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急心衰治疗进展及案例
急性左心衰竭的药物治疗
(4)乌拉地尔: 该药具有外周和中枢双重扩血管作用。 (推荐强度Ⅱa类,证据强度C级)
(5)ACEI类: 急性心衰的急性期、病情尚未稳定的患者 不宜应用。(推荐强度Ⅱb类,证据强度C级) 急性心肌梗死后的急性心衰可以试用,但须避免静脉 应用,口服起始剂量宜小。 (推荐强度Ⅱa类,证据强度C级) 在急性期病情稳定48 h后逐渐加量,疗程至少6周, 不能耐受ACEI者可以应用ARB。 (推荐强度Ⅰ类,证据强度A级)
急性左心衰竭的药物治疗
(3)rhBNP 该药近几年刚应用于临床,属内源性激素物质,与
人体内产生的BNP完全相同。国内制剂商品名为新活 素。国外同类药名为奈西立肽(nesiritide)。
主要药理作用是扩张静脉和动脉(包括冠状动脉), 从而降低前、后负荷,在无直接正性肌力作用情况下 增加CO,故将其归类为血管扩张剂。兼具多重作用 的治疗药物:可以促进钠的排泄,有一定的利尿作用; 还可抑制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阻滞急性心衰演变 中的恶性循环。
(推荐强度Ⅱa类,证据强度B级)
rhBNP作用机制和代谢失活
cGMP
rhBNP
中性肽链内切酶
RA
RC
GC
GTP
cGMP
PKG-1
选择性的扩张血管、利尿排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拮抗神经
内分泌、抗心脏重塑、心肌细胞保护
GC = 鸟苷酸环化酶; cGMP = 环一磷酸鸟苷; GTP = 三磷酸鸟苷; PKG-1 = cGMP依赖蛋白激酶; RA = 特异性A型利钠肽受体; RC = C型利钠肽受体
>36.7 有肺淤血
Ⅲ级 Ⅳ级
<18 >18
≤36.7 ≤36.7
无肺淤血,有组 织灌注不良
有肺淤血,有组 织灌注不良
急性左心衰竭严重程度分级
3.临床程度分级 适用一般的门诊和住院患者。
分级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皮肤 干、暖 湿、暖 干、冷 湿、冷
肺部啰音 无 有
无/有 有
急性左心衰竭的诊断流程
基础心脏病史、心衰的临床表现、心电图改 变、胸部X线检查改变、血气分析异常(氧 饱和度<90%)、超声心动图
初始治疗
有
初步诊断 (拟诊)
无
考虑肺部疾病或其他 疾病
进一步治疗
正常
BNP/NT-proBNP
异常
明确诊断,并作出心衰 分级、评估严重程度、 确定病因
急性心衰治疗方案
ESC2008心衰指南推荐的急性心衰治疗方案
(3)多巴酚丁胺 该药短期应用可以缓解症状,但并无临床证据表
明对降低病死率有益。 (推荐强度Ⅱa类,证据强度C级)
病死率 0.5% 10~20%
35~40% 85~95%
急性左心衰竭严重程度分级
2.Forrester分级:适用于心脏监护室、重症监护室 和有血流动力学监测条件的病房、手术室内。
分级 PCWP (mmHg)
Ⅰ级 ≤18
CI (ml·s1·m-2)
>36.7
组织灌注状态
无肺淤血,无组 织灌注不良
Ⅱ级 >18
急性心力衰竭(AHF)定义
• 急性心力衰竭(AHF)由于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 导致:
– 心输出量减少 – 组织低灌注 – 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增加 – 组织充血
• 临床上包括
– 新发的AHF(既往无明确的心功能不全病史) – 慢性心力衰竭(CHF)急性失代偿(ADHF)
急性心衰的临床分类
根据急性心衰的病因、诱因、血流动力学与临床 特征作出的分类,便于理解,也有利于诊断和治疗。
快速利尿
吸氧 吗啡…
血管扩张剂
急性心衰 正性肌力药物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08) 29, 2388–2442
重症急性心力衰竭治疗流程
确定诊断 诊断流程 确定治疗
急性心力衰竭
紧急复苏
若濒死则行基础生命支持 和高级生命支持
患者痛苦或疼痛、躁动
是 止痛、镇静:吗啡
否 动脉血氧饱和度〉95%
1. 急性左心衰竭: (1)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 (2)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3)高血压急症 (4)急性心瓣膜功能障碍 (5)急性重症心肌炎和围
生期心肌病 (6)严重心律失常
2. 急性右心衰竭 3. 非心原性急性心衰: (1)高心排血量综合征 (2)严重肾脏疾病(心肾
综合征) (3)严重肺动脉高压 (4)大块肺栓塞等
动态评估
急性左心衰竭的药物治疗
(一)镇静剂 主要应用吗啡 (推荐强度Ⅱa类,证据强度C级)
(二)支气管解痉剂 一般应用氨茶碱,亦可应用二羟丙茶碱。 (推荐强度Ⅱa类,证据强度C级) 此类药物不宜用于冠心病如急性心肌梗死或不
稳定性心绞痛所致的急性心衰患者。 (推荐强度Ⅱb类,证据强度C级)
急性左心衰竭的药物治疗
(三)利尿剂 适用于急性心衰伴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明显淤血
以及容量负荷过重的患者。 (推荐强度Ⅰ类,证据强度B级)
(四)血管扩张药物 (1)硝酸酯类药物:急性心衰时此类药在不减少每搏 心输出量和不增加心肌氧耗情况下能减轻肺淤血,特 别适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伴心衰的患者。 (推荐强度Ⅰ类,证据强度B级) (2)硝普钠 适用于严重心衰、原有后负荷增加以及伴心原性休 克患者。(推荐强度Ⅰ类,证据强度C级)
急性左心衰竭严重程度分级
1.Killip分级: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 临床和血流动力学状态来分级。
分级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症状与体征
无心衰
有心衰,两肺中下部有湿啰音,占肺 野下1/2,可闻及奔马律,X线胸片有 肺淤血
严重心衰,有肺水肿,细湿啰音遍布 两肺(超过肺野下1/2)
心原性休克、低血压(收缩压≤90 mm Hg)、紫绀、出汗、少尿 (<20ml/h)
是 正常心率或节律
否
增加吸入氧浓度,
确定CPAP、IPPV
否 起搏、抗心律失常治疗
是
平均动脉压大于70mmHg
否 否
足够的前负荷
是
血管扩张剂
容量负荷过重考虑利尿剂
补液
必要时有创监测,如PAC
是
否
心输出量足够:逆转代谢性酸中
毒,静脉血氧饱和度〉65%,体
征显示组织灌注充分。
是
考虑正性肌力药或 进一步调整后负荷
急性左心衰竭的药物治疗
(五)正性肌力药物 (1)洋地黄类 此类药物能轻度增加CO和降低左心室充盈压;对
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治疗有一定帮助。 (推荐强度Ⅱa类,证据强度C级) (2)多巴胺 此药应用个体差异较大,一般从小剂量起始,逐
渐增加剂量,短期应用。 (推荐强度Ⅱa类,证据强度C级)
急性左心衰竭的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