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消毒灭菌监测制度
一、压力蒸汽灭菌
1、工艺监测:每锅登记。
2、化学监测:每包内放化学指示卡。
二、紫外线
1、日常监测:灯管应用时间、累计照射时间、使用人签名。
2、强度监测:每半年一次。
三、消毒剂
2、化学监测:氯等每日监测,戊二醛每周一次。
医院感染控制小组
2014年12月1日修订
紫外线灯使用规定
1、室内空气消毒:要求每m3不少于1.5W,照射时间不少
于30min,灯管距离地面小于2m。
2、物体表面消毒:灯管距离物体表面不得超过1米,应使
用照射表面受到直接照射,且应达到足够的照射剂量(杀细菌芽孢时应达到100000UW.s/cm2)。
3、使用过程中,应保持灯管表面清洁,每周用75%酒精纱
布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
4、使用紫外线直接照射消毒,必须关闭门窗,避免空气对
流,人不得在室内,必要时加锁。
5、用作空气消毒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尘埃和
水雾,温度低于200C或高于400C,相对湿度大于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6、紫外线消毒灯,做好使用记录,每半年测定辐射强度一
次,并有记录。
7、消毒结果监测:开启紫外线灯5min后,将监测卡置于
被检紫外线灯下垂直距离1m的中央处,1分钟后观察记录。
新灯≥90UW/cm2为合格,使用中≥70UW/cm2为合格。
9、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小组定期检查使用登记情况。
医院感染控制小组
2014年12月1日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