水调压水箱容积1m3,并设置溢流管。
裙房宴会厅及游泳馆为钢结构屋面,设计采用虹吸雨水排水系统,由专业厂家做二次深化设计。
在屋面雨水沟与女儿墙交接处设置雨水溢流口,溢流口底部高于雨水沟底150mm,洞口尺寸为200*200mm。
雨水管道采用涂塑钢管,沟槽式连接,立管中部设置伸缩节。
冷却塔设置在裙房屋面,冷却循环泵设置在地下二层冷冻机房内,并设置旁虑设施,净化水质。
冷却塔补水采用市政直供补水。
循环冷却水管采用焊接钢管、法兰连接。
压力排水管采用涂塑钢管,丝扣连接,阀门采用球阀,止回阀采用水力止回阀,工作压力1.0MPa。
热水管采用橡塑保温,保温厚度30mm。
热交换器及屋顶不锈钢水箱均采用橡塑保温,保温厚度50mm。
1.4通风空调工程主要概况本工程主要分地下室防排烟系统、地下室通风系统、人防通风系统、裙房空调系统、A楼排风系统、A楼新风系统、B楼排风系统、B楼新风系统。
地下汽车库均设置机械排风和机械补风系统,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h,排风均通过尾气井排出屋面。
地下自行车库设置机械排风系统,利用车道自然补风,换气次数按不小于3次/小时设计。
制冷机房通风换气次数按不小于6次/小时设计。
锅炉房按排出余热设计通风量,并设事故通风。
锅炉房保持正压。
水泵房设置机械排风和机械送风系统,换气次数按不小于5次/小时设计。
变配电房设置机械通风装置,换气次数按排除余热计算。
各卫生间通风换气次数按不小于10次/小时设计机械排风系统。
地下汽车库设机械排风兼排烟系统,排风量按6 次/小时计算,不具备自然补风条件的均设置机械补风系统。
A楼裙房及超高区办公设置集中冷/热源。
空调冷源采2台2813kW和1台1934kW水冷型电制冷离心式冷水机组,主机进出水温度为6/12°C。
过渡季和冬季空调供冷采用冷却塔供冷方式,即冷却水由1台冷却塔降温,再经过板式热交换器将冷水温度降低的供冷方式,冷水温度为8.5~13℃,高区冷水温度为10.5~15.5℃。
空调热源选用3台1.860MW的燃气型真空热水机组,提供空调用和生活用高温热水,机组高温水供回水温度为80/60°C。
空调用热水经水-水热交换机组换热后供回水温度60/50°C。
裙房商业、A楼低/中/高区办公、B楼办公和地下室弱电机房等设变制冷剂流量的风冷热泵型多联分体式空调系统。
空调水系统采用四管制闭式机械循环系统,高低区冷热水在A楼31层(避难层)设备间转换,转换后空调冷水供回水温度为8/13°C,空调热水供回水温度为60/50°C。
空调水系统采用同程与异程相结合方式。
各空调水系统均设开式膨胀水箱。
空调水系统末端设备均设电动调节(两通)阀。
本项目大空间如:大堂、部分商业等均采用低速全空气系统,气流组织采用上送下回或上送上回方式。
会议及办公等小空间用房均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新风经过处理后送入各空调房间。
A楼门厅大堂预留热水型地板采暖系统。
风机盘管回水支管上均设电动两通阀,由室内恒温器控制启闭。
空调器的回水管上设电动比例调节阀,根据回风温度(新风空调器根据送风温度)作比例调节。
空调冷冻(热)水系统设压差旁通控制,实现变负荷运行。
本项目人防工程平时为停车库,按《汽车库、修1车库、停车库设计防火规范》、《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设计。
战时主要功能为:专业队队员掩蔽部和装备掩蔽部,掩蔽人数为210人。
战时专业队队员掩蔽部设清洁、滤毒、隔绝三种通风方式。
进风系统由防爆波活门、滤尘器、手动密闭阀、过滤吸收器、送风机等组成。
清洁式通风新风量≥10立方米/时.人;滤毒式通风新风量≥5立方米/时.人;隔绝式通风为人防工事内部空气循环。
隔绝防护时间≥6小时,二氧化碳浓度≤2%。
人防排风系统:战时清洁式排风利用人防排风机排向竖井;滤毒式超压排风自洗消间通过防毒通道、扩散室、防爆波活门排向竖井,并保证防毒通道大于50次/小时换气。
1.5电气工程主要概况本工程设置了多个低压变配电室,分别是地下二层冷冻站变配电室、地下一层1#变配电室、地下一层2#变配电室、A楼16层变配电室、A楼31层变配电室、A楼46层变配电室、B楼13层变配电室、B楼28层变配电室。
本工程中消防类风机、水泵、电梯、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厨房用电、生活泵用电等为一级负荷,其中应急照明从上级双切总箱引一回路电源至各个末端配照明电箱,消防类风机、水泵、电梯分别引两路低压电源至各个末端配电箱,地下室排水泵、机械车位等用电按二级负荷进行供电,其它负荷均为三级负荷。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均自带蓄电池作为备用电源,持续供电时间大于90min,消防类机房持续供电时间不低于180min。
本项目走道、地下层等公共部位的设计照度标准为50Lx,汽车库的设计照度标准为75Lx,照度值应满足《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要求。
照明光源按平面功能分别选择三基色、高光效T5细管径直管荧光灯,紧凑型荧光灯或金属卤化物灯;优选效率高的灯具;T5荧光灯配L级电子镇流器,单灯功率因数达0.9以上,金卤灯配节能型电感镇流器,经补偿后单灯功率因数也应达到0.9以上。
光源、灯具及其附属装置的其他参数选择详主要设备材料表。
本工程火灾事故照明兼做平时照明的一部分。
安全出口标志、疏散指示灯均为常亮,选用场致发光光源。
火灾事故照明灯和疏散指示标志,应设玻璃或其他非燃烧材料制作的保护罩。
本工程消防负荷配线采用矿物绝缘电缆明敷,其他负荷配线均采用无卤低烟铜芯电缆(线)走防火电缆桥架或穿金属管暗敷。
电缆桥架水平敷设时距地高度不低于2.5m。
垂直敷设时距地1.8米以下部分应加金属盖板保护,敷设在电气专用房间内时除外。
本工程地上建筑物按二类防雷建筑设防。
利用柱内两根不小于16的主筋连续焊接作为引下线。
接地采用基础地梁底部或底板内两根不小于Φ16的钢筋及途经的桩基内两根竖向主筋(不小于Φ16)焊接连通,组成大楼的接地极。
配电系统接地形式采用TN-S系统,电源进线应在主进开关电源侧重复接地;金属电缆桥架、金属线槽、配电线路的金属护管、插座接地孔、电动机和所有灯具的可接近裸露导体及其它所有外露导电部分均应与接地保护线(PE 线)可靠连接,PE支线应与PE干线相连接,不得串联连接。
本工程设总等电位联接,在变电所及各个配电间内设MEB箱。
本工程的所有机房在门背后及客房等含淋浴卫生间内台盆下方离地0.3m设LEB端子板作局部等电位联结。
第二章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2.1施工管理总体策划2.1.1施工组织与管理策划针对本工程特点,本着精干、高效、结构合理的原则,组建电气、给排水、空调通风系统安装项目管理运行班子,使项目生产要素合理投入和优化组合,管理层和各岗位以严谨的工作作风、合理的工作流程、到位的工作质量,确保一流的工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