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道路拓宽改造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 12页)

某道路拓宽改造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 12页)

㈣路面分部的质量控制
⒈施工要求
⑴路基中线位置、标高、宽度、横坡是否符合要求,平整度和施工现场清理是否满足下道工序要求。
⑵临时排水设施是否畅通并满足施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求。
⑶复核路基中线及面层边线。
⑷检查摊铺机、压路机等机械设备型号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⑸检查中粒式沥青碎石混合料的材料质量及配合比。
⑹拌合设备及附属设施是否运转正常。
套管等措施,防止触电等事故发生;中粒式沥青碎石混合料面层施工时,防护条件是否到位,防止沥青中毒或被沥青烫伤的事故发生;雨季施工时应采取防滑措施,土方施工时,应经常检查基坑(槽)等边坡的排水情况,防止塌方和滑坡。
㈧监理会议协调:监理组通过召开第一次工地会议、工地例会等形式,形成会议纪要,协调解决工地各项事宜。对会议决议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协调各方关系,达到“质量、进度、造价”三大目标控制的要求。
⒉砂石:所采用的砂石应有良好的级配及强度;要求施工单位送试验室进行砂石筛分试验、砂石含泥量试验、砂石其它物理性能常规试验以及C10、C15、M10、M7.5配合比施试验,其试验结果符合要求后方可准使用。
⒊沥青:沥青进场时监理组应要求施工单位对材料进行报验。首先查验其出厂合格证明是否符合要求,并对原材料进行见证取样,送中心试验室进行复试,待复试结果合格后方准予使用。
⑶路基回填应分层碾压,分层厚度不宜小于设计及相关规定。
⑷路基压实度应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
⑸路基填石工作的质量工作程序应达到相关要求。
㈢涵洞、过道工程
⒈基础工程质量控制点
准确放出中轴线和基础开挖线,经监理组复核合格后,才能进行基础开挖。基础开挖好后,经监理组复核达到要求后,才能进行基础施工。
⒉墙身工程质量控制点
三.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㈠监理审核:通过审核承包单位报送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材料、构配件/设备进场使用报验、砼浇筑申请等资料,督促承包单位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及施工承包合同,以达到质量控制目标。
㈡监理核验:通过对测量放线定位进行复核,对隐蔽工程、工序进行验收来控制工程质量。对不合格的工序责令施工单位进行整改,直至符合规范要求后再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⑸碾压机控制好匀速行驶,按照合理的碾压顺序碾压,保证压实度和压实后平整度。
⑹中粒式沥青碎石混合料面层工序质量监理流程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⒊验收、试验
督促施工单位进行沥青混合料压实试验,检查竣工后沥青混合料面层平整度情况,几何尺寸,平面位置、沥青厚度、标高是否符合要求,检查整修情况及面层与其他构筑物的接缝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㈡路基分部的质量控制
⒈清表及碾压工作的质量控制
⑴路基范围内场地清表情况,是否已按规范要求清除了垃圾、杂物、树根和不适宜材料。
⑵所有沟塘段是否经过清淤。
⑶原土碾压是否符合要求。
⑷清表及碾压工作的质量工作程序:


⒉路基填石的质量控制
⑴路基石方填筑必须在监理工程师已验收的路基基面上开始进行。
⑵路基填石的料源宜用路堑边坡爆破石方,填方石料粒径不宜大于分层碾压厚度的70%。
㈠对原材料的控制
⒈水泥:采用国家免检的42.5Mp高铁水泥(道路硅酸盐水泥),水泥进场时监理组成应要求施工单位对材料进行报验。首先查验其出厂合格证明和化验单是否齐备并符合要求,在此基础上要求施工单位按照袋装水泥每200T、散装水泥每500T为一个检验批次送中心试验室进行复试,待复试结果合格后方准予使用。监理组按照复试频率的30%进行见证取样和送检。
㈢巡视检查:通过监理人员日常对工序施工过程的巡视检查,及时掌握承包单位质量保证体系、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并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及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意见,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认可,以达到施工规范及相关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尽量避免施工完毕后返工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㈣旁站:涉及对工程结构安全、使用功能等有重大影响的工序,如
准确放出墙身实样线,水平仪超平控制墙身高度。经监理组复核达到要求后,才能进行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⒊盖板工程质量控制点
盖板模板安装、钢筋绑扎、经监理组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砼浇筑,浇筑砼时应控制盖板厚度及砼坍落度。
⒈路基工程质量控制点
⒉路面工程质量控制点
⑴级配碎石基层
⑵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⑶中粒式沥青碎石面层
㈨监理工程师通知单、联系单;监理组通过监理通知发布与“质量、进度、费用”控制有关的指令,以达到三大目标控制的要求。
二、监理工作流程
⒈测量放样监理工作流程
不合格
合格
⒉工序质量监理流程



合格


合格

合格
⒊安全、文明施工监理流程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合

不合格
合格
⒋监理工作总流程
合格
合格
合格
四、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某道路拓宽改造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 12页)
一、本工程的专业特点
本工程在老贵黄路的基础上进行拓宽改造,道路沿线原有农灌管涵及过水管涵及较多,基本为农灌用,而设计对此部分基本未考虑,经现场调查和征求沿线村委意见,大部分管涵都需保留,因此在施工中需按照补充设计给予保留和接长,以免影响农业生产。
在加宽段新老路基结合处,应沿老路基挖设台阶,避免沉降不一致给结构层带来的延性破坏。
⒋对中粒式沥青碎石混合料的控制
严格按照设中粒式沥青碎石混合料配合比的设计与检验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040---2004)相关规定的方法进行。在开工前,施工单位应按规定的时间内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拟用的沥青碎石混合料级配、稳定度、流值、空隙率、动稳定度、残留稳定度等各项技术指标的书面详细说明,上报监理工程师批复。在提交的目标配合比未经监理批准前,不得进入生产配合比设计。开工前应将封层表面清除干净。
⑺做好试验阶段的总结报告,确认级配、稳定度、流值、空隙率、动稳定度、残留稳定度、松铺系数等各项技术指标。
⒉监理重点
⑴预先了解天气情况,避免恶劣天气施工。
⑵旁站监理下封层和透层沥青工作,保证沥青与下承层的粘接。
⑶旁站监理,检测摊铺、碾压时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油石比等指标。
⑷摊铺行程时,检测熨平板的高度,为碾压留出足够的预留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