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园林绿化施工规范标准

园林绿化施工规范标准

园林绿化施工规1、围本标准规定了园林绿化种的草坪、花坛、绿篱、垂直绿化、行列树、孤植树、树丛林带的种植及大树移植的施工围。

本标准适用于番禺区城市公用绿地、居住绿地和单位附属绿地的施工。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3、术语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 草坪园林中经人工铺植或播种培育形成的、经常割剪的致密绿毯壮的草本植物。

3.2 花坛成丛种植花卉或观叶植物的,具有一定几何形轮廓的地被或植株。

3.3 灌木不具明显主干,多呈丛生状态或自基部分枝的木本植物。

3.4 绿篱由小乔木或灌木以相同的株行距单行或双行排列成结构紧密的林带。

3.5 垂直绿化与平面绿化相对应的一种绿化形式,利用植物具有的喜腐、缠绕、卷须、钩刺等攀缘特性,使其衣服在各类垂直墙面、斜坡面、空架之上快速生长而发挥绿化效果。

3.6 乔木具有高大形体和独立主干,树干与树冠由明显区别。

其分枝点高,寿命长。

3.7 行列树树木成行种植,株间具有一定距离,排列整齐,规格一致。

3.8 孤植树作为园林中独立的蔽荫树或作为园林艺术构园上需要的孤立树。

3.9 行道树种植在人行到和分车道之间的行道树3.10 树丛林带市区园林面积的作为背景、具有观赏功能的林木地带。

3.11 胸径距地面 1.3M 高处的树干直径。

3.12 树冠主干以上集生枝叶的部分。

大多数树种由中心主枝、主枝、副主枝、三级主枝枝组,包括结果枝和生长枝等大小枝条组成,棕榈科和铁枝科指主干以上的族生叶的部分。

4、草坪的施工规4.1 场地的准备 4.11 土质、土层厚度为使草坪植物由良好的生长基础,使其生长良好并保持较长时间的景观寿命,种植草坪植物的土壤必须尾壤土类,粘土类和沙土类必须进行改良。

如果目前采用的黄壤,必须通过增施有机肥进行改良,以达到壤土的颗粒组成标准。

种植土层厚度宜达到 50 ㎝。

若受条件限制,土层厚度不得小于 30 ㎝。

种植土层必须与地下土层连接,以保持土壤的毛管上下贯通,保持液体、气体的上下连贯。

如种植层下由水泥板、沥青、石层等隔断层,必须将其铲除,直至上下土壤相连。

4.12 土地的平整、耕翻 A)杂草、杂物的清除为避免草坪建成后杂草生长而影响草坪纯度与景观效果,植草前必须彻底消灭杂草。

可铲除杂草并深挖草根或用“草甘磷”等灭生性的吸传导型除草剂消灭杂草,“草甘磷”用量控制在 0.2-0.4ML∕㎡,使用两周后可以开始植草。

同时,必须将瓦块、石烁、建筑垃圾等杂物全部清出场地外. B)换土在耕翻过程中,若发现土质部符合要求,则必须换上合格种植土。

换土后应压实,使密实度达 80%以上,以免应沉降产生坑洼和高低部平。

C)整平、使基肥和翻耕在清除了杂草、杂物及压实后的地面应作起高填低的平整。

平整要顺地形和周围环境,整成龟背形、斜坡形等,陡度为2.5-3.0%,边缘要低于路面或道牙 3-5CM,表面平整,无坑洼。

平整后撒施基肥。

如用堆积蘑菇肥、堆沤木屑等,必须加 3%过磷酸钾和 4%的尿素进行堆沤后使用;用量宜控制在 10KG/㎡左右。

施肥后应进行一次 30CM 深的耕翻,使肥与土充分混匀,做到肥土相融,起到既提高土壤养分,又使土壤疏松、通气良好的作用。

4.13 排水及灌溉系统草坪多利用缓坡来排水,其最低的一端可设雨水扣接纳排出的地面水,并经地下管道排走,或以沟直接与湖池相连。

理想的平坦草坪的表面应使中部稍高,逐渐向四周或边缘倾斜。

建筑物的四周草坪或地下水位过高或聚水过多的草坪、运动场的草坪等均设置暗管或明沟排水。

草坪必须设置人工灌溉系统。

宜采用喷灌、人工灌淋等方式。

在场地最后平整前,应将灌溉管网埋设完毕。

管网材料必须达国家标准以上;埋管沟一般深 30-50CM,宽 30CM,底部平,回填土必须压实,使密实度达 85%。

4.2 草坪种植凡结籽量达且种子容易采集的草种如结缕草等均可用播种法。

A) 种子的质量采用纯度在 97%以上、发芽率在 50%以上经过处理的种子。

B) 播种量和播种时间单播应根据草种、种子发芽率确定播种量,一般用 10-20G/㎡;混播则要求 2-3 种草种按合适比例混播,其用量为 10-20G/㎡。

暖季型可在春末夏初播种,冷季型草种宜在秋季播种。

C) 播种方法采用条播、撒播或机械喷播。

条播使在整好的场地上开沟,深 5-10CM,构距 15CM,用等量的细土或砂与种子搅拌允撒入沟。

散播部开沟。

撒播人应作回纹式或纵横向后退播种,播种后应轻把土镇压使种子入土0.2-1CM。

机械喷播是用草坪草种子加上泥炭(或纸浆)、肥料、高分子化合物和水混合浆,储存在容器中,借助机械力量需育草的地面和斜坡上。

D) 播后管理播种后根据天气情况每天或隔天喷水,待幼苗长至 3-6CM 可以停止喷水,但应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并要及时清除杂草。

4.22 栽种凡匍匐性强的草种如假俭草、大叶油草、蟛蜞菊等均可用栽种法。

A) 栽种时间全年生长季均可进行,以生长生季中期为最佳。

B) 栽种方法采用条栽或穴栽,栽平整好的地面以 8-10CM 为行距,开 5CM 深的沟,把撕开的草条排放入沟中,然后填土、踩实。

穴栽以5×5CM 为行距。

铺砖时依实际情况进行栽种。

C) 提高栽种效果的措施为提高成活率,栽植的草应保持适量的护根土,并尽可能缩短掘草至栽草的时间。

栽后要充分灌水、清除杂草。

4.23 铺种凡需要再短期形成草坪的可用草皮或种子布铺种。

A) 铺种规格根据设计选用合适的草皮或种子布。

草皮、种子布根据运输方法及操作而定,草皮一般有以下几种规格:45×45 ㎝、60×30 ㎝、30×12 ㎝等,也可成毯状卷起成捆,草皮厚度为 3-5 ㎝;种子布一般宽度为 1M,长度依实而定。

B) 铺种方法采用无缝铺种、有缝铺种或方格型花纹铺种。

无缝铺种要求草皮或种子布紧连,不留缝隙,相互错缝。

有缝铺种要求各块草皮或种子布相互间留有 1-2 ㎝宽度的缝进行铺种。

方格型花纹铺种要求相邻草皮间留有与草皮面积相当的方格,从而形成花纹状草皮。

铺种后必须淋透水,然后压平;种子布铺种后,要求面上覆上约 1 ㎝厚的壤土或细纱,并淋透水。

4.3 草坪成活期养护草坪成活期养护应符合(园林绿化管养规)的规定。

5、坛的施工围 5.1 场地的准备 5.11 土质、土层厚度为使花坛植物有良好的生长基础,使其生长良好并保持较长时间的景观寿命,种植花坛植物的土壤必须为壤土类,粘土类和沙土类必须进行改良,如目前采用的黄壤,必须通过增施有机肥进行改良,以达到壤土的颗粒组成标准。

种植土层的宜达到 50 ㎝。

若受条件限制,土层厚度不得小于 40 ㎝。

种植土层必须与地下土层连接,以保持土壤的毛管上下贯通,保持液体、气体的上下连贯。

如种植层下有水泥板、沥青、石板等隔层,必须将其铲除,直至上下土壤连接,如砌槽种植,花槽底部必须有排水孔。

5.12 土地的平整、耕翻 A) 杂草、杂物的清除为避免花坛建成后杂草与花坛植物争水份、养料,花坛种植前必须彻底消灭杂草。

可铲除杂草并深挖草根或用“草甘磷”等灭生性的吸传导型除草剂消灭杂草,“草甘磷”用量控制在 0.2-0.4ML∕㎡,使用两周后可以开始种植花坛植物。

同时,必须将瓦块、石烁、建筑垃圾等杂物全部清出场地外. B) 换土土质不符合要求,则必须换上合格种植土。

换土后应压实,使密实度达 80%以上,以免应沉降产生坑洼和高低部平。

C) 整平、使基肥和翻耕在清除了杂草、杂物及压实后的地面应作起高填低、结合观赏和实际要求的平整。

平整后撒施基肥。

如用堆沤蘑菇肥、堆沤木屑等,必须加 3%过磷酸钾和 4%的尿素进行堆沤后使用;用量宜控制在 10KG/㎡左右。

施肥后应进行一次 30CM 深的耕翻,使肥与土充分混匀,做到肥土相融,起到既提高土壤养分,又使土壤疏松、通气良好的作用 5.13 排水及灌溉系统为使花坛排水、花坛植床应处理成具有一定的坡度,并根据花坛所在位置和实际要求,决定坡的形状。

若需四面观赏,可处理成尖顶状、台阶状、圆锥状等形状;若需单独观赏,则可处理一面坡的形式,种植不耐涝植物的花坛,植床应抬高于地面 20-30 ㎝。

地形过于平坦的花坛或地下水位过高或聚水过多的花坛等必须设置暗管或明沟排水。

花坛必须有喷淋设施。

再场地最后平整前,应将管网埋设完毕。

管网材料必须达国家标准以上。

5.2 定点放线图案简单的花坛,可根据设计要求,应用几何原理,直接用皮尺量好尺寸,并用白灰线做出明显标记,亦可用尼龙线标出图案轮廓。

如花坛面积较大,则可用方格法放线。

图案复杂的模纹花坛、标题花坛等。

要求图案线条准确无误,必须用方格法放线。

必要时可用粗铅线弯出图案模型,检查无误后,压于花坛地面。

种植时压线到位,种植后小心取出铅线。

5.3 花坛种植 5.31 起苗 A) 裸根苗应随起随栽,保持根系完整。

B) 带土球苗起苗应保持土球完整、根系丰满。

起苗前,应适当停水;起苗后,立即包装好土球,确保土球不松散,即运即种。

C) 盆苗或袋苗宜将盆或袋褪去,并确保土球不松散。

5.32 种植方法 A) 灌水掺透种植前 3-4 日,应充分灌水掺透花坛种植土,待土壤干湿度适宜再进行栽植。

B) 苗木处理裸根植物再栽前宜切断部分须根以促生新根,带土球苗应保持土球完整。

种植前,苗木均应存放在阴凉处。

C) 栽植方法栽植穴、坑应稍大于土球和根系,保证苗根舒展;花坛的栽植间距,应以植株的高低、分蘖的多少、灌丛的大小而定,保证长成后即÷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花苗的栽植深度应充分考虑植物的生物学特性,一般以所埋之土与根茎相处齐为宜。

栽植时,高的苗栽中间,矮的苗栽边缘,使花坛突出景观效果。

载入后用手压实土壤,同时将余土耙平。

栽后必须栽当天淋透定根水。

5.33 种植顺序 A) 图案简单的花坛单个的独立花坛,应有由中心向外的顺序退栽;一面坡式的花坛,应由上向下栽植。

B) 图案复杂的花坛应先栽好图案的个条轮廓线,再栽部填充部分。

C) 大型花坛宜分区、分块栽植 D) 不同性质的花坛植物高、低不同的花卉混栽时,应先栽高的,后栽矮的;宿根、球根花卉与一、二年生草花混栽时,应先栽宿根、球根花卉,后栽一、二年生草花。

5.4 花坛成活期的养护花坛成活期的养护应符合《园林绿化管养规》的规定。

6、绿篱、垂直绿化的施工规 6.1 定点放线绿篱的定点应以路牙或道路中间先为参照物,垂直绿化的定点线可以攀缘物等为参照物,用皮尺、测绳等按设计的株距,每隔五株钉一木桩作为定点和种植的依据。

定点时如遇电杆、管道、涵洞、变压器等障碍物必须躲开,并符合有关规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