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代史第二章

近代史第二章


二、探索国家出路的主要方式
农民阶级:
利用宗教 发动农民起义 暴力反清
地主阶级洋务派:
引进西方“坚船利炮” ,
以达“自强”、“求富”、
巩固封建专制统治之目的。
1865年由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
资产阶级维新派:
依靠皇帝 实行自上而下式的 变法改良 效仿西方君主立宪制;
光绪帝
资产阶级革命派:
福州船政局是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军舰修造厂,1866年由左宗棠在 福州创办,全厂约1700余人。
1861年设立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1872年8月11日,经清朝政府 批准,在陈兰彬、容闳率领下,中 国第一批留学生梁郭彦、詹天佑等 30人从上海启程,前往美国开始 留学生涯。这是中国学生首次大规 模留学美国。图为中国第一批留学 生的合影。
今天的威海卫军港
为了抵抗侵略,洋务运动时期中国政府开始筹划海防。1884年起相 继建立起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现代化装备的海军;修建旅顺船坞 和威海卫军港。
北 洋 水 师 衙 门
北洋水师是由北洋大臣李鸿章组织建立的,1888年12月17日于山 东威海卫刘公岛正式成立。舰队主要舰艇都是饬巨资从英国进口的 铁甲舰,装有炮火设施,并配有鱼雷舰队和后勤舰队,是当时亚洲 最大的水师。
舰名
舰种
排水 航速 火炮 鱼雷 乘员 管带 (吨) (节) (门) (具) (人)
产地
定远 镇远
铁甲舰 7335 铁甲舰 7335
14.5 15.4
22 22
3 3
331 331
刘步蟾 德国 林泰曾 德国
来远 经远
致远 靖远
巡洋舰 2900 巡洋舰 2900
巡洋舰 2300 巡洋舰 2300
14 16
戊戌六君子血染北京菜市口
刘光第
谭嗣同
杨锐
杨深秀
康广仁
林旭
1895年 甲午海战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黄海海战前“致远”号部分官兵合影, 图中站在梯口的军官即为邓世昌,在他右 侧站立的外国人为该舰英籍轮机长珀维斯, 照片中所有人均在海战中阵亡。
四、探索国家出路的结局、教训及历史评价
2.历史教训:
(1)太平天国运动失败表明: 单纯农民战争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
京师大学堂遗址
京师大学堂校牌
四、探索国家出路的结局、教训及历史评价
1.历史结局:失败。 标志性的历史事件:
(1)天京事变:农民兄弟自相残杀; 1856年9月 (2)戊戌六君子:血染北京菜市口;
1898年9月
(3)甲午海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1895年
天京事变
1856年9月的“天京事变”,是一次太平天国领导集团 内部的严重内讧与权力斗争,它严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 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天京事变”,彻底埋葬了天国的梦想与神化,让人们从 迷梦中醒来。当时清方记载民谣称:“天父杀天兄,江山打 不通,长毛非正统,依旧让咸丰。”这反映了事变对天国上 下人等的巨大震撼与冲击。
江南制造总局的翻译馆内景。在 中国近代史上,这些翻译机构担负起 为中国引进国外科学技术知识、翻译 国外科技文献的重要任务。
京师同文馆旧址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救国方案:
从制度层面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
“百日维新”的新政措施: (1)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机构,裁汰冗员,澄清吏治,取消 旗人供养特权。 (2)经济方面:保护、奖励农工商业和交通采矿业,提倡开 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改革财政,编制国 家预算。 (3)文化教育:创设京师大学堂, 提倡西学,废除 八 股,派人出国 留学。 (4)军事方面:裁减旧式绿营兵, 改练新式陆军, 用西洋兵志。
以西方民主共和 进步文化为指导 暴力革命推翻清王朝
三、探索国家出路的救国方案
农民阶级的救国方案: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太平天国 (油画)
《天朝田亩制度》是天平天国前期革命政纲,是一个以解决 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主要内容: (1)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分配制度; (2)实行社会财富平均分配的国库 制度。 描绘的理想天国: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 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 暖” 历史评价: 是对以往农民战争“均平”“均田” 思想的发展和超越,具有进步意义。 但未摆脱农民小生产者的阶级局限 与思想局限,富于空想性,并未付 诸实行。
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救国方案
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宗旨,从器物方面学习西方, 大力兴办洋务事业。 兴办近代企业:19世纪70年代兴办的军用和民用企业; 建立新式海陆军:19世纪70—90年代建立的南洋、北洋水师; 创办新式学堂:翻译学堂、工艺学堂、军事学堂等; 派遣留学生:先后派遣赴美幼童及官费赴
18 18
16 14
23 23
2 4
4 4
202 202
202 202
邱宝仁 德国 林永升 德国
邓世昌 英国 叶祖珪 英国
济远
超勇
巡洋舰 2300
巡洋舰 1350
16.5
16
11
18
4
3
204
135
方伯谦 德国
黄建勋 英国
扬威
巡洋舰 1350
16
18
3
135
林履中 英国
Hale Waihona Puke 平远 镇东 镇西防御舰 炮舰 炮舰
2100 430 430
11 10 10
11 3 3
1 -
145 55 54 ​ ​
李和
福建 英国 英国
镇南
炮舰
430
10
3
-
54
蓝建枢
英国
镇北
炮舰
430
10
3
-
55
吕文经
英国
镇中
炮舰
430
10
3
-
55
林文彬
英国
镇边
炮舰
430
10
3
-
54

英国
福州船政局自行设计制造的“平 远”号军舰,1888年1月29日完工 下水。
(2)洋务运动破产证明: 仅从器物方面学习西方,而不改变封 建专制政 体,国家无法 求强求富, 战争也必然由腐败导致失败。
(3)戊戌维新失败说明: 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走不通。要想争 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采 用革命手段。
四、探索国家出路的结局、教训及历史评价
3.历史评价:
探索有成果 阶级有局限 出路未找到
《资政新篇》:天平天国后期革命政纲,1859年,干王洪仁 玕提出。是近 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 义的方案。 主要内容: (1)政治方面:总结天京变乱经验,提出禁 朋党之弊,反对结党营私,拥兵自重,主张 革新政治,广开言路。 (2)经济方面:仿效西方国家,大力兴办近 代工矿交通事业。建议开矿山、办工厂、修 铁路、造轮船、设立邮局、兴办银行,准许 私人投资,奖励创造发明。 (3)文化和社会生活:主张办学校,建医院, 发展救济事业,禁食鸦片,改革社会陋俗。 (4)外交方面:主张与外国平等通商,开展 文化交流,欢迎外人前来传授工艺技术和传 教,但不准干涉天国内政。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一、探索国家出路的历史主体
四种不同的阶级力量: 农民阶级: 以洪秀全、洪仁玕为代表的“天国英雄” 地主阶级洋务派:以奕、曾国藩、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为代表的封建官僚; 资产阶级维新派: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为代表的 维新志士; 资产阶级革命派: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为代表的 民主革命先行者。
欧留学生200多人。
1881年建成的唐山-胥各庄铁路
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
——中国最早设立的轮船航运企业
近代中国备受列强欺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海军力量薄弱,海防 废弛,中国一直以来都是有海无防的状况。1840~1940年100年中, 西方列强从海上入侵我国479次,规模较大的84次,入侵舰船1860 多艘,兵力47万多人。
辨析题
1.近代中国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是由农民阶级提出的。
2.《资政新篇》是农民阶级提出的以解决土地问题 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 3.洋务运动是官僚资产阶级力图实现工业化和求强 求富的自救运动。 4.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 运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