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和理论

第二章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和理论

l 要扭转逆差,可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但 需要一个过程。发展中国家不会很快,但 发达国家会很快。发达国家由于金融市场 发达,资金流动快,高利率会使短期资金 迅速流入,可暂时弥补逆差。顺差时,则 反之。
第二章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和理论
货币政策——存款准备金
第二章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和理论
货币政策——再贴现
l 所谓外汇管制,就是国家通过法令、规定,对各项外汇的收入、 支出、存款、兑换、外汇买卖及国际结算进行管理。其特点和 最大优势为:能迅速见效。但:①不真正解决问题——一旦取 消,失衡还会出现;②导致经济行为的扭曲(例如外汇额度的 不正常获取。寻租理论:只要有优惠,就有人寻租。),管制 的成本会越来越大;③遭至反对与报复。但欧洲对管制观点的 变迁,可以给我们一个提示。五、六十年代,欧洲处于经济恢 复之中,资本自由流动并没有得到欧洲各国的响应,直到七、 八十年代,随着经济实力的加强,开始对外资本扩张,才开始 大力宣扬自由贸易、资本自由流动。外汇管制的方法之一是制 定复汇率,刺激出口,限制进口 。
第二章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和理论
扩张的财政政策效应
第二章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和理论
紧缩的财政政策效应
第二章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和理论
货币政策的调节原理
亦称金融政策, 即变动再贴现 率(最普遍频 繁使用)、调 整法定存款准 备率、进行公 开市场业务。
第二章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和理论
l 逆差时,提高法定存款储备率、提高再贴 现率、中央银行卖出政府债券→货币供应 减少,一方面,提高市场利率→吸引外资 流入,另一方面,使物价下跌→扩大出口, 减少进口,从而改善国际收支。
l 政策类型:汇率政策、补贴和关税政策、直 接管制。
第二章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和理论
l 汇率政策、补贴和关税政策,都可以 改变贸易品的相对价格。
l 直接管制可以通过改变进口品和进口 替代品的相对可获得性来达到支出转 换的目的。直接管制包括外汇管制、 进口许可证管制等形式。
第二章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和理论
何谓 “外汇管制”
注意:
l 在现实生活中,纯粹的市场调节机制是不 存在的,各国政府总会不同程度地干预经 济运行,如纸币流通条件下的固定汇率制 度,政府可能承担了维持市场汇率稳定的 义务。政府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国 际收支市场调节机制的作用,但是它不能 完全消除市场机制对国际收支的调节。
第二章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和理论
第二章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和理论
货币政策——公开市场业务
第二章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和理论
2.支出转换型政策
l 是指不改变社会总需求和总支出而改变需求 和支出方向的政策。所谓改变支出方向,是 指将国内支出从外国商品和劳务转移到国内 的商品和劳务上来。
l 政策原理:政策→改变贸易品的相对价格, 改变贸易品的可获得性→改变需求和支出方 向:将国内支出从外国商品和劳务转移到国 内的商品和劳务上来。→调节国际收支
情况下,市场经济系统内其他变量与国际 收支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使得国际收支 失衡得到调节的过程。 l 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实质是指由国际收 支失衡引起的国内经济变量变动对国际收 支的反作用过程。 l 国际收支自动调节的基本原理是运用自由 市场经济的各种宏观变量的作用使国际收 支失衡自动得到改善。
第二章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和理论
第二章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和理论
(二)供给调节政策
l 从供给角度讲,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有 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产业政策和科技 政策旨在改善一国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 构、增加出口商品和劳务的生产、提高 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以此达到增 加社会产品(包括出口产品和进口替代 品)的供给、改善国际收支的目的。。
第二章国际收支调节手 段和理论
2020/12/10
第二章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和理论
第二章 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和理论
第一节 国际收支调节手段 第二节 内外均衡的矛盾及政策搭配调节 第三节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第二章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和理论
学习目标
l 正确理解不同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的调节 方式
l 掌握市场失灵时,国际收支的政策调节 l 正确理解和掌握内外均衡的矛盾及政策搭
双紧的财政、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经济结构
调整汇率(贬值)
管制的同时,采取相应 的措施调整产业结构
第二章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和理论
四、国际收支调节的最高境界 l 加强国际经济合作,争取国际金融机构和
相关的各国的配合与支持,力争采取的政 策措施尽快达到所期望的目的。
第二章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和理论
第二节 内外均衡的矛盾及政策搭配调节
第二章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和理论
l 对外均衡调控的首要问题是“融资还是调整”。 因为,如果国际收支失衡是由临时性的、短期 的冲击引起的,就可以用融资方法弥补,避免 调整的痛苦;如果是由中长期因素导致的,那 么就势必要运用其他政策进行调整。可见,融 资政策与调节社会总需求的支出政策之间具有 一定的互补性与替代性。
第二章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和理论
二、国际收支的政策调节
需求调节政策
国际收支 调节政策
供给调节政策 资金融通政策
政策搭配
第二章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和理论
(一)需求调节政策
l 不同的政策对需求的影响不同,有的政策会对 社会总需求或国民经济中支出总水平产生影响; 有的政策虽然不改变社会总需求和总支出,但 会改变社会总需求的结构。按照政策对需求的 不同的影响,国际收支调节政策可分为支出增 减型政策(Expenditure-Changing Policy) 和支出转换型政策(Expenditure-Switching Policy)政策两大类。
一、内外均衡矛盾的经典论述——米德冲突 二、斯旺图形 三、为什么存在内外均衡矛盾 四、内外均衡矛盾政策调节的基本原理 五、内外均衡政策搭配案例
第二章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和理论
一、内外均衡矛盾的经典论述——米德冲突
(一)什么是米德冲突——固定汇率制度下 内外均衡冲突
l 在米德的分析中,内外均衡的冲突一般是 指在固定汇率下,失业增加、经常账户逆 差或通货膨胀、经常账户盈余这两种特定 的内外经济状况组合。
第二章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和理论
货币价格机制固定汇率制度作用的原理
l 固定汇率意味着当一国中央银行有义务维持本国 货币汇率的稳定。当一国国际收支逆差时,该国 外汇需求大于供给,外汇汇率有可能上升,这时, 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该逆差国家的中央银行就 会通过减少储备的方式来扩大本国外汇的供给, 以此平衡外汇的供需矛盾。但同时,由于外汇的 供给是通过用本币与外汇的对调来实现的,所以 引起了本国货币供应量的减少,由此就会发生以 上的连锁反应。
国际收支 逆差
BOP平衡
外汇支出 增加
黄金 输出
货币供应 量减少
进口 增加
国内物价 上升
国内物价 下降
货币供应 量增加
出口 增加
黄金 输入
外汇收 入增加
BOP平衡
国际收 支顺差
第二章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和理论
纸币流通条件下(以逆差调节为例)
A.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这一机制是这 样发挥作用的: 国际收支逆差→货币外流增加,本 国货币存量(货币供给量)减少→国 内一般价格水平下降→以外币表示的 出口商品价格下降,出口增加→贸易 收支改善
第二章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和理论
收入机制和利率机制
利率机制: 利率 提高
资本流 入增加
国际收 支逆差
外汇储 货币供应 备减少 量减少
金融收 支改善
改善国际 收支逆差
收入机制: 投资 减少
国民收 入下降
公众支 出减少
进口需 求减少
第二章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和理论
(三)自动调节机制评述
l 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能够自发地促使国 际收支趋向平衡,它发挥作用不需要政府 付出调节代价,并可避免各种人为的价格 扭曲。因此,各国政府都不同程度地为市 场调节机制创造适宜的环境。但是,市场 调节机制也具有很多局限性。
第二章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和理论
l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一国难以运用汇率的变动来作为 政策工具,由此会出现以下情况:
1.失业增加(要求)→扩大需求的措施→经常账户逆差; 经常账户逆差(要求)→缩减需求的措施→失业增加
2.通货膨胀(要求)→缩减需求的措施→国际收支顺差 国际收支顺差(要求)→扩大需求的措施→通货膨涨 这两种情况意味着内外均衡的冲突。显然,用一 个政策手段确实是无法同时实现两个目标,当外部均 衡要求实行紧缩性政策时,内部均衡却可能要求扩张 政策。同样,当外部均衡要求施以扩张性政策时,内 部均衡却可能要求施以紧缩性政策。
产业政策
优化产业结构


企业制度改革

制度创新政策
提高企业经营效率
第二章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和理论
(三)资金融通政策(外汇缓冲政策)
l 一国运用官 方储备的变 动或临时向 外筹借资金 来抵消超额 外汇需求或 供给。
资金融通政策
政府间信贷、国际金融市场融资和 国际金融机构贷款等通过调节不同 经济体之间的货币余缺直接解决国 际收支不平衡
(二)自动调节机制的方式
国际收支的 自动调节机制 包括“货币— —价格机制”、 “利率机制” 和“收入机制”
第二章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和理论
货币——价格机制
l “价格——现金”流动机制(大卫·休谟David Hume) l 制度前提
l 固定汇率制度 l 各国货币规定含金量,保证货币的可兑换性 l 黄金是最终清偿手段,执行国际货币职能
第二章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和理论
l 供给政策的特点是长期性,在短期内 难以有显著的效果,但它可以从根本 上提高一国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 从而为实现内外均衡创造条件。
l 政策类型:科技政策;产业政策;制 度创新政策
第二章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和理论
推动技术进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