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结构设计工艺规范机加工

结构设计工艺规范机加工

产品结构设计工艺规范(机加工)生效日期:2015.10.20目录1.目的32.适用范围33.规范内容33.1 材料43.1.1公司在制材料的优先选择及标注43.1.2金属材料规格选用43.1.2.1圆棒系列43.1.2.2板材系列43.1.2.3六角棒系列53.1.3不锈钢无缝管的优选系列(新增国标无缝不锈钢管GB/T17395-2008)53.1.4铝型材系列:53.1.4.1方棒优选系列:53.1.4.2铝管优选系列:63.1.5非金属材料规格选用63.1.5.1 棒材及板材系列63.1.5.2管材系列63.2零部件结构设计工艺性的基本原则83.2.1 常用的结构设计工艺取值93.2.2切削加工件的结构设计工艺性113.3 产品配合公差设计原则133.3.1公司现有器件装配尺寸143.3.2未注公差选用143.3.2.1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国家标准(GB/T1804-2000)15 3.3.2.2未注形状和位置公差值国家标准(GB/T1184-1997)163.4 粗糙度设计原则173.5螺纹关联尺寸选取213.5.1螺纹优选系列(新增聚光在用的螺纹通止规表)213.5.2螺纹退刀槽尺寸选取(新增螺纹不设计退刀槽的结构示例图)21 3.5.3常用螺孔深度工艺要求233.5.4螺纹精度确定243.5.5螺栓和螺钉通孔的选取253.5.6 内/外螺纹前端的孔/轴避空让位尺寸283.5.7 塑料件上的螺纹镶件283.5.8螺纹防咬死措施303.6定位销标准323.7网纹(或直纹)滚花选取343.8腰圆孔\槽宽度尺寸选择343.9 O形密封圈沟槽的设计工艺要求353.9.1 O形圈沟槽设计工艺要求353.9.1 O形圈沟槽宽度尺寸优化设计363.10焊接373.10.1 焊接结构的特点373.10.2 焊缝符号、坡口尺寸、及焊接方法代号383.10.2.1常用的焊缝符号383.10.2.2焊缝尺寸标注393.10.2.3聚光焊接工艺应用介绍393.11零件的热处理423.11.1零件热处理的特点423.11.2影响热处理零件结构设计工艺性的因素433.11.2改善零件热处理工艺性的结构设计443.12表面处理工艺汇总及标注规范461.目的为提高产品工艺设计过程中统一性、通用性,减少不必要的工艺差异,提高产品工艺性,提高效率和降低制造成本,对机加工产品制定工艺方面的通用规范。

2.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机械加工产品的设计。

3.规范内容3.1 材料3.1.1公司在制材料的优先选择及标注目前公司在用的各种材料见附件1,各材料的标注请严格按照表内的示例标注,保证公司所有零件材料标注的统一性。

附件1材料优选库.xls3.1.2金属材料规格选用3.1.2.1圆棒系列在设计过程中,轴类和盘状类零件直径尽量选取比常用直径系列中的尺寸小2mm左右(2mm为加工余量),可以最大限度提高材料利用率,减少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

见表3.1-1表3.1-1 常用直径系列3.1.2.2板材系列对于平面要求不高的零件,特别是10mm以下的薄板,因为加工变形比较大,装夹困难,尽量选用表3.1-2 中的厚度,减少加工成本。

表3.1-2 常用板厚系列3.1.2.3六角棒系列一般设计中选用六角形状是为了装配夹紧用的,因此在选用六角对边的时候应该选用适合通用工具系列的尺寸。

为了提高材料规格重用率,并结合我公司产品的现状,在六角棒对边尺寸系列中进行了优选,以减少六角棒的种类。

见表3.1-3表3.1-3六角棒优选系列3.1.3不锈钢无缝管的优选系列由于无缝管的特殊性,不得在设计中使用非标管径的无缝管,并在设计中尽量采用国标不锈无缝钢管(GB/T17395-2008),优先选用第1系列,其次选用公司在用的无缝管系列,见附件2-1、附件2-2附件2-1 附件2-2不锈钢无缝钢管表(GB/T17395-2008).x 不锈钢无缝管系列(供应商提供)注:对于我公司有些罐类零件,要求外表面抛光、内表面绝对不允许杂质的,内外表面可以车至见光,毛坯管料可以根据上表中灵活选择 3.1.4铝型材系列: 3.1.4.1方棒优选系列:见附件3 附件3铝方棒批量可选系列3.1.4.2铝管优选系列:见附件4附件4铝管批量可选系列3.1.5非金属材料规格选用3.1.5.1 棒材及板材系列附件5是供应商提供的材料及规格_棒料及板材(厚度或直径大于20的一般缝5mm进级,便于采购)附件5非金属材料常用规格.xls3.1.5.2管材系列(1)有机玻璃管,见表3.1-4表3.1-4有机玻璃管常用规格(2)UPVC管,见表3.1-5表3.1-5给水管常用规格(3)透明UPVC管,见表3.1-6表3.1-6给水管常用规格PVC材料液压开孔器模具常规尺寸见表3.1-7表3.1-7液压开孔器模具常规尺寸孔径尺寸。

3.2零部件结构设计工艺性的基本原则零部件结构设计工艺性主要在保证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和一定的生产条件下,能采用较经济的方法,保质、保量地制造出来。

结构工艺性对产品结构的基本要求如下:(1),在满足工作性能的前提下,零件造型应尽量简单;同时应尽量减少零件的加工表面数量和加工面积;尽量采用标准件、通用件、外购件;增加相同形状和相同元素(如直径、圆角半径、配合、螺纹、键、齿轮模数等)的数量(2)设计零件里应考虑零件加工的可行性、方便性(包括装配)、精确性、经济性。

在能满足精度要求的加工方案中,应符合经济性要求。

这样,在满足零件工作性能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零件的技术要求(即尽量低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对提高零件的设计工艺性能。

(3)尽量减少零件的机械加工量、加工装夹次数,应使零件的毛坯形状和尺寸尽量接近零件本身的形状和尺寸,力求实现少或无切削加工,充分利用原材料,降低零件的生产成体。

(4)合理选择零件的材料,要考虑零件的力学性能是否适应零件的工作条件,使零件具有预定的寿命,成本消耗低。

3.2.1 常用的结构设计工艺取值(1)弯管时,弯管R选取,一般选取大于圆管直径比较合适,不会产生皱折。

弯管R取值见表3.2-1表3.2-1 管子最小弯曲半径(2)为提高加工效率,车加工零件内外拐角尽量使用倒角或清角,不要使用倒圆。

如果采用数控车床加工可以不用考虑倒角,但需考虑设备的利用率。

(3)从加工成本考虑,平板及箱体类零件的外形如果没有特殊要求,尽量减少外圆角,用倒角比较合理。

但零件外观如果需要喷涂,建议设计圆角,因为圆角的附着力相对C角要强些。

对于腔体类零件有内拐角结构的,原则上必须加R角。

对于内外拐角有配合要求的推荐如图3.2-1图3.2-1内外拐角配合(4)对于细长轴零件,一般在车加工时会用顶尖顶住中心孔加工。

考虑到加工的要求,如果两端允许有中心孔,最好在技术要求中注明,并注明允许中心孔的大小;如果图面默认不标,则表示中心孔由加工工艺自行把握;如果零件中绝对不允许留有中心孔也一定要在图纸中注明。

(5)为防止孔壁破损,一般孔边距不得小于0.5mm。

(6)深台阶面上的孔中心距壁的距离,见表3.2-2表3.2-2深台阶面上的孔中心距壁的距离图例取值(mm)L的取值:当30≤H≤100时L=(H+钻孔深度)/20+0.5且L>3当100≤H≤200时L=(H+钻孔深度)/30+0.5且L>6(7)对于一些表面有要求的薄板零件,见图3.2-2图3.2-2薄板其表面的粗糙度值可标为,尽量不要用,因为薄板类零件不利于加工,加工过程易变形,尺寸难控制,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还浪费材料。

标为后,可选用不需要加工大面的薄板,成本将大大降低,如果一定要达到表面粗糙度值,可选用一般薄板(最后工序为抛光机抛光)。

3.2.2切削加工件的结构设计工艺性切削加工件的结构设计工艺性见表3.2-3表3.2-3 切削加工件的结构设计工艺性注意事项图例说明改进前改进后零件图上的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技术要求等,尽可能集看图方便、清楚、避免加工时出差错中标注尺寸标注应满足加工时的实际要求箱体孔不仅要注出孔距测量尺寸,而且要注出加工时所需的坐标尺寸尺寸标注应考虑检验和测量方便分别注出不同直径的钻削深度,便于测量尽可能避免倾斜的加工面减少装夹和机床调整时间减少大面积的加工面把相配的接触面改成环形带整个支承面改成部分支承面减少大面积的磨削加工面增设必要的加强肋较大面积的薄壁零件,刚性不好,应增设必要的加强肋尽可能采用标准刀具尽量不采用接长钻头等非标准刀具¢20及以下的孔底应尽量设计成钻头尖形状(尖角180度),如果设计要求是平主要是从减少刀具,提高加工效率的方面考虑面,那孔径尽量选择通用的直径如¢4, ¢5, ¢6,¢8, ¢10,¢12, ¢16, ¢203.3产品配合公差设计原则一般情况下,在满足产品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降低公差等级,从而提高加工工艺性,常用公差数据见表3.3-1表3.3-1 常用公差数据常用公差数据基本尺寸公差等级(mm)IT5IT6IT7IT8IT9IT10IT11>3~60.0050.0080.0120.0180.030.0480.075>6~100.0060.0090.0150.0220.0360.0580.09>10~180.0080.0110.0180.0270.0430.070.11>18~300.0090.0130.0210.0330.0520.0840.13>30~500.0110.0160.0250.0390.0620.10.16>50~800.0130.0190.030.0460.0740.120.19>80~1200.0150.0220.0350.0540.0870.140.22>120~1800.0180.0250.040.0630.10.160.25对于有一定配合要求的尺寸,推荐公差等级IT9,为基本公差等级,用于机构中的一般连接或配合,配合要求有高度互换性;装配为中等精度。

在此基础上,根据产品性能要求,进行精度等级的提高或降低。

从加工工艺和测量角度来说,轴的尺寸较孔尺寸容易保证,因此对于精度有一定要求的配合,一般孔的精度较轴的精度低一级,并以基孔制为主,以提高加工工艺性。

一般外形或连接尺寸,尽量不标注公差,按自由公差精度要求。

非金属材料公差建议降低要求,公差选用见附件6附件6非金属线膨胀计算及公差选用推荐.xls3.3.1公司现有器件装配尺寸目前及光机有关的器件主要有透镜、光纤,结合目前设计、加工及装配实际,在满足产品性能的前提下,对相应的光机件进行配合尺寸的规范。

透镜规格较多,对应的透镜安装座配合尺寸根据透镜规格进行选取,结合孔的加工经济性以及目前透镜使用情况,按基轴配合设计,推荐透镜安装孔精度要求为G10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