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期末复习要点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存储程序+程序执行。
(1)所有数据和指令均应以二进制形式表示。
(2)所有数据和由指令组成的程序必须事先存放在主存储器中,然后以顺序的方式执行,除非显式修改。
(3)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应该由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个基本部件组成。
在控制器的统一控制下,完成由程序所描述的处理工作。
(4)一条指令可完成一种操作。
一台计算机可以有许多指令,所有这些指令的集合称为该台计算机的指令系统。
(5)程序首先装入计算机内存,CPU从内存中取出一条指令,分析识别指令,最后执行指令,从而完成了一条指令的执行周期。
然后,CPU按序取出下一条指令,继续下一个指令执行周期,周而复始,直到执行完成程序中的所有指令。
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
软件系统: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2. 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特点。
1. 运算器:在控制器的控制下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将结果送到寄存器或内存。
2. 控制器:负责从存储器中读取程序指令并进行分析。
何敏3. 存储器:分为主存储器(内存)和辅助存储器(外存)。
内存是与CPU直接进行数据交换的场所,存储正在或将要运行的程序和数据。
存储量小,存取速度快。
外存存储大量暂时不用的信息,不能与CPU直接进行数据交换,其上的信息要先调入内存后才能被处理,存储量大,存取速度慢。
4. 输入设备: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光笔、扫描仪、数字化仪等。
5. 输出设备: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和打印机等。
3. 计算机软件系统组成及其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系统软件:a.操作系统(如DOS、Windows、UNIX、OS/2、Linux等)b.语言编译和解释系统c.程序设计语言(如汇编语言、C、FORTRAN、PASCAL等)网络软件a.数据库管理系统(如FoxBASE、Oracle等)b.系统服务程序(如编辑程序、诊断程序等)应用软件:a.信息管理软件(如工资管理软件、人事管理软件等)b.科学计算程序c.文字与表格处理软件(如WPS、Word、Excel等)d.图形与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Flash等)e.辅助设计软件(如CAD、CAM、CAI、CAT等)f.网络通信软件4. 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
1)机器语言机器语言的每一条指令都是由0和1组成的二进制代码序列。
机器语言是最底层的面向机器硬件的计算机语言,用机器语言编写的程序不需要任何翻译和解释就能被计算机直接执行。
计算机只能接受以二进制形式表示的机器语言,所以任何非机器语言程序最终都要翻译成由二进制代码构成的机器语言程序,机器才能执行这些程序。
2)汇编语言将二进制形式的机器指令代码序列用符号(或称助记符)来表示的计算机语言称为汇编语言。
汇编语言实质上是符号化了的机器语言。
虽然汇编语言相对于机器语言在程序的编写、修改、阅读等方面有了大的进步,运行效率仍较高,但由于机器指令繁多,掌握起来仍较困难。
3)高级语言4)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都是面向机器的语言,而高级语言则是面向问题的语言。
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的通用性和可移植性好。
高级语言源程序有编译和解释这两种执行方式。
在解释方式下,源程序由解释程序边“解释”边执行,不生成目标程序。
在编译方式下,源程序必须经过编译程序的编译处理来产生相应的目标程序,然后再通过连接和装配生成可执行程序。
5. 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1、R进制-----> 十进制:按权展开求和(an an-1...a2 a1。
.b1....b m) r= an * rn-1 + an-1* rn-2 +...+ a2* r1 + a1* r0+ b1* r -1 +...+ bm * r -m2、十进制----->R 进制:整数:除R取余,从下至上排列小数:乘R取整,从上至下排列二进制数八进制数二进制数十六进制数二进制数十六进制数000 0 0000 0 1000 8001 1 0001 1 1001 9010 2 0010 2 1010 A011 3 0011 3 1011 B100 4 0100 4 1100 C101 5 0101 5 1101 D110 6 0110 6 1110 E111 7 0111 7 1111 F二、操作系统1. 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的基本功能和操作。
文件管理:新建、重命名、复制、移动、删除文件或文件夹、文件的搜索应用程序的启动:(1)用快捷图标方式(2)选择“开始”菜单中的“运行”命令。
(3)双击一个文档(4)在任务管理器的应用程序选项卡中单击“新任务”按钮。
任务管理器:(1)结束任务(2)切换任务(3)启动新任务2. 窗口、菜单、对话框、剪切板、回收站、文件、文件夹、文件管理概念。
窗口:应用程序的操作界面,包括菜单栏、工具栏、工作区、状态栏等部分。
菜单:将应用程序提供的大量命令分门别类地组织起来管理,需要执行某条,命令时由用户进行选择并点击执行。
对话框:用户执行某项命令过程中的操作界面,用于和用户之间的交互操作。
剪切板:存放被复制或剪切内容的内存区域。
回收站:管理准备删除文件的文件夹。
文件:是按一定形式组织的一个完整的、有名称的信息集合,是计算机系统中数据组织的基本存储单位。
文件名一般由文件名和扩展名两部分组成。
文件名和扩展名之间用小圆点“.”隔开。
在Windows XP中,文件名可以由最长不超过255个合法的可见字符组成,而扩展名由1~4个合法字符组成,文件的扩展名说明文件所属的类别。
Windows XP文件名中的英文字母不区分大小。
通配符*表示若干个任意字符,通配符?表示一个任意字符。
文件夹:对若干文件进行管理的特殊文件。
文件的路径:磁盘名+各级文件夹名+文件名。
绝对路径从根文件夹开始描述,相对路径从当前文件夹开始描述。
文件管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和数据管理。
三、计算机网络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功能。
计算机网络:将相互独立的计算机系统以通信线路相连接,按照全网统一的网络协议进行数据通信,从而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2.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1)资源共享:资源共享的资源包括网内计算机的硬件、软件和信息。
(2)数据通信:网络中的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交换各种数据和信息。
(3)分布式处理:将大型复杂的计算问题分配给网络中的多台计算机分工协作来完成。
(4)提高了计算机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可调度另一台计算机来接替完成出现故障计算机的计算任务。
2. 局域网的3个主要技术,即:网络拓扑结构、传输介质和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概念。
局域网定义:在小范围内将多种通信设备互连起来构成的通信网络。
局域网的特点:(1)局域网覆盖一个有限的地理范围。
易于建立、维护和扩展。
(2)局域网是一种通信网络,从网络体系结构来看,只包含OSI中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
(3)连入局域网的数据通信设备是广义的,包括计算机、终端、电话机等通信设备。
(4)局域网的数据传输速率高、误码率低。
目前局域网的数据传输速率在10Mbps~10000Mbps之间。
局域网中涉及的主要技术因素包括:网络拓扑结构、传输介质、介质访问控制方法1. 网络拓扑(1)总线型拓扑结构(2)星型拓扑结构(3)树型拓扑结构2. 传输介质:(1)双绞线(2)同轴电缆3)光纤4)无线电3.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由于多个结点共享总线引起的数据传输冲突,怎样控制结点合适发送数据、如何发现总线冲突、解决冲突引起的错误,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被称为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3. 因特网中TCP/IP协议,IP地址的表示和分类,域名的基本概念。
因特网的工作模式:因特网采用服务器/客户机(C/S )的工作模式。
服务器以集中方式管理因特网上的共享资源,为客户机提供多种服务。
客户机主要为本地用户访问本地资源与访问因特网资源提供服务。
TCP/IP协议:因特网上采用的是TCP/IP协议。
TCP/IP(传输控制协议/网络协议)广泛应用对网络技术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连接跨越不同操作系统、硬件体系结构的互连网络。
IP地址结构:因特网目前使用的IP地址采用IPv4结构。
层次上采用按逻辑网络结构划分。
一个IP地址划分为两部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
IP地址分类:IPv4结构的IP地址长度为4字节(32位),根据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的不同划分,编址方案将IP地址划分为A、B、C、D、E五类,A、B、C是基本类。
特殊IP地址:(1)网络地址:当一个IP地址的主机地址部分为0时,它表示一个网络地址。
例如202.115.12.0表示一个C类网络。
(2)广播地址:当一个IP地址的主机地址部分为1时,它表示一个广播地址。
例如145.55.255.255表示一个B类网络中全部主机。
(3)回送地址:任何一个IP地址以127为第1个十进制数时,则称为回送地址。
例如127.0.0.1。
可用于对本机进行测试。
域名:(DNS)用助记符代替IP地址域名解析:将主机域名映射成IP地址的过程。
域名服务器:域名服务器是安装有域名解析处理软件的主机,用于实现域名解析域名的层次结构:分四级:网络服务器主机名.单位机构名.网络机构域名.国家地理域。
例如:。
四、Internet应用WWW服务、电子邮件中的相关概念。
Internet的基本服务:1. WWW服务2. 电子邮件服务3. 文件传输服务4. 远程登录服务5. 网络新闻服务6. 电子公告牌7. 信息查找服务1. 浏览器:WWW服务采用客户机∕服务器工作模式,客户端需使用是一种专用于解读网页的应用软件,即“浏览器”(例如:IE,Netscape Communicator,腾讯TT等)。
2. 主页和页面:Internet上的信息以Web页面来组织,若干主题相关的页面集合构成Web网站。
主页(HomePage)是页面集合中的一个特殊页面(一个网站的入口点)。
3. HTTP协议:WWW服务中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采用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协议进行通信。
从网络协议的层次结构上看,应属于应用层的协议。
使用HTTP协议定义的请求和响应报文,客户机发送“请求”到服务器,服务器则返回“响应”。
4. HTML: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是用于创建Web网页的一种计算机程序语言。
HTML可以定义格式化的文本、图形与超文本链接等,使得声音、图像、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可以集成在一起。
HTML超文本和超媒体技术,使用户在浏览Web网页时,可以随意跳转到其他的页面,极大地促进了WWW的迅速发展。
5. 超文本和超媒体:超文本技术是将一个或多个“热字”集成于文本信息之中,热字后面链接新的文本信息,新文本信息中又可以包含“热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