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林姓传世文稿 二 少穆文稿

林姓传世文稿 二 少穆文稿

林姓传世文稿二少穆文稿第二节少穆文稿
林则徐会奏销化烟土一律完竣折
(道光十九年六月)
奏为虎门销化烟土,公同核实稽查,现已一律完竣,恭折奏祈对鉴事:
窃臣等钦遵谕旨,将夷船缴到烟土二万余箱在粤销毁,所有核实杜弊,并
会督文武大员公同目击情形,已于五月初三日销化及半之时,先行恭折会奏在案。

嗣是仍照前法,劈箱过秤,将烟土切粹抛入石池,泡以盐卤,烂以石灰,
统俟戳化成渣,于退潮时,送出大海。

臣等会同文武员弁,逐日到厂看视稽查,其问非无人夫乘机图窃,而执事员弁多留神侦察,是以当场拿获之犯,前后共
有十余名,均即立予严行惩治,并有贼匪于贮烟处所,乘夜爬墙,凿箱偷土,
亦经内外看守各员弁巡获破案,现在发司严审,尤当按律重办。

其远近民人来
厂观看者,端节前后,愈见其多,无不肃然懔畏。

并有美利坚国之夷商,经与
别治文弁逊等,携带眷口,由澳门乘坐三板,向沙角守口之水师提标游击羊英
科处禀,求许入棚瞻视。

臣等先因钦奉谕旨,准令在粤夷人共见共闻,成知震誓,曾经出示晓谕,是以该夷等遵谕前来。

且查夷商唆等平素系作正经买卖,
不贩鸦片,人所共知。

因准派员带赴池旁,使其看明,切土捣烂及撒盐燃灰诸法,该夷人等咸知一一点头,且皆时时掩鼻,旋至臣等厂前,摘帽敛手,似以
表其畏服之诚。

当令通事传谕该夷等,以现在天朝禁绝鸦片,新例极严,不但
尔等素不贩卖之,永远不可夹带,更须传谕各国夷人从此专做正经贸易,获利
无穷,万不可冒禁营私,自投法纲。

该夷人等倾耳敬听,俯首输诚,察其情形,颇知倾心向化。

随即公同赏给食物,欢欣祗领而去。

至臣等前奏烟土名色,本有三种,曰公斑,曰白土,曰金花,迨后复经劈
出原箱,另有一种小公斑,每箱贮八十个,其式样叱行常之公斑较小,而小数
倍之,故每箱斤两不相上下,每个用洋布包裹,制造也较精致,访闻此种在外
国系最上之烟,价值极贵,是现在所化烟土,竟有四种。

臣等近日于邸钞中,
读上谕:"烟膏烟具,多有假造,共弊不可胜言等因。

钦此!"仰见圣明务求真实,力戒欺朦之至意。

臣等愚昧之见,俗辨其伪,必须先识其真,未知近时各
处所拿获者,皆系何种烟土,若以外夷原箱之物,互相比较,则真伪似可立辨,不至混淆。

谨将现在四种烟土,每种各留两箱,可否即将此八箱作为样土,如
蒙准令解京,即委便员搭解,并不费事,倘亦无需解送,则此时粤乐每月俱有
各属拿获解省验毁之烟,亦可随同销化,现除暂存八箱外,计已化烟土凑合前
奏之数,共有一万九千一百七十九箱二千一百九十九袋,其斤两除去箱袋,实
共二百三十七万六千二百五十四斤,截至五月十五日,业已销化全完。

斯时荡
秽涤瑕,幸免毒流于四海,此后除奸拯溺,尤斯约立于三章。

庶几仰副我圣主
除害保民之至意。

所有销化烟土完竣缘由,臣等会同水师提督臣关天培、粤海
关监督臣豫坤,全词恭折具奏,伏乞皇上圣鉴训示。

再虎门现在无事,臣林则徐亦暂回省城,商办一切,合并声明。

谨奏。

【朱批】:可称大快人心一事。

(节选自《历代奏折精选》)
闽楚同源序
吾族殷少师比干之裔也。

蒙周赐姓,承天祖披公由唐进士肇基莆田,九子
成为刺史,确守前勋,兰桂丛发,散处遐方,迄今数千余载,蕃衍几遍天下。

余初历楚藩司,阅楚省郡诸志,早知宗亲发迹楚黄者大有人焉,思通悃愫以叩
来由,旋因入觐未果,兹幸复膺圣命,节镇楚邦。

公退之暇,适逢宗亲执谱来署,余阅宗图,深悉公等本大学士英公之后,与余上共披祖,虽关山远间,未
列雁行,而要知发祥自周至唐其闽孝子慈孙代不乏人。

总由相继积德以结天心。

故历久而弥光,是以我邓林之竹发千寻,总由一本;黄河之水泻万里,究出一源,千支万派自我鼻祖视之未尝不犹然一家人也。

窃愿凡我同源之人,奋志诗书,效法圣贤,勿负忠孝仁人之后也。

可。

道光丁酉夏,钦命兵部尚书、总督湖广等地方兼理军民粮饷部堂少穆则徐识。

西河郡林氏族谱序
昔原祖出自子姓,至殷少师比干遭纣无道,屡贡直言不听,剖心而死。


人陈氏,怀娠三月,逃于长林石室之中,生男名泉。

及武王克商,封比干墓,
召其夫人陈氏,并其子泉,赐娃林氏,改泉名坚,取林中石上所产,节硬坚贞
之义。

封陈氏夫人,封坚博陵侯,食采百里,赠子孙世袭其爵。

博陵乃河之西也,因此为郡名耳。

自少师公后二十三代,有林雍为鲁大夫,立奇勋,春秋称之,事见《左传》。

二十三代有林放,事先师孔子,居七十二子列,唐玄宗开
元二十七年从祀圣庙。

二十五代有不狃公,事鲁死节。

迨其后晋有伯升,齐有
王后林氏。

周显王时有林皋,为赵相,生九子,皆贤,国人称之日,九龙之父,十德之门。

至秦末子孙散居各郡。

至六十二代林礼,西晋时居于下邳,生子曰颖,颖生二子,日懋日禄。

永嘉之乱,晋元帝渡江南巡,禄公扈从,除征南将军,迁合浦太守、晋安太守,卒于官,享寿六十九,葬泉州府惠安县陈同关九
龙岗,子孙相续遂居于闽,自成桑梓。

唐讨漳南蛮,公显灵助战,歼枭巨魁,
郡守疏请特追封晋安郡王,妣孔氏追封鲁国夫人。

林氏之居晋安,自禄公始。

禄公乃少师比干公六十四代裔孙也。

禄公生子日景,封南平侯。

传至七十三代
林茂,茂生孝宝,为泉州刺史。

又三世而生玄泰,为瀛州刺史。

玄泰生七十八
代万宠公。

即九牧公之大父也,为饶州刺史。

夫人王氏,生三子,殁而仙葬于
乌齐山,有石曜奇异之形。

其后子孙散居莆田、澄渚、涵头、前埭、南北螺村。

长子日韬,字茂万,为员外郎。

生孙攒,字会通,为福唐尉,母丧行孝庐墓,
感动天地,降白乌甘露之祥,诏赐立双阙。

次子曰披,字茂彦,幼具异质,目
览心记。

年十五,自抄六经百家子史千余卷。

二十以经业擢第,授汀州别驾,
知州事,著《无鬼论》,声闻于阙。

御史李栖筠奏授太子詹事,兼苏州别驾。

生九子,曰苇,端州刺史;曰藻,容州刺史,迁殿中侍御史;曰著,横州刺史;曰荐,韶州刺史;曰晔,通州刺史;曰蕴,邵州刺史;曰蒙,循州刺史;曰迈,雷州刺史;曰藐,福唐刺史。

是以号其父披公为九牧公。

乃少师公七十九代裔
孙也。

而蕴公生愿公,明经及第。

愿公传三世圉公,五代周显德时为统军兵马使。

圉公生保吉公,时父弃官归,同隐于莆田县湄洲屿,生子孚,为福建总管。

孚生子惟悫,为都巡检。

配王氏夫人,生天后圣母,历朝封赠建庙享祀,载在
祀典,乃少师公之八十六代之孙女也。

盖西河林氏,而今籍居闽中莆田等处,
皆禄公之苗裔也。

但世远人繁,或在祖居,或徙外邑,或隐居山林,或分居乡
村市镇,支派虽异,其实一宗。

厥后元佑二年,移入龙岩之始基祖九郎公,字
世昌,乃少师公壹百零一代之裔孙也。

系出九牧蕴公之后,数传至伟公,登进
士第,授汀州教谕。

又传三世.而生文德公,登进士第,知宁化县事,宋亡死于
崖门之难。

生九子,名为九龙兄弟,俱登进士第。

曰一郎、二郎、三郎、四郎、五郎、六郎、七郎、八郎、九郎。

彼时世异事殊,兄弟散居各处,今惟知六郎
公自宁化县迁居上杭县西门。

八郎公自宁化县迁居上杭武平等县。

子孙众多,
又分徙于白沙村、清山塘、安乡村等处。

我祖九郎公,自宁化县迁居上杭县东
门外。

幼而聪敏,弱冠蜚声,而性好山水之乐,因世异以埋名,携三子自上杭
县移居于漳平、永福,再徙于龙岩之东山佛仔岭而居焉。

长子三十五郎公,其
后居缘岭庵边和溪及广东之连平州始兴县等处。

次子四十二耶大兴公,居东山
上坪村等处。

三子满一郎公之裔,有迁于江西吉水县等处。

及我开基祖三十六郎,字圣联,大兴公之玄孙也,于明永乐十二年携子卜居龙门里陈邦洋聚族焉,户籍列龙一图八,甲户名德春。

三子三十七郎公,生子念四郎公,次子小四郎公,子孙于明永乐二年徙居湖广常德府落业。

子孙众多,散居各处,未再详细。

查我龙岩林氏之裔,厥后徙于异省异乡又不知其几何也。

吾郡西河世胄,根深源远,枝叶繁盛,所以家族谱据,关系甚大。

然数阅
我德春公之谱,条例虽明,而叩其来历根源,尚有未明之处,余也不敏,浪迹
江湖,闻亦政堂得有旧本,寝食不忘,今幸得诵悉而录之,按图像而绘之,而
前此数千年之纪述源流,皆所以昭世系,记行实、定尊卑、分长幼、载房脉、
别亲疏、叙婚姻,木本水源,有如一家,雁序有秩,明如指掌,所谓郁郁青青,尽善而尽美者也。

则前此忠臣孝子之遗风,文经武纬之奕业,尤望从兹而再振焉,是为序。

太子太保、文华殿大学士、前户、兵两部尚书、直隶总督、殷少师公第一
百一十九代裔孙则徐敬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