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言文字规范化测试卷
姓名:单位: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7分)
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自()起施行。
A.2002年1月1日
B.2001年1月1日
C.2000年10月31日。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
A.普通话和汉字
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C.地方语言和文字
3.在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中可以保留或使用()。
A.繁体字
B.异体字
C.繁体字、异体字
4.下列3组成语中,用字无误的一组是()
A.背道而驰风驰电掣慢不经心
B.遗笑大方直截了当如火如荼
C.勾心斗角挑拨离间黄粱一梦
5.下面是在街上发现的广告和标语,请你指出用字不规范的一项()A.绿色——生命之源
B.篮球场严禁闲人入内
C.新鲜带鱼每斤8元
D.茶叶旦五角一只
6.将“路、鲁、吕、栾、刘、梁、罗、龙”这8 个姓氏按笔画由少至多排列,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龙、吕、刘、罗、梁、栾、鲁、路
B.龙、吕、刘、罗、栾、梁、鲁、路
C.龙、刘、吕、罗、栾、梁、鲁、路
D.龙、刘、罗、吕、栾、梁、鲁、路
7.当前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方针是“()”。
A.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
B.大力推行、重点普及、逐步提高
C.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8.清朝有一位皇帝于公元1728 年发布上谕,要求各级官员在公务中说官话(当时的普通话),这位皇帝是()。
A.康熙皇帝
B.雍正皇帝
C.乾隆皇帝
9.《汉语拼音方案》包括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以及共5 部分。
()A.声调表、隔音符号
B.声调符号、隔音符号
C.声调表、注意事项
二、多项选择(每题5分,共10分,选择错误或不完整不得分)
1.有下列情形的,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
()
A.文物古迹
B.姓氏中的异体字,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
C.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
D.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
2.实现汉字社会应用“基本规范”,必须认真执行国家现行的文字政策和文字应用管理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标准,使社会主要领域的用字符合国家及主管部门规定的要求。
要重点规范()用字,堵源截流,标本兼治。
A.广告牌
B.出版物
C.影视屏幕
D.计算机
三、判断题(每题3分,共15分)
1.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的规范和标准。
()
2.异体字是指与规定的正体字同音、同义而写法不同的字,语言文字规范中专指被《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淘汰的异体字。
()
3.“布帛”、“布匹”等词语中的“布”不能写做“佈”。
()
4.沧海桑田的“沧”,不能写为“苍”。
()
5.“该产品款式新颖,质量上乘,享誉神洲。
”该条广告词用字没有错误。
()
四、将下列句子中不规范的用字划出来,并在括号内改正。
(每题3分,共18分)
1.周总理带着和霭可亲的微笑与在田间劳作的老农聊着家常。
()2.现代社会中,保母是一个很受欢迎的职业。
()
3.与书为伍,少一分浮燥,多一分清纯。
()
4.某大报的一幅广告上面赫然写着“慾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 5.嫉妬这种恶习对个人、对社会危害无穷。
()
6.这次表现不错,希望你下次再接再励。
()
五、问答题。
(每题10分,共30分)
1.规范汉字与汉字有什么不同?
2.行政机关公文中使用数字的规范标准是什么?
3.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什么?
教师B卷参考答案:
一、1、B 2、B 3、C 4、C 5、D 6、B7.B8B9.B
二、1、全选2、BCD
三、1、对2、对3、对4、对5、错
四、1、霭---蔼2、母---姆3、燥----躁4、慾----欲5、妬----妒6.励改成厉
规范汉字与汉字不是同一个概念。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
已有6000 多年历史,现用的汉字是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来。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各种不同的表现形态,并存于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为人们所使用。
而规范汉字是新中国成立后,对汉字进行了整理和简化而形成的。
规范汉字的标准由国务院颁布实施。
•
1993 年11 月21 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正式修订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公文中的数字、除成文时间、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词语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码。
”至此,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数字使用,与出版物上数字用字的现行规定取得一致。
汉字的形体从甲骨文到小篆、再从小篆到隶书、楷书的演变,主要经历了由繁到简的变化,演变的总趋势是在表义明确的前提下由繁趋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