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大学生玩手机调查报告范文
2015年大学生玩手机调查报告范文发布时间:2015-10-06来源:报告网浏览:38
本文以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为样本,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使用手机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使用;问题;原因;对策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我国手机拥有量不断增加,截至2008年10月我国手机用户总数达61601.7万户[1].在大学校园里手机已成为一个具有较大覆盖面的传播媒体,手机文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个性心理发展等方面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以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1205份,收回有效问卷1133份,有效回收率为94%.被调查对象的男女生比例为男生56.5%,女生43.5%;学科种类分布为文科43.6%,理科20.6%,工科35.8%;年级分布为一年级32.7%,二年级31%,三年级2%,四年级14%,五年级0.3%.笔者对所有调查问卷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处理.
一、基本状况
1.大学生手机基本普及
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手机因为具有时尚、使用便捷等优点受到大学生追捧,大学生手机普及率非常高.调查显示,有98.9%的学生拥有手机,1.1%的学生暂时还没有手机.部分学生甚至拥有多部手机或多张手机cm卡,10.8%的学生有2部手机,1.7%的学生有2部以上的手机;24.5%的学生有2张手机cm卡,3%的学生有2张以上的手机cm 卡.
2.大学生手机用途广泛
在大学生眼中手机已经不再是传统的通话工具,短信使用率频率
很高,手机上网、手机游戏等新功能正逐步受到青睐.调查显示,大学
生手机的用途具有多重性,主要为打电话、发短信、上网和玩游戏等
四个方面,联系的对象主要是家人亲戚、同学、朋友和老师.
3.大学生手机消费趋高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也逐步攀升,调查显示,大学生每月生活费在500-800元之间的有29.6%,800-1000
元之间的有36%,1000-1500元之间的有17.7%,1500元以上的有
2.5%,500元以下的同学只有14.2%.手机消费已成为大学生日常开支
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移动、联通两家运营商为了抢占高校市场,推
出了优惠套餐服务,“捆绑”大学生消费.95.5%的学生加入了运营商
提供的套餐,每月手机消费在套餐包月费与50元之间的学生有
56.3%,50-100元之间的有28.2%,100-200元之间的有11.9%,200元
以上有3.6%,男同学每月手机消费额略高于女同学.
4.大学生手机用时较长
笔者对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包括打电话、发短信、上网、玩游戏等累计时间)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累计时间在2个小时以上的学生有31.3%,1-2个小时之间的有28.3%,1小时以下的有37.9%,
基本不主动使用手机的只有2.5%.各个年级之间存在着差异,年级越
高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越少,男同学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略高于女同学,文科学生略高于理工科学生.大学生手机用途主要为打电话、发
短信、上网和玩游戏,调查显示,大学生每天打电话时间在1小时以
上的占11%,30分钟-1小时之间的占25.1%,30分钟以下的占35.6%,
没事基本不打电话的为28.3%.手机短信被戏称为“拇指文化”[2],
在学生群体中备受欢迎,每月发送短信数量在100条以下的学生占15.3%,100-300条之间的占20.1%,300-500条之间占21.6%,500-
1000条之间的占32.1%,1000-2000条之间的占9.4%,2000条以上的
占1.5%.手机上网逐步普及,有72.4%的同学开通了手机上网包月套餐,每天用手机上网在1小时以上的学生有22.6%,60.2%的学生在1
小时以内有,基本不用手机上网的学生只有17.2%.手机游戏因为新颖、趣味性强、使用便捷,逐步受到学生青睐.
二、存在问题
大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完成学业,但部分学生因为自控能力差,无法抵挡住手机的诱惑,会情不自禁地在课堂上玩手机.调查显示,23.7%
的学生经常在课堂上玩手机,51.9%的学生偶尔会玩,只有24.4%的学生表示基本不会.随着年级的增高,上课玩手机同学的比例不断增加,在大一学生中上课经常玩手机的同学有9.4%,到了大四则达到了
22.3%;文科学生在上课使用手机的比例明显高于理工科学生.课堂上还时常会响起手机铃声,16.6%的学生认为经常会听到,70.3%的学生
表示偶尔会听到,关于上课时手机铃声是否会影响课堂教学,有50.7%的学生给予了肯定的回答.同时近年来,各高校发现大学生利用手机
进行考试作弊现象也屡见不鲜,手机正对高校正常教学秩序产生一定冲击,影响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