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机构管理二甲妇幼保健院标准汇总及职责分工
机构管理二甲妇幼保健院标准汇总及职责分工
3.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5分)
(二)科学规划(10分)
1、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的组织实施。(3分)
2.保健院发展建设符合区域卫生规划。(7分)
(三)科室设置(15分)
1.保健院组织机构设置合理、运行高效,能满足保健院各项工作需要。(11分)
2.实行院长负责制,建立院、科两级管理责任制。(2分)
(四)人道主义救助
(10分)发扬救死扶伤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开展医疗救助,危急重症患者坚持先救治再收费。
九、持续改进(50分)
(一)问题梳理(18分)
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梳理。
(二)工作改进(32分)
在管理、公共卫生、技术水平、医疗科研等方面有创新。在管控医疗风险、保障病人安全方面有改进。
1.《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并按规定校验;医疗机构执业地点与《许可证》载明地址一致。
4.接受患者价格咨询和费用查询,及时处理患者对违规收费的投诉。(2分)
五、信息管理(40分)
(一)信息化建设(30分)
(二)信息利用(10分)
六、科教管理(35 分)
(一)医学教育(15分)
1.保健院有教学组织管理机构和专(兼)职人员从事教学管理工作。(2分)
2.有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和管理制度,具备相应的教学条件。(5分)
四、财务管理(40分)
(一)财务集中管理(15分)
妇幼保健院财务坚持“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原则,一切财务收支活动必须纳入财务部门统一管理。严禁妇幼保健院及内部部门、科室设立账外账、“小金库”。
(二)内部成本核算(7分)
实行内部成本核算,加强药品、材料、设备等物资管理,严格实行妇幼保健院内部成本核算制度,努力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和药品、材料消耗。
1.开展全员医疗服务安全培训监督、培训与改进,树立医疗服务安全意识,努力减少医疗安全隐患。(4分)
2.制定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防范预案,及时报告、分析、处理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3分)
3.制定防范非医疗因素引起的意外伤害事件的措施和保护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的措施。(3分)
4.制定突发事件(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灾害事故等)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灾害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援任务;消防预警及供电系统安全有效。(3分)
二、医务管理(50分)
(一)医疗管理(40分)
(二)应急管理(10分)
三、保障及公共安全管理(80分)
(一)基础设施和基本功能(4分)
(二)设备管理(18分)
(三)放射诊疗管理(5分)
执行《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有关法规。
(四)基建维修管理(10分)
(五)后勤管理(18分)
(六)公共安全管理(25分)
一票否决
要点中任何1项不符合要求一票否决。
第一部分:机构管理(460分)
第一部分:机构管理(460分)资料收集、汇总责任人:谯勇
评审指标
评审要点
分值
判定方法
责任科室
责任人
一、组织管理(55分)
(一)依法执业(10分)
1.保健院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均为一票否决)
2.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5分)
5.建立医用放射性物质、剧毒试剂等危险物品的安全管理制度并认真落实。有放射事故等意外事件的处置预案。放射科、检验科、医用氧舱、同位素室、氧气供应室、危险品仓库、配电室、压力容器及电梯等重要部门的安全管理规范有序。(10分)
6.建立警医联动机制,加强安全保卫,防范医闹事件,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确保医务人员和广大就医患者的合法权益。(2分)
3.推行院务公开和科务公开,体现民主管理。(2分)
(四)人力资源(20分)
1.医师、护士等卫生技术人员数量达到规定要求,能满足临床需要。(10分)
2.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人数比例、中高级技术人才占卫生技术人才人数的比例符合规定要求。(4分)
3.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促进学科发展。(3分)
4.加强人才管理,强化中青年骨干培养,确保专家进得来、留得住、用得活。(3分)
(五)服务收费(10分)
1.坚持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原则,严格执行国家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管理政策(2分)。
2.向社收费透明度。为患者提供医药价格及费用查询服务,明确告知住院患者医疗费用查询方式。(3分)
3.严格执行国家医疗服务价格政策,严格执行住院患者费用一日清制度并将收费内容通过适当方式告之患者;患者出院时须提供详细的总费用清单。(3分)
4.科研工作达到规定要求。(10分)
七、党群纪检及服务行为管理(60分)
(一)医德医风(20分)
(二)院务公开(10分)
(三)服务行为(20分)
(四)社会评价(10分)
1.保健院定期收集院内、外对保健院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并以此为动力,改进工作,持续提高保健院服务质量。(6分)
2.按照患者的服务流程,社会对其要求满足程度的感受,设计与确定保健院社会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实施社会评价活动。(4分)
八、社会公益性(50分)
(一)落实医改(10分)
积极推进医药体制改革,按照当地政府的要求和保健院实际情况,主动开展改革试点,落实相关的医药体制改革工作。
(二)政府重视程度
(10分)当地政府重视保健院建设与发展,并予以积极支持。
(三)社会效益(20分)
在医疗服务过程中,保健院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强化服务意识,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3.建立完整的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体系。(6分)
4.开展专科医师培训工作。
(2分)
(二)医学科研(20分)
1.保健院有科研组织管理机构和专(兼)职人员从事科研管理工作。(4分)
2.院内科研管理体系健全,运行有效率,具备相应的科研条件。(3分)
3.有健全的科研管理制度、政策、科研工作的目标、方向、思路和计划或规划。(3分)
(三)绩效考核(5分)
完善绩效考核,规范收入分配办法,建立与提高运营质效和增加服务数量相适应的激励机制,鼓励多劳多得和优劳优酬。实行按岗取酬、按工作量取酬、按服务质量和工作质效取酬的分配模式,严禁科室承包,严禁医务人员收入分配与医疗服务收入直接挂钩。
(四)审计制度(3分)
建立与完善妇幼保健院内部控制,实施内部与外部审计制度,有工作制度与计划,对妇幼保健院经济运行进行定期评价与监控,审计结果对院长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