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污水处理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污水处理市场分析报告

我国污水处理市场分析报告
一、污水处理市场主要背景
1.1 科学发展观与国家节能减排战略
我国的生态环境已经进入了污染事故的“高发期”,各种环境问题为中国的发展方式以及环境管理敲响了警钟。

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2006年,温家宝总理在环保大会中提出了要实现“三个转变”一一强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并重,强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同步,强调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行政手段解决环境问题一一以期纠正中国长期以来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不平衡。

在2007年10月的十七大报告,运用了比较大的篇幅系统地阐述环境保护的战略、思路与措施,把环境与资源保护上升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层次,并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任务。

2008年3月召开的两会中,温家宝总理在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用大量文字部署了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

同时,随着2008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升级为环境保护部,中国环境问题的解决充满了希望。

但是,中国环境问题的解决尚需多方面的努力,一包括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环境决策机制的科学化、综合管理手段的发展、以及各种社会力量的发动与参与等等。

2007年6月4日,国务院印发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提出了45条具体工作安排。

不久,国家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温家宝总理亲任组长。

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家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当前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许多省(区、市)召开会议,建立领导机构和协调机制,落实责任制和政策措施,各级政府推动节能减排的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

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加强和改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运行,是科学发展观的关键因素。

具体在污水处理的管理上,中央政府要求,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丰导作用和市场的基础作用,一手抓监督管理和能力建设,一手抓政策完善和制度创新,标本兼治,重在实效。

温家宝总理在十七大中指出,2008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关键一年,提高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力争用两年时间在36个大城市率先实现污水的全部收集和处理。

2008年初,国家环保局升级为环保部,这也凸现了我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了对环保工作的重视。

近年来,环保要求进一步提高,在2007年11月2 2日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中指出,“十五”期间全社会环境保护投资比“九五”时期翻了一番,占GDP的比例首次超过1%。

同时也指出,我国的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过环境容量,环境污染严重。

《规划》还指出,到2010年全国城市污水处理能力要达到1亿吨/日。

新增城市污水处理能力4500万吨/日,形成化学需氧量削减能力30。

万吨;工业污水治理削减化学需氧量100万吨。

而且明确了水污染治理是环保投资的重中之重,占据投资预算的最大比重。

我国还肩动了水污染治理重大科技专项,计划到2020年前,陆续投入300多亿元用于水污染治理的科技攻关。

“水专项”将集中攻克‘批节能减排迫切需要解决的水污染防治关键技术,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和改善重点流域水质提供科技支持。

我国水务市场庞大,在2008年7月份,中国水利部的高级官员胡四一坦承“中国拥有1万亿元人民币的水务市场,我们在水务市场化方面也不断地予以推进,目前有不少外资和私人的水务企业已经进入到这个市场。

在这万亿水务市场中,仅“十一五”期问,拟在城市水管理、污水处理、污水再利用、饮用水处理等方面投资近3000亿元。

1.2 水污染治理与污水处理面临更大的挑战
按照国家确定的“十一五’’削减10%的控制目标,2010年COD排放量需控制到1272万吨,实际控为1266万吨。

预计到2010年COD排放量约1700万吨,需新增430万吨以上的削减能力,这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污水处理要求提高,《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十一五”规划》指出,力争到2010年底,全国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要达到70%,其中省会以上城市平均达到80%以上、地级市平均达到60%以上、县级市平均达到50%以上、县城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30%。

根据本报告统计,截止到2007年12月
底,我国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为62.87%,县城污水处理率为22.6%,还有两年多的时间来完成目标。

污水处理厂建设要求加快,根据本系列报告之四统计数据,截止到2008年6月4日,全围污水处理厂运营总数为1408个,按照有关专家的预计,到“十一五”期末将使污水厂规模达到3000座左右,在两年的时间里,污水处理厂的规模将翻一番,这为污水处理市场的带来了很大的投资机会。

但是机会总是与挑战并存,污水处理要求的提高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带来了机遇的同时,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1.3 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达到一级A
2002年,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明确提出了污水处理厂的一级A和一级B排放标准,2006年,原国家环保总局对2002年的标准(GB 18918—2002)发布了一个修改,其中有一条明确规定: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国家和省确定的重点流域及湖泊、水库等封闭、半封闭水域时,执行一级标准的A标准。

在2008年1月1日实施的,“全国最严格”的环保标准《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中规定,到2008年1月1日,所有新建污水处理厂的排放标准都要从一级B提高到一级A。

这些法规标准的出台,无疑为我国的污水处理厂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升级改造也将带来污水处理厂的投资需求。

1.4 污水收费大幅度提高
中央进一步确认,污水处理将制定全国型最低收费标准,加强收费管理。

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的意见》的要求,所有城市应在2003年底前开征污水处理费。

对于重点流域地区,应在2005年内将污水处理收费标准调整到保本微利水平。

对于暂不能达到保本微利水平的地区,要制定污水处理最低收费标准,对污水处理收费达不到0.8元/吨的城市,其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国家不予资金支持。

温家宝总理在十七大中也指出,要适当提高排污费、污水处理费和垃圾处理费标准。

根据建设部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05年底,全国有517个设市城市实行了污水处理收费制度,还有144个城市没有开征污水处理费,还有278个城没有建成污水处理厂。

已开征污水处理费的多数中小城市收费标准偏低,还有一些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