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程滑模设计与施工质量安全控制的技术分析摘要:采用滑模施工较常规施工节省工期三分之二,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成本达到了最付佳组合,易于管理、安全方,争取了时间,使人尽其力,物尽其用,达到高速、优质、低耗的目的,提高了施工机械化水平,减轻了劳动强度,做到了安全施工,降低了工程成本。
同时滑模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在提高工程质量的同时,加快了施工进度,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资料。
关键词:滑模模板模板设计质量控制施工技术安全控制技术分析1 工程概况山东枣庄泉兴矿业集团2500t/d干法生产线工程位于枣庄市张山子镇境内。
其生料均化库为单体圆形筒仓,内径Φ15000mm,锥体至基础标高间壁厚550mm,锥体以上壁厚300mm,高度47 m。
2滑模装置设计2.1模板系统设计提升架的形式采用“门”字形,立柱用[14,横梁采用双排[10或[12,立柱与横梁采用焊接,根据工程特点提升架布置间距为1200mm~1300mm,围圈采用[8接头对焊,模板采用标准钢模板以P2012为主,配少量P3012、P1512,模板采用U型卡连接,与围圈用铁丝捆绑后调整到适合规范的倾斜度。
2.2操作平台系统设计操作平台采用内、外三脚架结构布置方式,内平台设计宽度为2000mm,主要材料由[8、[6.3和L50组成,三脚架可满足250Kg/m的线载荷;在提升架内侧挂Φ18拉杆(辐射式拉杆)与中心盘相连,以防止平台受力后提升架根部水平位移和库壁变形,用花篮螺栓调节松紧;外平台采用外挑三脚架,平台宽1500mm,主要材料由[8、 [6.3组成,整个内外平台制作采用焊接,螺栓连接,内外平台下挂设内、外吊脚手架,内、外平台上部设置防护栏杆。
2.3液压提升系统根据液压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GBJ 113—87)及有关规定,主要采用“GYD-35”和“GYD-60”型千斤顶,主(Φ16)、支(Φ8)高压油路系统,YHJ-36型液压控制柜,支承杆采用非工具式Φ25圆钢和钢管制安。
2.4施工精度控制系统用水准仪或水平管测量水平面。
在库壁外两个轴线上设四个点挂上线坠,做好地面对应点,即可作为垂直度的原始测量点。
2.5垂直提升设备根据滑模施工技术要求和气候情况,每昼夜滑升高度3000mm左右的混凝土量和相应的钢筋等材料运送量是选配垂直提升设备的重要条件之一,第二是要满足混凝土坍落度的要求,第三是滑模设备拆除需要,为了便于人员上下,需要搭设人行跑道。
2.6混凝土配合比试配控制混凝土设计标号为C30。
混凝土用普通硅盐水泥配制。
滑升速度及混凝土出模强度。
根据气候情况每昼夜24小时连续作业,滑升速度不大于120mm/h,一般每天大于3000mm,同时还要满足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在6~8小时达到0.3MPa。
混凝土坍落度应控制在8~10cm,初凝时间控制在2小时左右,终凝时间控制在6小时左右。
考虑在冬季施工,采用早强型及水化热较高型水泥。
气温在摄式零度以下进行滑模时要采取以下防冻措施:按有关规定在混凝土中加入防冻剂如氢盐类或无氯盐类的防冻剂。
混凝土搅拌时将砂子炒热,并将水加热到100℃进行搅拌。
滑模平台以下库外壁需用4000mm~6000mm帆布或彩布条围严。
为增加库内温度,需要在库内生煤火。
为了防止模板上口结冻,在每个提升架上设置碘钨灯。
砂含泥量小于3﹪;石料含泥量小于1﹪;混凝土拌合时间120~180S;3滑模施工质量控制3.1滑模施工参数控制在施工前先检查基础的实际尺寸和位置与设计尺寸和位置的误差不超过以下数值:(1)基础中心点对设计坐标的位移±15 mm。
(2)基础杯口内径误差不大于内径的1%,且不大与50mm。
(3)千斤顶空载爬行试验使其行程达到一致。
(4)油管、分油器进行耐油试验。
3.2滑模装置的组装安装提升架——安装内外围圈——绑扎竖向钢筋和提升架横梁下水平钢筋——安装模板——安装操作平台及内吊架——安装中心拉杆——安装液压提升系统——检查、试验插入支撑杆——安装外吊架及安全网(滑升2000mm后)。
3.3滑升程序滑升过程分为初滑升,正常滑升和滑升三个阶段,进入正常滑升后如需暂停滑升(如停水、停电或风力在六级以上等),则需采取停滑措施,停滑施工缝做成“V”形。
3.4初滑升控制连续浇筑2~3个分层,高600~700mm,当混凝土强度达到初凝至终凝期间,即底层混凝土强度达到0.3~0.35MPa时,即可进行试滑升工作。
初滑升阶段混凝土浇筑工作要在3小时内完成。
试滑升时先将模板升起50mm,即:千斤顶提升1~2行程,当混凝土出模后不坍落,又不被模板带起时(用手指按压可见指痕,砂浆又不粘手指),即可进行初滑升,初滑升阶段一次可提升200~300mm。
3.5正常滑升控制每浇筑一层混凝土,提升模板一个浇筑层,依次连续浇筑,连续提升。
施工时采用间歇提升制,提升速度大于100mm/h。
正常气温下,每次提升模板的时间,应控制在1小时左右,当天气炎热或因某原因混凝土浇筑一圈时间较长时,应每隔20~30分钟开动液液压控制台,提升1~2个行程。
3.6末滑升控制滑升至接近顶部时,最后一层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毕,混凝土必须在一个水平面上。
3.7停滑升控制在最后一层混凝土浇筑后4个小时内,每隔半小时提升一次,直到模板与混凝土不再粘结为止。
3.8支承杆空滑加固当采用空滑方法处理库底板施工或滑升至库壁顶标高空滑时,应对支承杆进行加固处理,加固方法采用一根直径大于20mm的短钢筋绑焊在支承杆和库壁竖筋与水平钢筋上。
4 钢筋施工质量控制钢筋施工按照规范,按图施工,绑扎钢筋速度满足滑模提升速度的要求。
水平筋不大于7000mm,竖向筋不大于6000mm。
4.1钢筋接头施工控制同一截面内接头。
绑扎时不大于钢筋总数的25%,焊接时不大于钢筋总数的50%。
4.2钢筋定位施工控制按设计要求用“S”形钢筋和焊接骨架定位。
4.3钢筋支承杆施工控制支承杆采用非工具式支承杆,第一批插入千斤顶的支承杆,其长度有4种,按长度变化顺序排列,根据滑模组装部位基础情况,下端宜坐在坚硬的基础顶部。
在支承杆焊接时应按规定焊牢固、磨光。
如有油污应及时清除干净。
如在滑升过程中出现失稳、弯曲等情况,要检明原因,及时处理。
5混凝土施工控制5.1混凝土施工过程控制混凝土出模强度作为浇筑混凝土和滑升速度的依据,一般情况下,每天滑升高度要大于2500mm,每小时应大于100mm,因筒壁为高构筑物,出模强度应在0.3~0.35MPa为宜。
必须分层均匀按顺逆时针交替交圈浇筑,每层在同一水平面上。
每层浇筑厚度为200~300mm,各层间隔时间应不大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相当于混凝土达0.35kn/cn²贯入阻力值)。
当间隔时间超过时,对接茬处应按施工缝的要求处理。
混凝土振捣时,振捣器不得直接触及支承杆、钢筋和模板,振捣器应插入前一层混凝土内,但深度不宜超过50mm,在模板滑升的过程中,不允许振捣混凝土。
混凝土出模时应及时修饰,表面不平时用方木拍实刮平,用抹子压光抹平。
混凝土出模后及时进行养护,采用养护液养护。
5.2预留孔洞及预埋件的施工采用直接埋入法:门、窗、洞口胎模宽度应小于滑升模板上口宽度10mm,并与结构钢筋固定牢靠。
预埋件提前加工好,边滑升边预埋,预埋时应按规范固定牢固。
5.3施工允许偏差及水平,垂直度控制与纠偏控制5.3.1施工允许偏差5.3.2水平和垂直度控制与纠偏控制5.3.2.2水平控制采用限位卡加筒形套控制法,在提升架上方的支承杆上设置限位卡,距离以一个提升高度或一次控制高度为准,一般为300mm左右,在千斤顶上方设筒形套,使所有千斤顶行程一致。
采用以下三种方法纠偏:(1)操作平台倾斜纠偏法抬高平台倾斜法:一次抬高小于2个千斤顶行程(2)调整操作平台荷载纠偏法在爬升较快千斤顶部位加荷,压低其行程速度,使平台逐渐恢复原位。
(3)支承杆准导向纠偏法当用上述两种方法仍不能达到目的时,采用此法继续纠偏,其方法有两种:第一种:在提升架千斤顶横梁的偏移一侧加垫楔型钢垫,人为造成千斤顶倾斜。
第二种:切断支承杆重新插入钢靴,把钢靴有意地反向偏位,造成反向倾斜,由于支承杆的导向关系,带动提升架上升,达到纠偏的目的。
6 滑模施工质量控制6.1滑模施工技术交底首先组织有关施工人员认真熟悉图纸,做好图纸会审。
统一组织有关施工人员,认真做好各项各级滑模工艺技术交底工作,项目复核人做好技术复核和变更联系工作,严格按照图纸和国家规范施工。
明确职责,质量实行项目经理,质量检查员和班长三级复核。
做好测量,定位,放线工作,并经监理复查签证。
做好施工记录并设立专职人员负责施工技术资料整理和签证工,根据天气温度及时在混凝土中掺入外加剂,严格控制好混凝土初凝和终凝时间及混凝土的出模强度。
严格操作平台工作面管理,材料堆放均匀,整齐。
特殊工种和重要岗位必须持证上岗。
保证施工人员数量,加强劳动纪律,严格交接班制度,滑升过程中各种人员不能脱岗,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
建立筒体滑升制度6.1滑升条件的检查控制在滑升之前,必须检查如下滑升条件是否符合要求;(1)所有工作的千斤顶都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如有故障的千斤顶,某些液压元件都应更换修复。
(2)每层(250~300mm)混凝土浇捣完毕时才可以提升。
(3)在滑升模板的下口混凝土应都满足出模强度的要求。
(4)拆除一切有障于滑升障碍物;各种施工材料、工具及其他附属设备是否分散堆放或布置到指定位置,保证施工操作平台荷载尽量均匀分布。
(5)施工操作平台与地面相联系的各种绳索、管线等都已放松或留有足够的余量,否则不予提升。
6.1.1初滑升严格按照初滑升要求检验与评定混凝土的凝结状态,观察和检查液压系统和模板系统的到整个施工平台上的工作情况。
6.1.2正常滑升首先掌握好滑升时间。
每次滑升前都应检查和排除一切滑升障碍。
控制好滑升速度及混凝土浇筑厚度。
滑升时,如果发现油压超过正常滑升油压值的1~2倍时,还不能使全部千斤顶升起,即模板提升不动,就应及时停止滑升,找出原因并采取措施,以免出现重大工程质量与安全事故。
滑升中必须保证施工操作平台的水平度。
每滑升一次,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滑升记录,每滑升一米高度时,要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1.3停滑停滑时混凝土浇筑应在同一个水平面上。
模板每隔一定时间,提升一个行程,直到模板与混凝土不再粘结为止。
每次停滑时,都应将模板清理,涂刷油或隔离剂。
对水平施工缝认真处理混凝土表面,以保证继续浇捣的混凝土粘结质量。
6.1.4滑空滑空施工时,应对支承杆进行加固,其方法是:用直径大于20mm的钢筋并焊在支承杆空滑段上,且深入混凝土300mm; 用直径大于Φ14的钢筋将支承杆与库壁筋连接起来。
7滑模施工安全控制7.1施工现场安全控制首先要做好"三通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