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工流程及综合实验中条件控制答题模板

化工流程及综合实验中条件控制答题模板

化工流程及综合实验中条件控制答题策略一、pH控制:经典考题例析1.实验室用CuSO4—NaCl混合液与Na2SO3溶液反应制取CuCl相关装置及数据如图。

乙图是体系pH随时间变化关系图,写出制备CuCl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图是产率随pH变化关系图,实验过程中往往用Na2SO3—Na2CO3混合溶液代替Na2SO3溶液,其中Na2CO3的作用是___并维持pH在___左右以保证较高产率。

【答案】. 2Cu2++SO32-+2Cl-+H2O=2CuCl↓+2H++SO42-与H+作用,调整pH,防止减小降低产率3.52.甘氨酸亚铁[(NH2CH2COO)2Fe]是一种补铁强化剂。

实验室利用FeCO3与甘氨酸(NH2CH2COOH)制备甘氨酸亚铁,加入柠檬酸促进FeCO3溶解并调节溶液pH,溶液pH与甘氨酸亚铁产率的关系如图所示。

pH过低或过高均导致产率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pH过低,H+与NH2CH2COOH反应生成NH3+CH2COOH;pH过高,Fe2+与OH-反应生成Fe(OH)2沉淀3.Na2S2O3制备:SO2通入Na2CO3、Na2S的混合溶液,加热、搅拌,至溶液pH约为7时,停止通入SO2气体,得产品混合溶液。

反应混合溶液pH过高或过低将导致产率降低,原因是_______。

【答案】pH过高,Na2CO3、Na2S反应不充分;pH过低,导致Na2S2O3转化为S和SO24.[2019新课标Ⅲ]高纯硫酸锰作为合成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的原料,工业上可由天然二氧化锰粉与硫化锰矿(还含Fe、Al、Mg、Zn、Ni、Si等元素)制备,工艺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相关金属离子[c0(M n+)=0.1 mol·L−1]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金属离子Mn2+Fe2+Fe3+Al3+Mg2+Zn2+Ni2+开始沉淀的pH 8.1 6.3 1.5 3.4 8.9 6.2 6.9沉淀完全的pH 10.1 8.3 2.8 4.7 10.9 8.2 8.9。

(3)“调pH”除铁和铝,溶液的pH范围应调节为_______~6之间。

【答案】4.75.【2018新课标2卷】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得和使用金属锌的国家,一种以闪锌矿(ZnS,含有SiO2和少量FeS、CdS、PbS杂质)为原料制备金属锌的流程如图所示:相关金属离子[c0(M n+)=0.1 mol·L-1]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回答下列问题:氧化除杂工序中ZnO的作用是____________,【答案】调节溶液的pH 促进Fe3+水解,使其形成氢氧化物沉淀,便于过滤而除去。

7.【2018新课标1卷】焦亚硫酸钠(Na2S2O5)在医药、橡胶、印染、食品等方面应用广泛。

回答下列问题:(1)生产Na2S2O5,通常是由NaHSO3过饱和溶液经结晶脱水制得。

写出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利用烟道气中的SO2生产Na2S2O5的工艺为:①pH=4.1时,Ⅰ中为__________溶液(写化学式)。

②工艺中加入Na2CO3固体、并再次充入SO2调节溶液的pH=4.1的目的是__________。

【答案】2NaHSO3=Na2S2O5+H2O NaHSO3得到NaHSO3过饱和溶液答题方法归纳1、控制pH的目的:回答问题角度主要有以下方面:①促进某离子水解,使其形成氢氧化物沉淀,便于过滤而除去。

②防止发生副反应;③抑制某离子水解,防止损耗;④调节pH中和酸或者碱;⑤工业废水防止污染等。

2、控制pH的方法:加酸、碱、盐的水解、金属氧化物、通CO2等如:调pH值使得Cu2+(4.7-6.2)中的Fe3+(2.1-3.2)沉淀,①pH值范围是:3.2-4.7。

②原因:调节溶液的pH值至3.2-4.7,使Fe3+全部以Fe(OH)3沉淀的形式析出而Cu2+不沉淀,且不会引入新杂质③可加入CuO、Cu(OH)2、CuCO3、Cu2(OH)2CO3。

④加CuO原因:加CuO消耗溶液中的H+的,提高溶液pH,促进Fe3+的水解,生成Fe(OH)3沉淀析出。

二、温度控制:经典考题例析1.以海绵铜(主要成分是Cu和CuO)为原料,采用硝酸铵氧化分解技术生产CuCl。

先用NH4NO3、H2O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溶解,再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进行转化和提纯。

溶解温度应控制在60℃—70 ℃,原因是________。

【答案】温度低溶解速度慢;温度过高铵盐分解2.印刷线路的金属粉末用10%的H2O2和3.0mol/L的H2SO4的混合液处理,当温度高于40℃时铜的溶解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其主要原因是【答案】温度升高双氧水分解速率加快,浓度降低。

3.某小组以COCl2·6H2O、NH4Cl、H2O2、浓氨水为原料,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了橙黄色晶体Co(NH3)6]Cl3。

Co(NH3)6]Cl3的制备过程中温度不能过高的原因是________。

【答案】温度过高过氧化氢分解、氨气逸出4.正丁醛(沸点76 ℃ )是一种化工原料。

某实验小组利用K2Cr2O7与稀硫酸混合溶液氧化正丁醇(沸点117 ℃ )制备。

反应温度应保持在90℃—95℃,其原因是:【答案】将正丁醛及时分离出来,促使反应正向进行,并减少正丁醛进一步氧化。

5.酚醛树脂由苯酚和甲醛缩聚而成,反应有大量热放出,为防止温度过高,应向已有苯酚的反应釜中____加入甲醛,且反应釜应装有____装置。

【答案】应间歇性缓慢加入甲醛,并且有散热(或吸热、冷却)装置6.Cl2与KOH在较高温度下反应生成KClO3。

为制备KClO,在不改变KOH溶液的浓度和体积的条件下,控制反应在0℃〜5℃进行,实验中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答案】缓慢通入氯气、将装置放在冰水浴中7.DCCNa (二氯异氰尿酸钠)固体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消毒剂。

20℃以上易溶于水。

(CNO)3H3 (氰尿酸)为三元弱酸。

制备DCCA (二氯异氰尿酸)主要反应有:碱溶(CNO)3H3+ 2NaOH=(CNO)3Na2H + 2H2O △H<0氯化(CNO)3Na2H +2Cl2=(CNO)3Cl2H + 2NaCl ∆ H<0氯化过程装置用冰水浴的原因是__________,【答案】该反应放热,冰水浴可降温促进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降低产品溶解度8.为使滤液中的Fe2+完全被H2O2氧化,以制备(FePO4·2H2O)下列实验条件控制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A.加入适当过量的H2O2溶液B.缓慢滴加H2O2溶液并搅拌C.加热,使反应在较高温度下进行D.用氨水调节溶液pH=7【答案】AB【解析】C: 较高温度H2O2分解;D:碱性H2O2氧化性减弱;生成的Fe3+会水解为Fe(OH)3答题方法归纳1、控制温度的目的:控制温度的目的从三个大方面考虑:①物质性质方面:熔沸点、挥发性、溶解度、稳定性等方面。

如:防止温度过高**挥发或分解(双氧水、硝酸、碳酸氢铵等)防止温度过高**产品溶解损耗防止温度过低**(杂质)结晶析出,影响产品纯度。

防止温度过低使引起××液体凝固,堵塞导管等加热是为了使**杂质分解(气化)而除去加热是为了驱赶出溶解在水中的**气体,。

冷却是为了使**产物液化,使其与其他物质分离;②化学反应方面:反应的方向(副反应)、速率(包括催化剂活性)、限度等方面如:防止温度过高导致副反应的发生,影响反应物利用率和产品纯度防止温度过高(低)导致催化剂的活性降低;防止温度过高导致平衡逆向移动,降低产率。

防止温度过低反应速率慢,生产效率降低;或平衡逆向移动,降低产率。

加热的目的是促进Fe3+水解,防止形成胶体,聚沉后利于过滤分离③生产效益、安全方面:如:降温或减压可以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对设备的要求,节约成本。

防止温度过高反应过于剧烈,发生危险。

2、控制温度的方法①加热方式:直火加热、小火加热、水浴加热、油浴加热、加热煮沸等水浴加热适用于加热温度不超过100℃时,其优点:受热均匀,便于控制温度。

②冷却的方式:空气冷凝、冷凝管冷凝、冰水冷却等③通过温度计进行控制:温度计水银球位置(反应物中、水浴中、蒸馏烧瓶支管口附近等)④通过压强进行控制:减压蒸发(蒸馏)⑤通过加料方式进行控制:缓慢滴加、应间歇性缓慢加入如:防止温度过高采取的措施是小火小心加热、水浴加热(100℃以下)、减压蒸发、缓慢滴加药品、间歇性加入反应物、使用温度计控制温度等。

三、反应物用量、浓度、加料方式及加料顺序的控制经典考题例析1.硫铁矿制备FeCl3时,先焙烧然后用盐酸酸溶,酸溶及在后续过程中均需保持酸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促进铁的氧化物充分反应,抑制Fe3+水解。

2.实验室通过KClO溶液与Fe(NO3)3溶液的反应制备高效水处理剂K2FeO4。

已知K2FeO4具有下列性质:①可溶于水、微溶于浓KOH溶液,②在0℃~5℃、强碱性溶液中比较稳定,③在Fe3+和Fe(OH)3催化作用下发生分解,④在酸性至弱碱性条件下,能与水反应生成Fe(OH)3和O2。

制备K2FeO4时,KClO饱和溶液与Fe(NO3)3饱和溶液的混合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在搅拌下,将Fe(NO3)3饱和溶液缓慢滴加到KClO饱和溶液中。

保证制备过程中KClO溶液过量,溶液呈强碱性环境,且无Fe3+和Fe(OH)3,防止K2FeO4发生分解。

3.制备草酸锌晶体:在搅拌下,将Na2C2O4缓慢加入到ZnCl2溶液中,目的是___________。

【答案】避免Na2C2O4过量,水解使溶液呈碱性,生成Zn(OH)2沉淀。

4.水合肼(N2H4·H2O)的沸点118℃,100℃开始分解,具有强还原性。

用NaClO氧化NH3制备水合肼,需要缓慢滴加NaClO的原因是【答案】防止NaClO添加过量,将水合肼氧化5.羟基乙酸钠易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不溶于醇、醚等有机溶剂。

制备少量羟基乙酸钠的反应为。

制备时先在三颈烧瓶中加入。

40g氯乙酸、50mL水,搅拌。

逐步加入40%NaOH溶液,在95℃继续搅拌反应2小时,反应过程中控制pH约为9。

逐步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防止升温太快、控制反应体系pH6.氯化亚铜(CuCl)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能溶解于硝酸,在潮湿空气中可被迅速氧化。

实验室用CuSO4—NaCl混合液与Na2SO3溶液反应制取CuCl制备过程中Na2SO3过量会发生副反应生成[Cu(SO3)2]3-,为提高产率,仪器2中所加试剂应为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