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机械加工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对应依据标准规范
机械加工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对应依据标准规范
氧气的禁止使用严禁用氧气代替压缩空气使用。氧气严禁用于气动工具、油预热炉、启动内燃机、吹通管路、衣服及工件的除尘,为通风而加压或类似的应用。氧气喷流严禁喷至带油的表面、带油脂的衣服或进入燃油或其他贮罐内。
16.
气焊气割火焰距明火太近,存在火灾、爆炸隐患。
《焊接与切割安全》(GB9448-1999)6.3
22.
易发生危险的部位没有安全标志;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 5083-1999) 》 7.1
生产设备易发生危险的部位必须有安全标志。安全标志的图形、符号、文字、颜色等均必须符合GB2893、GB2894、GB6527.2、GB15052等标准规定。
23.
设备无安全操作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三条
放有易燃物区域的热作业条件。焊接或切割作业只能在无火灾隐患的条件下实施。
17.
乙炔瓶与氧气瓶放在同一库房内储存,存在火灾和爆炸的隐患;
《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第六十二条 7.1
严禁与氧气瓶、氯气瓶及易燃物品同室储存。
18.
起重设备未在有效检测周期性内使用或无使用登记证;吊钩无防脱钩的保险有效装置
反击式和锤式破碎机·存在着飞出物料及回转元件意外飞出的重大危险。进意观察设备惯性运转件,如:锤头、板锤等的磨损情况。
11.
木工机械裸露的传动装置(如带和带轮、链和链轮、变速齿轮等)未设置防护装置;
《木工机械安全使用要求》(AQ700-2008)4.5.1
裸露的传动装置( 如带和带轮、链和链轮、变速齿轮等) 应设置防护装置;若操作者需伸手进入这一防护区域工作时,则可使用活动式防护装置,使用活动式防护装置时,防护装置开启应与机器启动联锁。
12.
木工带锯机布置在电气走线的下方;
《木工机械安全使用要求》(AQ700-2008)7.2.3
木工带锯机不能布置在电气走线的下方。
机械加工安全隐患排查对应依据标准规范
1.
高度在2m之内外露传动部位未设置防护装置;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 5083-1999)
6.1.6
以操作人员的操作位置所在平面为基准,凡高度在2m之内的所有传动带、转轴、传动链、联轴节、带轮、齿轮、飞轮、链轮、电锯等外露危险零部件及危险部位,都必须设置安全防护装置。
2.
危险性较大的区域未配置报警装置;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 5083-1999) 5.5.2
生产设备上易发生故障或危险性较大的区域,应配置声、光或声、光组合的报警装置。
3.
压痕机未设置操作方便的触动式应急控制开关外和脚踏和手动控制的紧急停车装置;
《切模压痕机劳动安全技术规程(QB3694—1999)》3.4.6
危险区安全保护栅栏用于在压力机操作时防止人员进入危险区,其设计、制造、使用、调整应满足下列要求:
a)应能防止手或其他任何身体部位进入危险区;
b)保护装置不能与移动部件产生夹紧点;
c)透过保护装置可以看到操作区;
d)应利用紧固件紧固;
e) 材料强度应足够。
7.
剪板机刃口危险处无防护栏、网;
《剪切机械安全规程》(GB6077-85)4.2.1
14.
氧气瓶与油脂接触存在燃烧和爆炸隐患;
《焊接与切割安全》(GB9448-1999)10.1.2
氧气与可燃物的隔离 氧气瓶、气瓶阀、接头、减压器、软管及设备必须与油、润滑脂及其他可燃物或爆炸物相隔离。严禁用沾有油污的手、或带有油迹的手套去触碰氧气瓶或氧气设备。
15.
用氧气代替压缩空气使用;
《焊接与切割安全》(GB9448-1999)10.1.4
13.
气瓶立放在通道上且防倾倒措施不可靠以及与可燃物太近,存在火灾爆炸隐患。
《焊接与切割安全》(GB9448-1999)10.5.3
气瓶的储存气瓶必须储存在不会遭受物理损坏或使气瓶内储存物的温度超过40℃的地方。气瓶必须储放在远离电梯、楼梯或过道,不会被经过或倾倒的物体碰翻或损坏的指定地点。在储存时,气瓶必须稳固以免翻倒。气瓶在储存时必须与可燃物、易燃液体隔离,并且远离容易引燃的材料(诸如木材、纸张、包装材料、油脂等)至少6m以上,或用至少1.6m高的不可燃隔板隔离。
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维护、保养、检测应当作好记录,并由有关人员签字。
双手控制装置应满足GB19671和JB3350的要求。机械式双手操作装置应满足两个操纵控制器件行程的特定空间要求时才能产生输出信号。
由多人协同配合操作的压力机上必须配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紧急停止按钮。
6.
压力机未加装防护栅栏或防护栅栏不符合安全要求;
《机械压力机安全使用要求》(AQ7001-2007)4.4.2
对剪切机刀架和压料装置的危险部位应设置防护栅栏、防护挡板、防护罩、防护网之类的 遮挡式防护装置。遮挡式防护装置的结构形式可分为:固定式、活动式、可调式和局部式等。
8.
磨擦压力机:使用脚踏开关未配光电保护装置;
《机械压力机安全使用要求》(AQ7001-2007)6.1
使用脚踏操作装置时,压力机必须配有光电保护装置。
切膜压痕机除由触动竖急停车装置外, 还应设有操作方便脚踏或手动控制的紧急停车装置。
4.
压痕机所有外露传动部件无可靠完好的防护;
《切模压痕机劳动安全技术规程》(QB3694—1999)3.5.1
切膜压痕机所有外露传动部件应有可靠完好的防护。
5.
压力机没有双按钮开关,或双按钮开关不同步;
《机械压力机安全使用要求》(AQ7001-2007)4.4.3
9.
运动的物体无防护隔栏(自动送料);
《冲压车间安全生产通则(GB 8176-1997)》6.3.2.1
冲模中相对运动的零部件(如压料板、弹簧、气缸活塞、废料切断刀、钩爪等),在压力机上无防护罩(或不便使用防护罩)的情况下,应设防护装置。
10.
破碎机送料口无防护帘;
《破碎设备安全要求》(GB18452-2001 )5.5.4
19.
压力容器(及附件)未在有效检测周期性内使用或无检验合格证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1999.06. )》01
防止压力容器事故的发生,压力容器(及附件)应在有效检测周期性内使用并拥有检验合格证。
20.
1.2米以上的平台临边无防护措施;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平台》GB 4053.3-2009 4.1.1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TSGQ7015-2008)》
《起重机械定期测验规则B6.2》
实施首次检验的起重机械,其产权单位应当在使用前向产权所在地的检验机构申请首次检验。实施定期检验的起重机械,其使用单位应当在起重机械检 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检验机构申请定期检验。
吊具检查是否符合以下要求:(1)吊钩、电磁吸盘、抓斗、横梁等吊具悬挂牢固可靠;(2)吊钩设置防脱钩装置 (司索人员无法靠近吊钩的除外),并且有效;(3)吊钩不应当焊补,铸造起重机钩口防磨保护鞍座完整。
距下方相邻地板或地面 1.2m 及以上的平台、通道或工作面得所有敞开边缘应设置防护栏杆。
21.
金属切削机床存在不能满足安全防护的危险部分;
《金属切削机床 安全防护通用技术条件》
(GB 15760-2004)》5.2
机床的外形布局应确保具有足够的稳定性。使用机床时(按说明书规定的预定使用条件下),不应存在意外翻倒、跌落或移动的危险。由于机床的形状原因不能确保足够稳定性时,应在说明书中规定其固定措施。