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二专题六一、选择题1.(2019·江苏省宿迁市高三期末)下列有关探索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A.格里菲斯实验中,R型菌转化为S菌是基因重组的结果B.用含有32P的液体培养基培养噬菌体,从而使噬菌体被标记C.通过噬菌体的侵染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艾弗里实验中,添加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的培养基上只出现了光滑的菌落【试题解析】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R型菌转化为S菌是基因重组的结果,A正确;用含有32P的液体培养基培养细菌,不能直接培养噬菌体,B错误;通过噬菌体的侵染实验证明了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C错误;艾弗里实验中,添加S型肺炎双球菌DNA的培养基上出现光滑型菌落(S型)和粗糙型菌落(R型)两种,D 错误。
故选A。
2.(2019·吉林省集安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列与DNA复制和与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D)A.用32P标记的噬菌体在不含32P的大肠杆菌内增殖3代,具有放射性的噬菌体占1/4B.含有3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其中一条链上A+T=35%,该DNA片段在第3次复制时,需要780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C.活的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DNA混合后转化为S型细菌的实质是一种基因重组D.活的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DNA混合后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只长出S型菌菌落【试题解析】用32P标记的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3代,产生了8个子代噬菌体,由于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有2个含有32P,所以具有放射性的噬菌体占总数为2/8=1/4,A正确;某DNA片段有3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T比例为35%,则另一条链上和整个DNA 分子中A+T比例也为35%。
因此整个DNA分子中,A=T=105个,G=C=195个。
第三次复制该DNA片段时,需要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23-1×195=780个,B正确;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实质是基因重组,C正确;活的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DNA混合后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同时长出S型菌和R型菌的菌落,D错误。
3.(2019·福建省龙岩市高三期末)某研究小组进行“探究DNA复制方式”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其中培养大肠杆菌的唯一氮源是14NH4Cl或15NH4Cl,①、②、③表示离心管顺序编号,条带表示大肠杆菌DNA离心后在离心管中的分布位置。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A.本实验运用了同位素示踪和密度梯度离心技术B.①管是大肠杆菌在14NH4Cl的培养液中培养的结果C.②管中大肠杆菌的DNA都含14N/15ND.实验结果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试题解析】本实验培养大肠杆菌的唯一氮源是14NH4Cl或15NH4Cl,氮元素被标记,通过离心使在不同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大肠杆菌的DNA分层,A正确;①中只有重密度带,说明①中DNA两条单链都含有15N,B错误;②中只有中密度带,说明②中DNA两条单链一条含有15N,一条含有14N,C正确;①中DNA两条单链都含有15N,经过复制离心后为②,再复制离心后为③,说明开始时大肠杆菌DNA双链被15N标记,放到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复制一次后为②,②中DNA两条单链一条含有15N,一条含有14N,②中DNA再复制一次,形成的四个DNA中,其中两个DNA中各有一条单链含有15N,一条单链含有14N,另外两个DNA的两条单链都含有14N,离心出现中密度带和轻密度带,实验结果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D正确。
4.(2019·福建省龙岩市高三期末)若生物体内DNA分子中(G+C)/(A+T)=a,(A+C)/(G +T)=b,则下列两个比值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C)A.a值越大,双链DNA分子的稳定性越高B.DNA分子一条单链及其互补链中,a值相同C.碱基序列不同的双链DNA分子,b值不同D.经半保留复制得到的DNA分子,b值等于1【试题解析】G与C之间三个氢键相连,A与T之间两个氢键相连,a值越大,G+C越大,双链DNA分子的稳定性越高,A正确;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值即(G+C)/(A+T)=a,则在每条单链中(G+C)/(A+T)=a,B正确;DNA分子中非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值等于1,(A+C)/(G+T)=b=1,碱基序列不同的双链DNA分子,b值相同,C错误,D正确。
5.(2019·福建省龙岩市高三期末)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B)A.格里菲思实验证明DNA是使R型肺炎双球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B.艾弗里提取的S型菌的DNA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后可观察到两种菌落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为了裂解细菌释放出噬菌体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体都带有32P标记【试题解析】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实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转化因子能使R型菌转化为S型细菌,A错误;将S型细菌的DNA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后有些R型细菌会转化为S型细菌,培养基中会有R和S型两种菌落,B正确;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为了使吸附在大肠杆菌外的噬菌体的外壳脱落,C错误;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体并不是都带有32P标记,噬菌体遗传物质是DNA,只有含有亲代噬菌体DNA 链的子代噬菌体才带有32P标记,D错误。
6.(2019·江苏省盐城市高三期中)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和他的同事研究了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的细胞形态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D)A.破碎S型细菌细胞之前最好利用纤维素酶去除其细胞壁B.实验①只获得少数转化的S型细菌的原因是发生基因突变的频率低C.实验①获得转化为S型细菌中的DNA与原S型细菌中的DNA完全相同D.实验②使用DNA酶水解DNA后进行实验,从而增强DNA是遗传物质的说服力【试题解析】肺炎双球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不能用纤维素酶去除,A错误;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质是基因重组,B错误;实验①获得转化为S型细菌中的DNA与原S型细菌中的DNA不完全相同,C错误;实验②使用DNA酶水解DNA后进行实验,从而增强DNA是遗传物质的说服力,D正确。
故选D。
7.(2019·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生物二模)如图为科学家设计的DNA合成的同位素示踪实验,利用大肠杆菌探究DNA的复制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比较试管①和②的结果即可证明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B.实验中没有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的研究方法C.可用噬菌体代替大肠杆菌进行上述实验,且提取DNA更方便D.大肠杆菌在含有15NH4Cl的培养液中生长若干代,细胞中只有DNA含15N【试题解析】比较试管①和②的结果,DNA分别为全重和全中,所以可证明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A正确;实验中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的研究方法即用15N进行标记,B错误;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培养液中独立生活和繁殖,因而不能代替大肠杆菌进行实验,C错误;蛋白质和核酸等物质都含有N元素,所以大肠杆菌在含有15NH4Cl的培养液中生长若干代,细胞中含15N的物质有DNA、RNA、蛋白质等,D错误。
故选A。
8.(2019·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一模)下列关于DNA的叙述,正确的是(D)A.DNA的基本骨架由C、H、O、N、P等元素组成B.连接磷酸与五碳糖的化学键可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断裂C.DNA的片段都有遗传效应,可控制生物的性状D.DNA的复制和转录都能在细胞质中进行【试题解析】DNA的基本骨架是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形成的,由C、H、O、P元素组成,A错误。
连接磷酸与五碳糖的化学键为磷酸二酯键,可在限制酶的作用下断裂,解旋酶作用的化学键是氢键,B错误。
DNA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称为基因,可以控制生物的性状。
并非所有片段都有遗传效应,C错误。
DNA的复制和转录能发生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因此都能在细胞质中进行,D正确。
9.(2019·上海市虹口区生物二模)某同学制作一DNA片段模型,现准备了若干不同类型塑料片,见表。
若想充分利用现有材料,那么还需准备脱氧核糖的塑料片数目是(B) 塑料片类别碱基G 碱基C 碱基A 碱基T 磷酸数量(个) 10 16 16 10 52A.32C.26D.52【试题解析】由表格信息可知,碱基G的数量是10个,碱基C的数量是16个,因此最多形成10个G、C碱基对;碱基A是16个,碱基T是10个,因此最多形成10个A、T碱基对,所以该DNA分子模型最多形成20个碱基对,因此需要40个脱氧核苷酸。
故选B。
10.(2019·江苏省盐城市高三期中)7-乙基鸟嘌呤不与胞嘧啶(C)配对而与胸腺嘧啶(T)配对。
某DNA分子中腺嘌呤(A)占碱基总数的30%,其中的鸟嘌呤(G)全部被7-乙基化,该DNA 分子正常复制(所用原料都正常)产生两个DNA分子,其中一个DNA分子中胸腺嘧啶(T)占碱基总数的45%,则另一个DNA分子中7-乙基鸟嘌呤所占比例为(A)A.5%B.15%C.20%D.35%【试题解析】该DNA分子中A=T=30%,G=C=20%,如果鸟嘌呤(G)全部被7-乙基化,则G不与C配对而是与胸腺嘧啶T配对,一个DNA分子中胸腺嘧啶(T)占碱基总数的45%,因此与乙基化G配对的T的比例是45%-30%=15%,则另一个DNA分子中7-乙基鸟嘌呤所占比例为20%-15%=5%。
故选A。
11.(2019·北京市通州区高考生物一模)如图所示为野生型链孢霉几个基因的表达过程,据图作出的推断正确的是(B)A.图中所示的基因向后代传递时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B.由图可以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C.该图能说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D.若野生型链孢霉不能在缺少精氨酸的培养基上生长,则一定是基因4发生了突变【试题解析】图示说明基因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不能说明基因向后代传递是否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A错误,B正确;该图说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但不能说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C错误;若野生型链孢霉不能在缺少精氨酸的培养基上生长,则可能是基因4发生了突变,也可能是基因1或基因2或基因3发生突变,D错误。
故选B。
12.(2019·湖南省株洲市生物一模)某二倍体植物的体细胞内的同一条染色体上有M基因和R基因,它们编码各自蛋白质的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起始密码子均为AUG。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A.基因M在该二倍体植物细胞中数目最多时可有两个B.基因R转录时以a链为模板在细胞核中合成mRNAC.若箭头处的碱基替换为G,则对应密码子变为GAGD.若基因M缺失,则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试题解析】当该二倍体植株为纯合子时,基因M在该二倍体植物细胞中数目最多时可有4个(有丝分裂间期复制后),A错误;由于起始密码子均为AUG,所以基因R转录时以a 链为模板在细胞核中合成mRNA,B正确;基因M以b链为模板合成mRNA,若箭头处的碱基替换为G,则对应密码子变为CUC,C错误;若基因M缺失,则引起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