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案例研究法与实证研究法的结合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论案例研究法与实证研究法的结合摘要:案例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是管理研究领域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将其恰当地结合使用可以使研究结果更加科学可信。
本文对这两种研究方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比较,通过对其研究方法的分析进一步说明案例研究法与实证研究法结合开展研究的过程、结论和重要性。
关键词: 研究方法; 案例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1 引言研究目的1.1.1 理论研究目的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领域存在着大量的研究理论方法,有一些理论尽管涉及的领域比较宽泛,但实际上仍是在某一取向内独立的探讨研究方法。
本研究理论层面的目的是试图在已有的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理论的基础上,将二者相结合,探讨对同一主题不同研究理论的效果,从而将案例研究法与实证研究法结合起来。
1.1.2 应用研究目的本研究应用层面的目的是初步联合案例研究法与实证研究法,从而使研究的信度、效度更好,能够符合一切的检验标准。
研究的价值和意义鉴于以往的研究在角度和方法上有所不足,本文首先介绍案例研究法与实证研究法的概念,然后从案例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的特点入手,分析其优势与不足,论证了案例研究法与实证研究法结合使用的可行性;最后就案例研究法与实证研究的关系进行阐述,探讨了两种研究方法在研究工作中如何结合的问题,从而更好的解决在案例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独立进行中的碰到的难题。
研究背景案例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是管理研究领域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本文所采用的“实证研究法”概念即指狭义的实证研究法,即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案例研究法”的概念包含于广义的实证研究法概念之内。
案例研究法同样从客观存在出发,研究“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与规范研究法所关注的“应该是什么”和“应该怎么样”相对,又独立于狭义的实证研究法概念之外案例研究法关注生活中真实的人和事,尤其是具有特殊意义的组织和事件,不拘泥于常规的有限的数个因子、变量与统计规律等。
从这个意义上讲,案例研究法属于定性的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法属于定量的研究方法。
管理研究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多维度互相关联的领域,利用实证研究方法得出的一个优秀模型往往也只能够关注其中两到三个维度,所以仅仅凭借既得的模型和文献很难把握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管理事件的本质。
而案例研究法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至少在三个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发现问题、启发灵感和解释说明,这正可以填补实证研究法的不足。
很多学者也都认为,尽管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但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它们绝不是完全割裂的关系,而是互相依赖,互为补充的关系。
2 案例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的概念案例研究法2.1.1 案例研究法的概念案例研究法定义为对当代某一处于现实环境中的现象进行考察的一种经验性的研究方法。
案例研究方法(case study method)是一种常用的定性研究方法,这种方法适合对现实中某一复杂和具体的问题进行深入和全面的考察。
通过案例研究,人们可以对某些现象、事物进行描述和探索。
案例研究还使人们能建立新的理论,或者对现存的理论进行检验、发展或修改。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 案例研究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
根据在研究中使用具体案例的数量,可以分为单一案例研究和多案例研究。
而根据在研究中具体案例引入的不同功能,案例研究则可以分为探索性案例研究、描述性案例研究和解释性案例研究等。
探索性案例研究是指凭借研究者的直觉线索到现场了解情况、收集资料形成案例,然后确定研究问题和理论假设。
描述性案例研究是通过对人、事及过程进行深度描述, 形成理论观点或者检验假设。
解释性案例研究则旨在通过特定的案例,对事物背后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和解释。
2.1.2 案例研究法的特点与局限性案例研究的特点:(1)当要回答“怎么样”和“为什么”的问题的时候,当要研究者对研究事物不予控制或不能控制时,当研究的对象是当代某一处于现实环境的现象的时侯,案例研究是一种合适的研究方法。
(2)案例研究的困难在于将某一小群体的研究发现推广到较大的群体里去。
此外,在案例研究中现象和环境的边界不是十分明确的时候,也会增加研究的困难。
案例研究法的局限性表现在:(1)难以对发现进行归纳:Yin认为案例研究的归纳不是统计性的而是分析性的,这必定使归纳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主观性。
由此,案例研究法的内部效度会被提出质疑。
(2)技术上的局限和研究者的偏见:案例研究没有一种标准化的数据分析方法,证据的提出和数据的解释带有可选择性,研究者在意见上的分歧以及研究者的其他偏见都会影响数据分析的结果,造成难以对案例进行归纳,这是信度上的不足(3)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耗费:密集的劳动力和大量的时间耗费是案例研究中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所以案例研究法通常采用小样本,而小样本被试得出的研究结论被应用于其他群体,或者较大的群体时,其有效程度是难以测量并令人信服的。
因此,案例研究法的外部效度大大下降。
实证研究法的概念实证研究就是通过运用数据,采用客观中立的立场,解释和预测经济管理事务,回答“实际是什么”的问题。
即先提出假设,然后用数据分析的方法加以验证。
其中,数据、模型、假设、检验、推理与结论是实证学术研究的六大要素。
实证研究方法强调“可证实性”,只要能够正确运用,简单的统计技术也可能实现目标。
3 案例研究法与实证研究法的关系在进行案例研究过程中,当被研究的现象本身难以从其背景中抽象、分离出来时, 案例研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
它可以获得其他研究手段所不能获得的数据、经验知识, 并以此为基础来分析不同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 进而检验和发展已有的理论体系。
案例研究不仅可以用于分析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现象, 还可以满足那些开创性的研究, 尤其是以构建新理论或精炼已有理论中的特定概念为目的的研究的需要。
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目的不同案例研究的作用至少有3个方面:由于是对个案进行研究, 因此, 是创建新理论、提出新观点的有效方法。
在研究的初始阶段, 当我们对所研究的问题知之甚少或试图从一个全新角度切入时, 案例研究将非常有用;由于案例的研究结论直接来自于经验证据, 因此, 研究结论更具现实有效性, 即便只有一个案例证明时也是如此;较易使用相关的测量工具来证真或证伪理论假设, 因为在案例研究过程中, 便已经在测量有关工具,案例研究多用于发现新思想和新事实。
实证研究方法可以概括为通过对研究对象大量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材料,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它将问题抽象在有限个因子与变量之间,重点在于抓住事物的内在规律。
因此许多实证研究法是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得到的。
然而,如果仅使用案例研究法进行研究,,案例研究法本身的严格性难以控制,得出的结论可能会被质疑。
因此,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实证研究法是案例研究法的必要补充。
二者是相互关联,以案例研究法为基础,实证研究法为补充的新型研究方式将会大大提升研究的效率。
主观意志对案例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的数据分析中的影响在案例研究法中,一般地,数据分析的进行需要依赖于研究者提出的理论性主张。
主要有三种数据分析方法:解释性分析、结构性分析、反射性分析。
解释性分析中,研究者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细分,接着,研究者把细分好的数据分配到不同的数据类目里。
在分配的过程中,研究者经过“不断比较”,决定哪些数据应该进入哪些类目,并不断整理原来的数据细分和修改初始类目设计;结构性分析中,作为一种常规的分析,结构性分析只需要考察文字或叙述上的数据;反射性分析中,它依赖于研究者的直觉和判断对数据进行描述。
在反射性分析中研究者对现象的解释和评价是完全不受约束的,因此反射性分析最好能让经验丰富的研究者进行。
显然,这三类分析方法中,研究者的主观意志起着重要作用。
在实证研究中,数据分析方法更多的是依靠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以逻辑和数学方法得出研究结论,做出理论上的诠释,建立理论模型,以计算机建立的模型为依据。
案例研究方法是定性研究方法中的一种,因此案例研究不同于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一般是通过演绎或推理的方式获得知识,因此实证研究显得相对的客观和容易控制;而案例研究则一般是通过归纳或解释的方式获得知识,研究的结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研究者本身。
从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到最后得到发现并作出总结,定性研究者都参与其中,成为传递和提炼信息的主要工具。
案例研究与实证研究得到的结论不同案例研究与现实紧密相关,没有哪种方法能像案例法那样与现实结合如此紧密。
研究人员始终要与被研究对象紧密互动, 全方位和及时地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
这是进行案例研究的基本保证。
研究对象的背景也是案例研究的要素。
案例研究带有研究者的主观意愿。
案例研究是对现实中的问题, 做与现实最紧密联系研究的一种方法, 主要是研究人员根据调查的信息进行的演绎分析, 因此, 无论是从确定研究对象的角度, 还是从获取的调查信息到最后的分析结论, 都带有研究人员的主观意愿。
实证研究从数据出发,最终结论是建立数学模型,验证最初的假设是正确的。
但是复杂的数据显得较为枯燥、难懂。
案例作为说明之用,旨在通过特定的案例,对变量背后的因果关系进行解释和说明。
案例中所包含的一些事实作为自变量,另外一些事实作为因变量,通过对案例背景的研究,寻找不同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或因果关系。
在这样的研究中,案例研究拉近了理论成果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不仅能够使读者直观地认识抽象的理论成果,对其产生信服,还起到了检验理论的作用。
4 案例分析采用实证研究法4.1.1 研究的目的.采用复合DEA方法测度企业知识管理绩效中的应用。
运用复合DEA方法,提出了测度和评价企业知识管理绩效的方法,能够找出被测度企业与同行进企业之间的差距,井探明其原固所在,促使企业从组织行为角度去审视其知识管理活动,发现问题所在及产生的原因所提出的方法为企业评价、跟踪和实时监恻其知识管理话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施准刚。
4.1.2 实证研究过程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
从领导;、组织、个人和环境四个维度来l测度企业知识管理的绩资每个维度黑包含若干指标。
如下表所示:表1 知识管理绩效的分层指标输出集1、2、3、4,分别对应于表1的个人、组织、领导、环境的指标。
输出集5={个人层综合,组织层综合,领导层综合,环境层综合,其中各个指标的值由表1中的数据的按其对应权重的加权线性组合构成。
在企业内部上下级问通过调查问卷或面访的形式获得各项指标的分值。
利用输出集1作为输出得到的计算结果如下表:表2 个人层救据的复合DEA方法计算结果公司管理者可以根据个人的有效性系数衡量个人的表现,从而按情况对员工进行奖励或者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