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幕墙设计说明(DOC)

幕墙设计说明(DOC)

郑州北软电子商务快递物流园电子商务3#、8#楼幕墙工程设计总说明1 幕墙工程系统概述工程名称: 郑州北软电子商务快递物流园电子商务-3#、8#楼幕墙工程工程地点: 郑州国际物流园区喜达路以北、寿达路以南、凤凰大道以东建设单位(发包方):郑州北软电子商务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 河南省城乡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工程性质: 民用建筑主体结构形式:框架结构建筑高度(裙楼): 20.3 m建筑耐火等级: 二级建筑防雷分类: 二类工程范围包括:玻璃幕墙、铝合金百叶幕墙、玻璃地弹门、铝合金格栅等。

2 幕墙工程设计取值分析2.1设计基本资料工程所在地区:河南省郑州市基本风压:0.45 kN/m2 (50年一遇)气候分区:夏热冬冷地区地面粗糙度类别:B 类建筑场地类别:Ⅲ类当地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5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本工程抗震设防标准抗震设防类别:重点设防类按8度采取抗震措施外围护结构设计使用年限:25年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二级建筑物防雷分类:二类2.2设计参照标准、规范及资料设计参照标准、规范及资料见本设计说明“附录A、附录B”。

3 幕墙系统的材料选用3.1 一般规定建筑幕墙选用的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及设计要求,并应有出厂合格证。

玻璃幕墙应选用耐气候性的材料。

金属材料和金属零配件除不锈钢及耐候钢外,钢材应进行表面镀锌处理、无机富锌涂料处理或采取其他有效的防腐措施,铝合金材料应进行表面阳极氧化、粉末喷涂或氟碳漆喷涂处理。

3.2 铝合金材料本工程采用高精级铝型材,符合《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102-2003)和《铝合金建筑型材》(GB/T 5237-2008)的相关规定。

铝型材材质牌号状态为6063-T5、6063-T6,所有铝型材壁厚依据计算和构造要求确定,并满足现行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

室内外铝型材外装饰面采用氟碳喷涂处理,膜厚应不小于40μm,表面喷涂颜色以建筑师最终确定的样品为准。

所有不可见铝型材采用银白色阳极氧化处理,阳极氧化膜厚为AA15级。

3.3 铝板铝板选用国内生产的优质铝板,单层铝板基材为3003-H14,室外所有铝板外表面均采用氟碳喷涂处理,厚度不小于40 微米,室内所有铝板外表面均采用粉末喷涂处理,厚度不小于40 微米,颜色具体见业主封样。

室外铝板:采用2.5mm单层铝板(外装饰面氟碳喷涂)背板:采用2mm单层铝板(外装饰面粉末喷涂)3.4 钢材幕墙结构用钢材采用Q235B钢,不可见所有钢制件表面采用热浸镀锌处理,锌层厚度应满足《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GB/T 13912-2002中要求。

大跨度钢立柱、横梁、雨篷钢龙骨,外表面做氟碳喷涂处理。

在加工厂内,钢件需先表面抛丸除锈,等级为Sa2.5,不得手工除锈,喷两道水性无机富锌底漆,厚度不小于80μm,到工地安装完后,喷环氧云铁富锌中间漆,厚度不小于80μm,再喷氟碳面漆,厚度不小于80μm。

钢件焊接部位,打磨除渣,在喷氟碳面漆前,需补喷两道水性无机富锌底漆,厚度不小于80μm。

3.5 玻璃本工程的玻璃(各幕墙系统所选用的玻璃类型详见各幕墙立面图)厚度按设计计算确定,玻璃类型如下:玻璃幕墙部位:8+12A+6中空钢化LOW-E玻璃地弹门:12mm厚钢化透明玻璃3.6密封材料本工程密封胶选用中性硅酮结构胶密封及中性硅酮建筑密封胶,建筑密封胶与结构密封胶应选用同一品牌,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 GB16776的规定。

所有橡胶条/干式耐候胶,除与硅酮密封胶接触之外,都应为热塑性三元乙丙。

海绵橡胶条/耐候胶/垫块应为挤压成型黑色三元乙丙或硅酮橡胶,硬度值为邵氏A级硬度45±5。

3.7防火保温防火隔离材料采用厚度为100mm,容重为80kg/m3,耐火极限1小时的不燃性岩棉,表面带锡箔纸,并由1.5mm镀锌钢板承托。

镀锌钢板与结构衔接部位采用防火胶进行密封。

保温棉采用厚度为50mm,容重为60kg/m3,耐火极限为A级的岩棉,表面带锡箔纸。

3.8其它材料所有与铝型材直接接触的五金配件均采用不锈钢或铝合金,五金件的材质如为碳钢,碳钢表面需镀锌处理。

不锈钢螺栓采用奥氏体不锈钢A2-70。

本工程采用预埋件和后置埋件,表面热浸镀锌处理,化学螺栓应满足《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 145-2013中规定要求,本工程M12化学螺栓拉力设计值为8.0kN,按16kN 做拉拔试验。

4 幕墙系统物理性能以及保证性能的措施4.1节能设计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全国各城市建筑气候分区表,珠海市属于夏热冬冷地区。

透明幕墙部位采用8+12A+6中空钢化LOW-E玻璃。

4.2抗震设计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

依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本工程可划分为重点设防类,按8度采取抗震措施。

4.3防火设计本工程外围护结构耐火等级一级。

在玻璃幕墙与结构洞口间隙填充密实厚度不小于100mm、密度不小于80kg/m3、耐火极限不小于1小时的防火岩棉,表面带锡箔纸,并由1.5mm 镀锌钢板承托。

镀锌钢板与结构衔接部位采用防火胶进行密封。

以确保达到规范耐火极限要求。

4.4防雷设计本工程按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年版)中防雷分类等级的二类防雷标准进行防雷设计。

二类防雷建筑需要考虑防直击雷和防雷电波侵人,对于高度不超过45m的建筑则可不考虑侧击雷的影响。

建筑高度20.3m,在压顶部位应设置防直击雷系统。

4.5设计性能指标本工程玻璃幕墙系统物理性能的分级按照国家标准《建筑幕墙》GB/T 21086-2007的相关规定进行划分。

1抗风压性能幕墙的抗风压性能指标应根据幕墙所受的风荷载标准值Wk确定,其指标值不应低于Wk,且不应小于1.0kPa。

在抗风压性能指标值作用下,幕墙的支承体系和面板的相对挠度和绝对挠度不应大于下表的要求。

表4.5.1幕墙的支承结构、板面的相对挠度和绝对挠度要求表4.5.2 建筑幕墙抗风压性能分级通过计算,所有构件和连接均满足规范要求。

2水密性能幕墙水密性能指标应按如下方法确定:GB 50178图2.1.2中的ⅢA和ⅣA地区,即热带风暴和台风多发地区按下式计算,且固定部分不宜小于1000Pa,可开启部分与固定部分同级。

P=1000μZμCW0式中: P——水密性能指标;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C——风力系数,可取1.2;W——基本风压(kN/m2)。

其它地区可按上述公式计算值的75%进行设计,且固定部分取值不宜低于700Pa,可开启部分与固定部分同级。

表4.5.3 建筑幕墙水密性能分级表3气密性能气密性能分级指标是指10Pa压差下的幕墙的漏气量,以100 Pa压差下实测漏气量折算成10Pa压差下漏气量作为分级依据。

气密性能指标应符合GB 50176、GB 50189、JGJ 132、JGJ 134、JGJ 26的有关规定,并满足相关节能标准的要求。

一般情况可按表4.5.4确定。

表4.5.4 建筑幕墙气密性能设计标准一般规定表4.5.5 建筑幕墙开启部分气密性能分级表4.5.6 建筑幕墙整体气密性能分级性能达到表4.5.6的3级标准。

4热工性能建筑幕墙传热系数应按GB 50176的规定确定,并满足GB 50189、JGJ 132、JGJ 134、JGJ 26和JGJ 75的要求。

玻璃(或其它透明材料)幕墙遮阳系数应满足GB 50189和JGJ 75的要求。

幕墙在设计环境条件下应无结露现象。

幕墙传热系数分级指标k应符合表4.5.7的要求。

表4.5.7 建筑幕墙传热系数分级玻璃幕墙的遮阳系数应符合:(1)遮阳系数应按相关规范进行设计计算;(2)玻璃幕墙的遮阳系数分级指标SC应符合表4.5.8的要求。

表4.5.8 玻璃幕墙遮阳系数分级要求。

透明幕墙部分保温性能达到5级,遮阳系数达到6级要求。

5空气声隔声性能空气声隔声性能以计权隔声量作为分级指标,应满足室内声环境的需要,符合GBJ 118的规定。

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指标RW应符合表4.5.9的要求。

表4.5.9 建筑幕墙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本工程通过合理的选用材料和科学的构造设计,幕墙系统的空气声隔声性能等级为3级。

6平面内变形性能建筑幕墙平面内变形性能以建筑幕墙层间位移角为性能指标。

在非抗震设计时,指标值应不小于主体结构弹性层间位移角控制值;在抗震设计时,指标值应不小于主体结构弹性层间位移角控制值的3倍。

主体结构楼层最大弹性层间位移角控制值符合表4.5.10的规定。

表4.5.10 主体结构楼层最大弹性层间位移角表4.5.11 建筑幕墙平面内变形性能分级表品在设计的试验峰值加速度条件下不应发生破坏。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时应进行振动台抗震性能试验或其它可行的验证试验。

本工程主体结构为框架结构,最大弹性层间位移角为1/550。

本工程幕墙系统需进行抗震设计,幕墙平面内变形性能指标应不小于1/550×3=1/183,幕墙平面内变形性能等级为3级。

7耐撞击性能耐撞击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

人员流动密度大或青少年、幼儿活动的公共建筑的建筑幕墙,耐撞击性能指标不应低于表4.5.12中的2级。

撞击能量E 和撞击物体的降落高度H 分级指标和表示方法应符合表4.5.12的要求。

表4.5.12 建筑幕墙耐撞击性能分级本工程为公共建筑,人流密度大,依据所选材料性能并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做到幕墙的耐撞击性能不低于2级,即在本级撞击运动量的作用下,幕墙不发生损伤。

8 光学性能有采光功能要求的幕墙,其透光折减系数不应低于0.45。

有辨色要求的幕墙,其颜色透视指数不宜低于Ra80。

建筑幕墙采光性能分级指标透光折减系数T r 应符合表4.5.13的要求。

表4.5.13 建筑幕墙采光性能分级立面幕墙均有采光功能的要求,同时也有辨色要求。

设计所选用的中空LOW-E 玻璃的透光折减系数和颜色透视指数均符合上述参数标准,完全满足本工程的需要。

9 承重力性能幕墙应能承受自重和设计时规定的各种附件的重量,并能可靠地传递到主体结构。

在自重标准值作用下,水平受力构件在单块面板两端跨距内的最大挠度不应超过该板面两端跨距的1/500,且不应超过3mm 。

5 其它说明1、本设计幕墙立面分格图为幕墙外表面,图面标注尺寸单位为毫米,标高为米。

2、考虑到主体结构施工时产生的误差,幕墙施工时某些部位的材料安装位置或尺寸可能会作调整。

3、图纸的尺寸数据以标注为准,切勿以比例尺度量。

附录A 设计参照标准、规范及资料A.1 幕墙设计规范《建筑幕墙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GB/T 15227-2007《玻璃幕墙光学性能》GB/T 18091-2000《建筑幕墙平面内变形性能检测方法》GB/T 18250-2000《建筑幕墙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方法》GB/T 18575-2001《建筑幕墙》GB/T 21086-2007《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0-2001《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102-2003《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133-2001《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GJ/T 139-2001《建筑玻璃采光顶》JG/T 231-2007《点支式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程》CECS127:2001《建筑幕墙门窗通用技术条件》GB/T 31433-2015A.2建筑设计规范《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018-2010《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地震震级的规定》GB 17740-1999《中国地震烈度表》GB/T17742--2008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2008版)《声学建筑和建筑构件声学测量》GB/T 19889-200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 21434-2008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冷弯薄壁型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8-200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建筑制图标准》GB /T 50104-2001《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 /T 50105-2010《建筑隔声评价标准》GB /T 50121-2005《建筑气候区划标准》GB 50178-93《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GB 50429-2007《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建筑气象参数标准》JGJ 35-1987《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 81-2002《钢结构焊接规范》GB 50661-2011《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98A.3节能设计规范《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30号《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15《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411-2007A.4 铝材规范《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T 3190-2008《铝及铝合金加工产品包装、标志、运输、储存》GB/T 3199-2007 《一般工业用铝及单层铝板、带材》GB/T 3880-2006《铝合金建筑型材》GB/T 5237.1~5237.5-2008《铝合金建筑型材第6部分隔热型材》GB/T 5237.6-2012《铝及铝合金术语》GB/T 8005-2008《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与有机聚合物膜》GB/T 8013-2007《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氧化膜厚度的测量方法》GB/T 8014-2005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检测方法》GB/T 12967-2008《变形铝及铝合金状态代号》GB/T 16475-2008《建筑用铝型材、铝板氟碳涂层》JG/T 133-2000《铝幕墙板》YS/T 429-2001《铝幕墙板板基》YS/T 429.1—2000《铝幕墙板氟碳喷漆铝单板》YS/T 429.2—2000《铝及铝合金彩色涂层板、带材》YS/T 431—2000A.5 玻璃规范《夹层玻璃》GB15763.3-2009《中空玻璃》GB /T 11944-2012《建筑用安全玻璃防火玻璃》GB 15763.1-2009《建筑用安全玻璃钢化玻璃》GB 15763.2-2005《幕墙用钢化玻璃与钢化玻璃》GB17841-2008《着色玻璃》GB/T11614-2009《镀膜玻璃第1部分阳光控制镀膜玻璃》GB /T 18915.1-2002 《镀膜玻璃第2部分低辐射镀膜玻璃》GB /T 18915.2-2002《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 113-2009A.6石材规范《天然饰面石材试验方法》GB 9966-2001《天然石材术语》GB/T 13890-2008《天然石材统一编号》GB/T 17670-2008《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GB18601-2009《天然花岗石荒料》JC 204-2001A.7钢材规范《优质碳素结构钢》GB /T 699-1999《碳素结构钢》GB 700-2006《不锈钢棒》GB /T 1220-2007《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 1591-2008《合金结构钢》GB /T 3077-1999《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GB /T 3280-2007《不锈钢冷加工钢棒》GB /T 4226-2007《不锈钢热轧钢板和钢带》GB /T 4237-2007《耐热钢钢板和钢带》GB /T 4238-2007《建筑用轻钢龙骨》GB /T 11981-2008《碳素结构钢冷轧薄钢板和钢带》GB /T 11253-2007《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GB /T 13912-2002 A.8 胶类规范《硅酮建筑密封胶》GB 14683-2003《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GB 16776-2005《聚氨酯建筑密封胶》JC/T 482-2003《聚硫建筑密封胶》JC 483-2006《中空玻璃用弹性密封胶》JC/T 486-2015《幕墙玻璃接缝用密封胶》JC/T 882-2001《中空玻璃用丁基热熔密封胶》JC/T 914-2003A.9 其他规范《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栓、螺钉和螺柱》GB /T 3098.6-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抽芯铆钉》GB /T 3098.19-2004《建筑材料及其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 8624-2006《铝合金窗锁》GB 9302-1999《建筑绝热用玻璃棉制品》GB /T 17795-2008《擦窗机》GB 19154-2003《建筑用岩棉、矿渣棉绝热制品》GB /T 19686-2005《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 33-200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0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2011附录B 主要材料物理力学性能表B.1 铝合金型材的强度设计值fa(N/mm2)表B.2 热轧钢材的强度设计值fs(N/mm2)表B.3 热轧钢材焊缝的强度设计值(N/mm2)注:1 自动焊和半自动焊所采用的焊丝和焊剂,应保证其熔敷金属的力学性能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埋弧焊用碳钢焊丝和焊剂》GB /T5293和《低合金钢埋弧用焊剂》GB /T12470中相关的规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