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1图中,零件自重不记,二力杆是( )。
A.AB
B. BC
C.AB 和BC
D.都不是
题1图
2.题2图中,若F 平行于y 轴,大小100N
,则该力在x ,y 轴上投影为(
)。
A.0,100N B. 0,-100N C.100N ,0 D.-100N ,0
题2图 3.题3图中,F 对o 的力矩大小为( )。
A.Fa B. Fb C.0
题3图 4. 力沿其作用线滑移( )改变力矩的大小。
2012年10月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05799工程力学与机械设计(模拟卷)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 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A .必定
B .不会
C .不一定
D .ABC 三种说法都不正确 5.塑性材料下列哪项值最大( )。
A.p σ B.e σ C.s σ D.b σ 6. 在图示结构的拉杆中,其剪切面积是( )。
A .2πDh B .(D 2-d 2)π/4 C .πDh D .(D -d)π
/4
题6图 7. 带传动若开始打滑现象时,是( )。
A.沿小带轮上先发生
B.沿大带轮上先发生
C.沿两轮上同时发生
D.很难判断是小带轮还是大带轮上先发生 8. 分度圆上的齿距是指( )。
A.两个相邻齿的同侧端面齿廓之间的距离
B.两个相邻齿的同侧端面齿廓之间的弧长
C.两个相邻齿的同侧端面齿廓间在分度圆上的弧长
D.两个相邻齿的异侧端面齿廓间在分度圆上的弧长
9. 采用螺纹联接时,若被联接件的总厚度较大,且材料较软,强度较低,但不需要经常装拆的情况下,宜采用( )联接。
A.螺栓
B.双头螺柱子
C.螺钉
D.紧定螺钉
10. 轴和轴上零件广泛采用平键联接的主要原因是( )。
A.轮毂零件的键槽容易加工
B.能实现轴向固定
D.装拆方便和对中性好
11. 一对平衡力是作用在________________物体上的等值、反向、共线的力。
12.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结果为______________。
13. 力沿其作用线在物体上滑移时,其力矩值___________。
14. 沿杆轴线的内力称为___________。
15. 工程上通常把伸长率δ<5%的材料称为_________。
16. 剪切变形的特点是,使构件两部分沿剪切面发生_____________的趋势。
17. 在带传动中,张紧轮一般安装在 轮处。
二、 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8. 斜齿轮以 为标准模数。
19. 普通螺纹连接的 径用于强度计算。
20. 代号为2125的轴承内径是 mm 。
21. 二力杆约束反力,其作用线沿二力受力点的连线,指向可任意假设。
22. 如一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不为零,而∑F y=0,则该合力在x 轴方向上。
23. 只要有足够的强度,构件就能正常、安全的工作。
24. 圆柱齿轮分度圆上的压力角处处相等。
25. 代号为51120的轴承只能承受径向载荷。
26.图示的AB 杆,长度为l ,自重不计。
A 端为固定铰链支座。
在杆的中点C 悬挂一重力为G 的物体,B 端支靠于光滑的墙上,求B 点约束反力的大小。
27. 钢拉杆受轴载荷F =40kN ,材料的许用应力[ ]=100MPa ,横面为图所示的矩形,
三、 判断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在题下空处进行修改。
四、 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需要画图时画出相应的图;要有解答步骤。
题26图
其中h=2b。
试确定截面尺寸h和b的值。
题27图
σ]=320 28.已知图示铆接钢板的厚度t=10mm,铆钉的直径d=17mm,[τ]=140MPa,[
bs MPa,P=24KN,试校核铆钉的强度。
题28
图
29. 图示为起重吊钩螺栓连接。
装配时不需将螺母拧紧,工作时承受轴向载荷F(忽略自重),校核其强度。
F=10KN,d1=75mm,材料的许用应力[σ]=30Mpa。
题
29图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0分)
30. 图示一管道托架,已知管重G =10kN ,求A 、C 两支座反力。
31. 一个带有铣槽的阶梯杆如图所示。
已知P
=100kN ,d 1=45mm ,d 2=50mm ,若阶梯杆的许用应力[ ]=80MPa ,试校核其强度。
(键槽面积可近似地表示为d 2×d 2/4)
32.蜗杆传动时,主动轮是?从动轮旋转方向如何确定?
33.滚动轴承密封的类型?每种类型有哪些常见方法?
题31图
题30图
34.轴结构设计中零件轴向定位有哪些方式?
六、综合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5. 试求题35图所示多跨度静定梁A、C支座处的约束力。
36. 如图36所示,一转轴上背对背安装一对单列向心角接触球轴承7000AC,已知两轴承的径向载荷分别为F r1=1600N,F r2=2000N,轴上作用外加轴向力F=900N(方向如图示),载荷系数f p=2.4。
(1)试分别求两轴承所受的轴向载荷(已查得内部轴向力F s=0.7F r)。
(2)选用7000AC型轴承,查得e=0.68,当F a/F s e 时,X=1,Y=0;当F a/F s>e时,X=0.41,Y=0.87,试分别求两轴承的当量动载荷P1,P2。
题36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